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用此名)
主要统计
面积35.697万平方千米。人口8211.2万人(其中13~17岁男236.6万人,女223.1万人;18~22岁男226.3万人,女215.7万人;23~32岁男626.5万人,女588.3万人)。国内铲总值37000亿马克,约合19000亿美元(1999年)。国防费478亿马克,约合231亿美元(2001年国防预算)。粗钢4404.6万吨(1998年)。原煤2.1134亿吨(1998年)。原油2900万桶(1997年)。天然气209亿立方米(1998年)。发电量5439.72亿度(1998年)。粮食4419万吨(1999年)。海运能力,商船(载重100吨以上)1375艘、总载重量683.2万吨(1998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机场40处,客运量634.23亿人千米、货运量12.57亿吨千米(1998年)。
国防政策
冷战结束和德国统一后,德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从原来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了安全系数大为增加的欧洲的中心。由于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德国的邻国除了友邻就是盟国,德国已不再面临直接的外来威胁。从内部环境看,德国的统一使其综合国力剧增,人口在欧洲仅次于俄国,经济实力首屈一指。但德国认为,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由于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领土纠纷,发生地区性危机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冲突呈上升势头;原苏联地区的动乱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对德国构成“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远程运载工具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散,对德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了新的威胁;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各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使德国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德国对国防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其谋求目标已开始跨越“国界”,从过去的谋求生存并为最终实现德国统一创造条件,转为着眼于承担未来欧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总的看来,德国国防政策主要是为实现世界政治大国的总目标服务。其战略是:
(1)继续依靠北约集体防御,并借助北约东扩维护自身安全。
(2)积极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并借助在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上的优势,扩大在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影响,最终实现东西欧融合,建立以欧盟为核心的全欧安全秩序。
(3)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跻身世界政治大国行列,力图在维护欧洲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军事战略
德国统一后,根据欧洲战略形势的变化,对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原来主要依赖北约核威慑来对付欧洲的大规模战争,转变为投入常规力量同盟国一起“处理”欧洲的局部危机和对付局部战争,特别是重视通过控制局部性冲突达到确保本国安全和欧洲稳定的目的。其要点是:
(1)在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从过去主要针对苏联、华约集团的“前沿防御”转为准备以对付各种危机为主的“多方位防御”。
(2)在军事部署方面,由过去的“前沿部署体系”改为“均衡兵力部署”。
(3)在作战方针上,由过去对付可能在德国本土发生的大规模战争转而应付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可能发生的局部冲突。
国防体制
德国《基本法》规定,联邦总理为战时军队的最高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联邦安全委员会,成员有联邦总理、联邦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和总理府特别任务部长等,由联邦总理任主席。国防部为政府中的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国防部长在和平时期是军队的最高首长,根据联邦总理提出的政策方针,负责领导和管理陆、海、空三军,并通过军种监察长对部队实施指挥。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是全军第一军人和政府的首席军事顾问,主要负责制定国防总体方案、建军规划等工作。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为总监察长的办事机构,总监察长通过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对全军实施业务领导。陆、海、空军军种监察长是本军种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本军种部队的战备训练和行政管理,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防总体方案。平时,国防部长在军队勤务方面通过军种监察长实施对部队的指挥,在行政和专业事务方面则通过国防部各职能部门和总监察长对部队实施领导。战时,全军指挥权由国防部长移交联邦总理。
