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9-26
展开全部
刘备借荆州,是三国历史中的著名事件。作为一个历史典故,还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家喻户晓。    又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处“借”来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就是这样描写,周瑜千辛万苦打跑曹军,结果为人作嫁,城池尽被诸葛亮偷袭占领。其余江南四郡,兵力空虚,也是手到拿来。周瑜被气得吐血,小说中周瑜说:“吾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恨!”——换成我,也要吐血也。  刘备借口地盘小,容不下人马而向孙权借荆州(主要是江陵一带)。刘备占据的南方四郡地面不能说不大,人口也不少,怎么会容不下刘备的区区人马(当时顶多也就5万)。实际上,由于江陵在孙权手中,刘备向益州发展就无路可行(甚至可以说就没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这才是刘备借荆州的最大目的(当然还有其他好处)。 以后,果然刘备凭借荆州为基地,西进占据了益州,北上不断攻击襄阳。可是同时也威胁到孙权的上游安全,造成了吕蒙偷袭荆州的后果。所以,人口众多的南方四郡实际上不如半个南郡的意义重要(另外半个在曹军手里)。 所以荆州(江陵)对于东吴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对于刘备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刘备满足于终老南方四郡则不重要),相对来说对于暂时无力南下的曹魏,重要性要差一些。 再说,荆州是13州中排第二的,况且又是刘表的地盘,刘表在世的时候就想把荆州交给刘备。因为荆州辖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七郡115县。约於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1、南阳郡,治苑县(今河南南阳)。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2、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轪国、鄳县、平春。 3、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邔国、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4、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5、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6、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7、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洭。这么好的地方,刘备怎么能还给人家,况且荆州不是孙权的,诸葛亮曾跟刘备说:荆州利尽南海,西通巴蜀,东联吴会,此用武之地,是老天给将军的,然后在荆州站稳脚,西攻益州,夺了西川54州和汉中,在与东吴联合,吞并魏国,在灭吴国。刘备去西川要是没有根据地是很危险的,如果兵败,还可以逃回荆州,但是没有根据地就四海无路。刘备夺了西蜀,鼎盛时期的地盘从荆州,益州到交州的西北。可是关羽欺下傲上,要是答应了孙权的求婚,荆州不就如磐石之安吗?况且刘备不还荆州还有另一个原因,刘备亲统大军出汉中,关羽的荆州兵出洛阳,俩面夹攻魏国,诸葛亮6出岐山失败的原因就是被敌人先知觉,荆州北面是襄阳,关羽死后。诸葛亮完全可以叫魏延带兵攻占襄阳,再一举拿下洛阳,如此,魏国首都不保,魏国大片地方都归西蜀的。总之,荆州是刘备不可缺少的战略要地,可是天公不作美,荆州失了以后,蜀国只剩益州这块地盘。
匿名用户
2013-09-26
展开全部
借荆州是东吴单方面说的,就算是借那也只是借了江陵附近南四郡是刘备自己打得而刘备拿到江陵之前,夏口是刘备的但之后夏口到了东吴手里。。。这明显是一种交换。。。然后荆州(主要是江陵)1、可以向北威胁襄阳(乃至攻占之),以夺取整个江汉地区,威慑曹操的中原; 2、可以全据长江之险,保护下游的整个东吴地区的安全; 3、可以作为下一步进军巴蜀的基地,为日后占据巴蜀、汉中,形成南北对峙打下基础; 4、可以切断南方四郡与北方曹魏的联系,今后即可传檄而定南方四郡 从隆中对中可以看出荆州是刘备战略计划中很重要的环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26
展开全部
刘备借荆州的故事很有名,以至于使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家喻户晓,这当然是《三国演义》和三国戏曲的功劳。历史上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过借荆州这回事吗?是值得探讨的。 一,孙权不可能把荆州借给刘备,因为荆州本来就不是他的。
