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新街口新华书店。那时学校靠那里,我们几个好朋友经常放了学不回家到书店文学部看书。那天天还蛮冷的,是傍晚,街灯已经亮起。书店里多了两本刘墉的新书。《做个飞翔的美梦》和《做个快乐读书人》。两本的封面都很美。于是继续我的先看后买的作风看看是否值得去买以便下次出击(其实是因为身上没钱)。先翻《做个飞翔的美梦》。喜欢那些美丽的文字,还有漂亮的图片。尤其小帆睡觉那张真好。再翻《做个快乐读书人》。一般作家的序我是不看的。不外乎一大堆套话。但是刘墉的序我是一定要看的。看到这样的句子:
“人的一生只能年轻一次。过去,就再也拾不回了。
“甚至可以说,人在少年时受到恶补的伤害,会影响一生,把那伤害又强加在他自己孩子的身上,再剥夺孩子的少年岁月,而且不自知。
于是吸引我往下翻。翻到《今夜会不会是最后一眼》。
“如果你希望爹地妈咪也能活到很老,你就要用你爱奶奶、公公和婆婆的行动,来证明——让爹地妈咪知道,即使有一天我们老得不能动、老得会尿裤子,你还是会爱我们、照顾我们。”
于是感动。心痒到快要死去。问同学借了10块钱。在寒冷的傍晚,载着自行车篓里的温暖回家(次日问奶奶要了钱《做个飞翔的美梦》抱回家)。
那是2000年1月份吧。不然就是1999年的12月份。
喜欢那种父亲的口吻。感觉到的是爱。而不是一个作家和读者的关系。
喜欢那篇《如果爱丽丝是黑人》。
“如果有一天,你交了个白人朋友,到他家去,他的爸爸妈妈用奇怪的眼神看你,还把他的儿子拉到一角,指指点点的议论,你会不会伤心呢?”
《圣诞老人死了吗》里有这么一句话很好:“得到礼物是一种快乐,给予礼物也是一种快乐啊!”
《弹一架纸钢琴》。标题上被打了个钩。应该是那年我用来激励自己的文字吧。
“弹琴的人比钢琴重要,自己的努力比继承的家产重要。那些拥有史坦威的演奏家,都可能是由弹一架“纸钢琴”开始的。”
《今天我们去示威》。看得我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当有一天,你因为自己是华人而被欺侮的时候,总能想起自己的示威,想起有那么多跟你一样,流着炎黄子孙血液的人,会为你声援。”
今天重读《生日快乐!谢谢大家!》。10月21日。明天,不,应该是今天是老妈的生日。她怕花钱不喜欢我乱买东西,哪怕是生日礼物也不要(似乎大陆人不兴这一套),于是我写了一张小纸条,画了个笑脸祝她生日快乐。
《快快乐乐地长大》……我也是我爸爸的小黄瓜吧?文字里那么细腻地用黄瓜借物喻人。读问这篇文字,真的好开心,觉得自己很幸福。
看完《当家里失火的时候》立刻拿了书给父母奶奶看,给他们看图,并告诉他们如果失火了就在家前面的那个柱子那里等。父母骂我乌鸦嘴。我说长点知识有什么不好?
《救护车抬走了爸爸》。文字有点绕。也许作者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什么。我看到的是思绪的紊乱。我是这么理解。但是在紊乱的文字里,我也懂得了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人死了,但是根不会死。曾经有过的爱会留在记忆里。我也说不出我到底明白了什么,但我确实明白了。接触到这样真实的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我第一次开始知道人生无常。
没有人知道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让我流泪。真的是哭了。《爹地总等你归来》中,作者叮嘱他女儿:“用蘸的,不要横着擦。别把眼睛擦伤了。”我的爸爸没有对我说过这句话。但是从小到大每次我哭了,他都小心地用手帕或纸巾蘸掉我的眼泪。小升初考试结束后他等在家里,叫妈买了好吃的鸭子;中考后他等在校外,对我说你终于放松了;我去面试他就在办公室里等我面试后的电话……真的,这真的是每一个父亲的真实的心情。
《神会保佑谁》?”应会保留那个比较用功的。”
不得不说的《有爸爸多好》。全文应该是没有一句可以用做格言的句子,但是全文读下来确实那么让人感动。一些很平实的“有爸爸多好”的例子,让人感受到的依然是浓浓的父爱。
我爸爸也为我用两只碗把汤倒来倒去让汤早点凉;他也为我表演削苹果皮不断;他把我从自行车前的小椅子上抱下,再抱回家;在人潮拥挤的闹市区他还会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
这样一本书,让我重新温习了父爱。用别人的父爱让我体会我所经历的父爱。
2000。2.7。我奶奶突然地就全身衰竭去世了。那一年她80岁。我以为她进了医院就没事了,谁知道却病危。那个下午做了今生最迷信的一件事,对着墙上装饰用的十字架跪了一下午。因为我再没有别的办法。结果上帝没有满足我的要求,他送我眼泪做补偿。于是以后我常常读那篇《今夜会不会是最后一眼》。想到我嫌她罗嗦嫌她误解我意思的场景。
“她每次看你,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看你,也可能是你最后一次看她啊!”直到真的确定她去世了,真的看到她躺在殡仪馆的玻璃柜里,我才蓦然惊醒:原来她已经80岁了,再不是那个背着我上幼儿园的60几岁的老太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轻松的文字写到这里却变得沉重。而我也哭了。
(注:那一年把那篇《孩子不要哭》抄在笔记本上。我想在殡仪馆所有人都哭而我没有哭是对的,因为奶奶生前曾对我说:别哭了,你哭我就拿你没办法了。)
“人的一生只能年轻一次。过去,就再也拾不回了。
“甚至可以说,人在少年时受到恶补的伤害,会影响一生,把那伤害又强加在他自己孩子的身上,再剥夺孩子的少年岁月,而且不自知。
于是吸引我往下翻。翻到《今夜会不会是最后一眼》。
“如果你希望爹地妈咪也能活到很老,你就要用你爱奶奶、公公和婆婆的行动,来证明——让爹地妈咪知道,即使有一天我们老得不能动、老得会尿裤子,你还是会爱我们、照顾我们。”
于是感动。心痒到快要死去。问同学借了10块钱。在寒冷的傍晚,载着自行车篓里的温暖回家(次日问奶奶要了钱《做个飞翔的美梦》抱回家)。
那是2000年1月份吧。不然就是1999年的12月份。
喜欢那种父亲的口吻。感觉到的是爱。而不是一个作家和读者的关系。
喜欢那篇《如果爱丽丝是黑人》。
“如果有一天,你交了个白人朋友,到他家去,他的爸爸妈妈用奇怪的眼神看你,还把他的儿子拉到一角,指指点点的议论,你会不会伤心呢?”