领导人物
联邦总理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格哈德·施罗德(1998年10月上任)。联邦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1998年10月上任)。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哈拉尔德·库雅特上将(2000年6月上任)。陆军监察长赫尔穆特·维尔曼中将(1996年2月上任)。海军监察长汉斯·吕索夫海军中将(1998年9月上任)。空军监察长罗尔夫·波尔茨中将(1998年4月上任)。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32.1万人。
陆军
22.11万人。编有3个军部、1个空中机动部队司令部(师级)、7个作战师、1个独立军区司令部(师级)、22个现役旅、4个架子旅、1个特种部队司令部(旅级)、27个防区(旅级)。
主战坦克:“豹”1型1033辆、“豹”2型1782辆。
步兵战车:“黄鼠狼”A2/A3型2120辆、“小鼬鼠”型133辆。
装甲侦察车:“山猫”SPz-2型409辆、“狐”TPz-1型114辆。
装甲输送车:“狐”TPz-1型917辆、M-113型2109辆。
牵引炮:105毫米161门、155毫米192门。
自行炮:155毫米621门。
火箭炮:110毫米78门、227毫米154门。
追击炮:120毫米909门。
反坦克导弹:“米兰”型1606具、“陶”型210具、“霍特”型157具。
高炮:20毫米1145门、35毫米“猎豹”型自行高炮380门。
地空导弹:“罗兰”SP型143部。
反坦克直升机:PAH-1型204架。
运输直升机:UH-ID型145架、CH-53G型108架。
联络直升机:t30-105M型95架、“云雀”Ⅱ型40架。
海军
2.66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5个分舰队和1个海军航空兵师。
潜艇:206/206A级12艘、205级2艘。
驱逐舰:“吕特晏斯”级2艘。
护卫舰:“不来梅”级8艘、“布兰,登堡”级4艘。
导弹攻击快艇:“信天翁”(143)级10艘、“猎豹”(143A)级10艘、“虎”(148)级8艘。
水雷舰艇:“哈默尔恩”(343)级10艘、“三驾马车”(351)级4艘、“林道”改装(331)级3艘、“弗兰肯塔尔”(332)级12艘、“弗劳恩洛布”394级5艘、无人反水雷艇1艘。
通用机械化登陆艇:5艘。
各级供应补给舰45艘。
海军航空兵 4200人,装备作战飞机67架,其中“狂风”型战斗机50架,“大西洋”型海上侦察反潜机10架;直升机39架,其中“海王”型救援直升机22架,“海山猫”型舰载直升机17架。
空军
7.33万人。编有10个战斗机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3个空中运输联队、2个通信团、2个雷达指挥团和6个供应团。
作战飞机457架。
攻击/战斗机:F-4F型149架、“狂风”型326架、米格-29型23架。
运输机:C-160型84架、A-310型7架,图-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
运输直升机:UH-ID型294架、AS-532U2型3架。
地空导弹:“毒刺”型4000部、“霍克”型72部、“罗兰”型89部、“爱国者”型36部。
文职人员
13.7万人
预备役部队
34.47万人,其中陆军27.6万人、海军0.87万人、空军6万人。
准军事部队
2.465万人,其中联邦边防警察2.41万人、海岸警卫队550人。
部署
陆军主要部署在北德平原和中部地区。海军部署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区域。空军重点部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全国共有军事基地734处。
兵役制度
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10个月。各级军官最高服役年限,将官为60岁,上校为58岁,中校为56岁,少校为54岁,尉官为52岁。
军衔
分5等24级: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7级(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二级下士、一级下士),兵6级(五等兵、四等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列兵)。
驻外兵力
驻波黑北约稳定部队2369人,驻格鲁吉亚联合国观察团军事观察员10人,驻伊拉克/科威特联合国观察团14人,驻科索沃北约维和部队5300人。
外国驻军
比利时驻军2000人,法国驻军2700人,荷兰驻军3000人,英国驻军20600人,美国驻军57580人。
军工生产
德国拥有现代化的富有竞争能力的军事工业,具有自行研制和生产各种常规兵器的能力,其生产的主战坦克、常规潜艇等兵器在世界上属领先地位。今后德国在总体上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军事技术水平和生产潜力,在个别项目上将维持世界一流水平。德国军事工业的研究和发展重点已放在了系统技术和尖端技术上,特别是在指挥系统和武器使用系统方面强调应用传感技术和电子技术。德国统一后,军事工业订货日趋减少,从事军工生产的人数下降,整个军事工业处于新的调整之中。目前,从事军工生产的人员从原20万人减少到10万人。军工生产总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在加工工业总产值中平均约占3.4%,在车辆工业产值中占1-2%,在造船工业中占10%,但在航天工业中却占了50%以上,而在其他大多数工业部门产值中所占比例均不到1%。
军火贸易