当时的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重庆市东部,河南西南部以及江西北部。全州分为七个郡:南阳(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湖北东部)、长沙(湖南东北)、桂阳(湖南东南)、武陵(湖南西北)、零陵(湖南西南)。
赤壁战后,曹操占南阳,以及北部的其它地方。
孙权占有江夏一部分及长沙一部分(都是它们的东部),另外还占有南郡首府江陵(即现荆州市)。
刘备则占有零陵、武陵、桂阳全部,长沙、江夏及南郡的一部。由此可见,荆州绝大部分是由刘备占领的。这一点也不奇怪,赤壁战后,刘备支持刘琦为荆州牧,刘琦死后,刘备被众将推为荆州牧,他占有这些地方是很正常的。
什么是“借”?合理的解释是:“暂时使用别人的东西,或把自已的东西暂时给别人使用。”古今意义相同。这样,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其前提条件则是荆州本是东吴的。否则借荆州就不能得到落实。既然孙权本来并不据有荆州大部,那么,说把荆州借给刘备就只能是无稽之谈。
若你哥们房子不够住,你就把他领到某住宅小区,指着那些楼房说,把这楼借给你住吧。这样,你就当了一回孙权。不过你得防着哥们扁你。
在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前后,南郡首府江陵的统治权确是由孙权转入了刘备手中。在曹操失败后,退回北方,留大将曹仁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周瑜指挥孙刘联军攻打江陵,围攻近一年后,曹仁退走,孙权任周瑜为南郡太守,据有江陵。
有不少学者认为所谓借荆州就是借江陵?这样说恐怕也是不妥当的。二,江陵由孙权转入刘备手也不能用“借”字来表征。
关于江陵控制权的转移的原因,在《三国志》蜀汉方面记述没有查到。
在东吴方面的记述中,虽然在《鲁肃传》有“借”字的说法,但是却没有任何明确的借江陵的说法。
如果说江陵确是孙权借给刘备,刘备只有暂时使用权,那么,此后孙权就有权要求刘备归还江陵,但是,后来从未见孙权这边提出这样的要求。在建安二十年孙权派鲁肃去抢夺荆州的三郡(该州的东南部地区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时,鲁肃曾与关羽会谈(即所谓单刀会),鲁肃也未向关羽提出归还江陵,也没有说你如不归还江陵,那么就拿三郡来抵偿吧之类的话。而只是说当初刘备败了,没有了地方,我们借给地方之类的话。实际上,当江陵由孙权转入刘备控制时,刘备已经占有荆州大部分土地,只是嫌地方小。鲁肃这样的政治家、军事家,似不应说这样有当面说谎之嫌的话。
既然孙吴从没有提出要还江陵的事,看来,江陵也不是孙权借给刘备的。
如果不是借,那么江陵怎么会转到刘备手中呢?没有确切记载,只能试着猜一猜。
一种可能是刘备当时已经为此作了些补偿,也就是刘备交给孙权一些他自己占领的土地,以换取江陵,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也符合情理,但史书上没这样记载,只能存疑。
另一种可能是孙权为了自己的大利益,而放弃了江陵。当时,孙权为了抗曹,不得不依重刘备。孙权自己就说过:除了刘备之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鲁肃对孙权说过:您将军虽神武命世,但是曹操力量太大,我们又是初临荆州,还没建立起恩信,最好能借刘备之力安抚。孙权还把自己的妹妹给了刘备。按刘备传的说法是:孙权有点害怕,才把妹子进贡给刘备,以巩固友好关系。当刘备到孙权处时,曹魏那边很多人都认为孙权会杀刘备,曹操的重要谋士程昱却说:孙权所怕的是曹操无敌于天下,他虽有智谋,但不可能独自抵当,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孙权必靠他来防御我们。事实证明了这预测是对的。当初,孙权借重刘备这是不争的事实。(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在拙作《曹操究竟因何而失败?——赤壁之战胜负真象透析 》中已有分析)。
孙权应该知道如果动粗,他也是很难保住江陵的。当时刘备驻公安,在长江南边,距江陵很近;张飞是宜都太守,在江陵西边;关羽为襄阳太守,驻长江以北。这简直是对江陵三面合围之势。江陵东部的土地,也并不尽在东吴手中。原刘琦驻夏口(现汉口、汉阳一带),并未见有孙权派兵取得此地的记载,按理还应在刘琦的继承人刘备手中。这样,刘备则对江陵可以四面合围。东吴虽可用长江水道与江陵联络,不过,相对于东吴主力军队驻地,江陵颇为窎远。
所以,逼于形势,为了抵御曹操,孙权将江陵交给刘备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按常理,刘备必然为之要付出代价,可惜史书没有具体记载。
总之,由于后来孙吴从来没有以江陵为理由向刘备要求什么,可以说江陵也不是借给刘备的。
若你哥们一辆大奔转到你手,后来这哥们看上了你的摩托,连打带闹的要,但一句话也不提大奔的事。如果有人传讲此事,说当初大奔是你哥们借给你的,人们会相信吗?至少老夫不会信,而且会推理说你当初一定是付出了相当充足的代价,大奔才到你手的。三,为什么会有刘备借荆州的说法?