《圣诞老人死了吗》里有这么一句话很好:“得到礼物是一种快乐,给予礼物也是一种快乐啊!”
《弹一架纸钢琴》。标题上被打了个钩。应该是那年我用来激励自己的文字吧。
“弹琴的人比钢琴重要,自己的努力比继承的家产重要。那些拥有史坦威的演奏家,都可能是由弹一架“纸钢琴”开始的。”
《今天我们去示威》。看得我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当有一天,你因为自己是华人而被欺侮的时候,总能想起自己的示威,想起有那么多跟你一样,流着炎黄子孙血液的人,会为你声援。”
今天重读《生日快乐!谢谢大家!》。10月21日。明天,不,应该是今天是老妈的生日。她怕花钱不喜欢我乱买东西,哪怕是生日礼物也不要(似乎大陆人不兴这一套),于是我写了一张小纸条,画了个笑脸祝她生日快乐。
《快快乐乐地长大》……我也是我爸爸的小黄瓜吧?文字里那么细腻地用黄瓜借物喻人。读问这篇文字,真的好开心,觉得自己很幸福。
看完《当家里失火的时候》立刻拿了书给父母奶奶看,给他们看图,并告诉他们如果失火了就在家前面的那个柱子那里等。父母骂我乌鸦嘴。我说长点知识有什么不好?
《救护车抬走了爸爸》。文字有点绕。也许作者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什么。我看到的是思绪的紊乱。我是这么理解。但是在紊乱的文字里,我也懂得了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人死了,但是根不会死。曾经有过的爱会留在记忆里。我也说不出我到底明白了什么,但我确实明白了。接触到这样真实的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我第一次开始知道人生无常。
没有人知道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让我流泪。真的是哭了。《爹地总等你归来》中,作者叮嘱他女儿:“用蘸的,不要横着擦。别把眼睛擦伤了。”我的爸爸没有对我说过这句话。但是从小到大每次我哭了,他都小心地用手帕或纸巾蘸掉我的眼泪。小升初考试结束后他等在家里,叫妈买了好吃的鸭子;中考后他等在校外,对我说你终于放松了;我去面试他就在办公室里等我面试后的电话……真的,这真的是每一个父亲的真实的心情。
《神会保佑谁》?”应会保留那个比较用功的。”
不得不说的《有爸爸多好》。全文应该是没有一句可以用做格言的句子,但是全文读下来确实那么让人感动。一些很平实的“有爸爸多好”的例子,让人感受到的依然是浓浓的父爱。
我爸爸也为我用两只碗把汤倒来倒去让汤早点凉;他也为我表演削苹果皮不断;他把我从自行车前的小椅子上抱下,再抱回家;在人潮拥挤的闹市区他还会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
这样一本书,让我重新温习了父爱。用别人的父爱让我体会我所经历的父爱。
2000。2.7。我奶奶突然地就全身衰竭去世了。那一年她80岁。我以为她进了医院就没事了,谁知道却病危。那个下午做了今生最迷信的一件事,对着墙上装饰用的十字架跪了一下午。因为我再没有别的办法。结果上帝没有满足我的要求,他送我眼泪做补偿。于是以后我常常读那篇《今夜会不会是最后一眼》。想到我嫌她罗嗦嫌她误解我意思的场景。
“她每次看你,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看你,也可能是你最后一次看她啊!”直到真的确定她去世了,真的看到她躺在殡仪馆的玻璃柜里,我才蓦然惊醒:原来她已经80岁了,再不是那个背着我上幼儿园的60几岁的老太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原本轻松的文字写到这里却变得沉重。而我也哭了。
(注:那一年把那篇《孩子不要哭》抄在笔记本上。我想在殡仪馆所有人都哭而我没有哭是对的,因为奶奶生前曾对我说:别哭了,你哭我就拿你没办法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