由于历史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德国对军火输出历来持比较审慎的态度。军工产品的80%以上行销于国内市场,即主要为本国国防建设服务。军工产品的出口在德国出口总额中仅占1%。德国历届政府均坚持“不向局势紧张地区输出军火”这一原则规定。2000年1月,德政府通过了新的军品出口准则。今后在决定出口军品时必须考虑军品接收国的人权状况。同时将所有国家分为两类,对第一类国家,包括北约、欧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瑞典等国不作军售限制,对其他所有国家将采取比较严格的军品出口政策。德国军工生产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军火贸易额也属世界各国前列。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1999年8月5日公布的年度武器销售报告,在1998年全球签署的230亿美元的军火销售合同总额中,德国签署的对外军火销售合同额占5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字,1999年德国武器出口总值达28.44亿马克,占外贸出口总额的0.3%,其中向北约成员国出口武器总价值为15.7亿马克,向北约以外的国家出口总价值为12.7亿马克。
军队节日
德国的建军节为11月12日,但一般不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各军种均无自己单独的节日。
主要统计
面积35.697万平方千米。人口8211.2万人(其中13~17岁男236.6万人,女223.1万人;18~22岁男226.3万人,女215.7万人;23~32岁男626.5万人,女588.3万人)。国内铲总值37000亿马克,约合19000亿美元(1999年)。国防费478亿马克,约合231亿美元(2001年国防预算)。粗钢4404.6万吨(1998年)。原煤2.1134亿吨(1998年)。原油2900万桶(1997年)。天然气209亿立方米(1998年)。发电量5439.72亿度(1998年)。粮食4419万吨(1999年)。海运能力,商船(载重100吨以上)1375艘、总载重量683.2万吨(1998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机场40处,客运量634.23亿人千米、货运量12.57亿吨千米(1998年)。
国防政策
冷战结束和德国统一后,德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从原来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了安全系数大为增加的欧洲的中心。由于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德国的邻国除了友邻就是盟国,德国已不再面临直接的外来威胁。从内部环境看,德国的统一使其综合国力剧增,人口在欧洲仅次于俄国,经济实力首屈一指。但德国认为,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由于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领土纠纷,发生地区性危机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冲突呈上升势头;原苏联地区的动乱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对德国构成“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远程运载工具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散,对德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了新的威胁;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各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使德国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德国对国防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其谋求目标已开始跨越“国界”,从过去的谋求生存并为最终实现德国统一创造条件,转为着眼于承担未来欧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总的看来,德国国防政策主要是为实现世界政治大国的总目标服务。其战略是:
(1)继续依靠北约集体防御,并借助北约东扩维护自身安全。
(2)积极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并借助在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上的优势,扩大在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影响,最终实现东西欧融合,建立以欧盟为核心的全欧安全秩序。
(3)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跻身世界政治大国行列,力图在维护欧洲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军事战略
德国统一后,根据欧洲战略形势的变化,对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原来主要依赖北约核威慑来对付欧洲的大规模战争,转变为投入常规力量同盟国一起“处理”欧洲的局部危机和对付局部战争,特别是重视通过控制局部性冲突达到确保本国安全和欧洲稳定的目的。其要点是:
(1)在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从过去主要针对苏联、华约集团的“前沿防御”转为准备以对付各种危机为主的“多方位防御”。
(2)在军事部署方面,由过去的“前沿部署体系”改为“均衡兵力部署”。
(3)在作战方针上,由过去对付可能在德国本土发生的大规模战争转而应付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可能发生的局部冲突。
国防体制