既然借荆州(或借江陵)都不大可能是事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呢?由于所有关于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说法都源于东吴人的传记,会不会是东吴制造的舆论,其目的在于为东吴偷袭荆州制造理由?初看来这是有道理的,但如进一步推敲,就有问题了:偷袭荆州是不需要理由的。灵帝死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强权时代,中央没有了权威,谁的势力大,谁的军队能打,谁就有理。曹操消灭了那么多军阀和地方长官,并没有为之制造理由;刘备以仁义著称,但进攻四川刘璋时也没有制造什么合理的理由。所以,按当时的逻辑,孙权夺了荆州,就算胜利,没必要捏造什么“借”的舆论。如果说借荆州是捏造出来的,还得有更令人信服的理由。
这理由是存在的,就是偷袭荆州在东吴内部可能有人反对。至少有两种人。一种是如鲁肃那样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高人;另一种则是反对在偷袭荆州后向曹魏称臣的文臣武将。
鲁肃极具战略眼光,他的目标不是东吴偏安一隅。在他和孙权见面后,就提出了“鼎足江东,以观天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战略,和诸葛亮隆中对异曲同功,且早于隆中对。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他主张和刘备联合。在那个时候,只有和刘备联合才可能和曹操对抗。但是他仍主持由刘备手中夺取了三郡,争三郡成功了,而且孙刘联盟也没有破裂,这正显出他高明之处。而偷袭荆州却造成了孙刘联盟的破裂。鲁肃如果还活着,他有可能反对偷袭荆州。刘孙两家拼个你死我活,曹魏渔人得利,有着极大危险性。
从长远利益看,偷袭对东吴也并不真正有利,如果刘备过分削弱,只能龟缩于西南一隅,那么东吴也只能偏安东南,“以图天下”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最危险的是偷袭荆州后,若刘备顷全蜀之兵来复仇,孙吴兵力就得全部都在鄂西川东和刘备作战,曹魏如乘虚而入,可能会灭掉吴国。在刘备大军压境时,孙权向曹魏投降称臣,曹魏大臣刘晔向曹丕进言不要接受其降,说吴蜀两方互相攻击,是上天要亡它们。应该兴师伐之,蜀攻其孙权之外,我们袭击其内,不出十天一月吴国就会亡。”孙权命真好,此时曹操刚死不久,曹丕缺乏统一中国的雄才和魄力,没接受此建议,东吴才得以保全。偷袭时鲁肃已死,但是,他在东吴不会没有知音的,对这种危险性不会没有意识;即使偷袭时没看到,刘备兴兵时不会没人看不到这种危险。
在夺得荆州后,刘备兴兵,孙权卑词奉章,贡献珍宝向曹丕称臣。曹丕派邢贞(一个无名小辈)来东吴册封,孙权出迎,邢贞竟入门不下车(孙权当然就得跟着车走)。吴将徐盛极为愤怒,以至痛哭流涕。
为了说服第一类有战略眼光的人,安抚第二类因他向曹魏称臣而愤怒的人,孙权最佳方法是把偷袭荆州罪状全放在刘备头上,指责刘备无赖。孙权借评价东吴几员大将时,说鲁肃的缺点是劝我把土地借给刘备。既然是鲁肃把荆州借给了刘备,取回当然是合理的,错在于刘备该还不还,我们去取回,他还要来打,一切错都在刘备。这样能不能安抚那些人,不清楚,但逻辑上是能说通的。
除了孙权有这样说法外,鲁肃传中还有他两次提到借土地给刘备的说法,这很可能是东吴的史官因孙权这样说了,只好把鲁肃当初所说的话作些改动,迎合孙权。虽然传上记载鲁肃在单刀会上所说的和他在当初赤壁之战前的说法是根本矛盾的,也顾不得了。当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明白,对于大人物,改动历史记载只是小菜一碟。蜀国好象是没有史官作记录的,陈寿在写《三国志》这段历史时接受了吴史官的记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