德国《基本法》规定,联邦总理为战时军队的最高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联邦安全委员会,成员有联邦总理、联邦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和总理府特别任务部长等,由联邦总理任主席。国防部为政府中的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国防部长在和平时期是军队的最高首长,根据联邦总理提出的政策方针,负责领导和管理陆、海、空三军,并通过军种监察长对部队实施指挥。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是全军第一军人和政府的首席军事顾问,主要负责制定国防总体方案、建军规划等工作。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为总监察长的办事机构,总监察长通过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对全军实施业务领导。陆、海、空军军种监察长是本军种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本军种部队的战备训练和行政管理,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防总体方案。平时,国防部长在军队勤务方面通过军种监察长实施对部队的指挥,在行政和专业事务方面则通过国防部各职能部门和总监察长对部队实施领导。战时,全军指挥权由国防部长移交联邦总理。
领导人物
联邦总理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格哈德·施罗德(1998年10月上任)。联邦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1998年10月上任)。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哈拉尔德·库雅特上将(2000年6月上任)。陆军监察长赫尔穆特·维尔曼中将(1996年2月上任)。海军监察长汉斯·吕索夫海军中将(1998年9月上任)。空军监察长罗尔夫·波尔茨中将(1998年4月上任)。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32.1万人。
陆军
22.11万人。编有3个军部、1个空中机动部队司令部(师级)、7个作战师、1个独立军区司令部(师级)、22个现役旅、4个架子旅、1个特种部队司令部(旅级)、27个防区(旅级)。
主战坦克:“豹”1型1033辆、“豹”2型1782辆。
步兵战车:“黄鼠狼”A2/A3型2120辆、“小鼬鼠”型133辆。
装甲侦察车:“山猫”SPz-2型409辆、“狐”TPz-1型114辆。
装甲输送车:“狐”TPz-1型917辆、M-113型2109辆。
牵引炮:105毫米161门、155毫米192门。
自行炮:155毫米621门。
火箭炮:110毫米78门、227毫米154门。
追击炮:120毫米909门。
反坦克导弹:“米兰”型1606具、“陶”型210具、“霍特”型157具。
高炮:20毫米1145门、35毫米“猎豹”型自行高炮380门。
地空导弹:“罗兰”SP型143部。
反坦克直升机:PAH-1型204架。
运输直升机:UH-ID型145架、CH-53G型108架。
联络直升机:t30-105M型95架、“云雀”Ⅱ型40架。
海军
2.66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5个分舰队和1个海军航空兵师。
潜艇:206/206A级12艘、205级2艘。
驱逐舰:“吕特晏斯”级2艘。
护卫舰:“不来梅”级8艘、“布兰,登堡”级4艘。
导弹攻击快艇:“信天翁”(143)级10艘、“猎豹”(143A)级10艘、“虎”(148)级8艘。
水雷舰艇:“哈默尔恩”(343)级10艘、“三驾马车”(351)级4艘、“林道”改装(331)级3艘、“弗兰肯塔尔”(332)级12艘、“弗劳恩洛布”394级5艘、无人反水雷艇1艘。
通用机械化登陆艇:5艘。
各级供应补给舰45艘。
海军航空兵 4200人,装备作战飞机67架,其中“狂风”型战斗机50架,“大西洋”型海上侦察反潜机10架;直升机39架,其中“海王”型救援直升机22架,“海山猫”型舰载直升机17架。
空军
7.33万人。编有10个战斗机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3个空中运输联队、2个通信团、2个雷达指挥团和6个供应团。
作战飞机457架。
攻击/战斗机:F-4F型149架、“狂风”型326架、米格-29型23架。
运输机:C-160型84架、A-310型7架,图-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
运输直升机:UH-ID型294架、AS-532U2型3架。
地空导弹:“毒刺”型4000部、“霍克”型72部、“罗兰”型89部、“爱国者”型36部。
文职人员
13.7万人
预备役部队
34.47万人,其中陆军27.6万人、海军0.87万人、空军6万人。
准军事部队
2.465万人,其中联邦边防警察2.41万人、海岸警卫队550人。
部署
陆军主要部署在北德平原和中部地区。海军部署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区域。空军重点部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全国共有军事基地734处。
兵役制度
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10个月。各级军官最高服役年限,将官为60岁,上校为58岁,中校为56岁,少校为54岁,尉官为52岁。
军衔
分5等24级: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7级(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二级下士、一级下士),兵6级(五等兵、四等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列兵)。
驻外兵力
驻波黑北约稳定部队2369人,驻格鲁吉亚联合国观察团军事观察员10人,驻伊拉克/科威特联合国观察团14人,驻科索沃北约维和部队5300人。
外国驻军
比利时驻军2000人,法国驻军2700人,荷兰驻军3000人,英国驻军20600人,美国驻军57580人。
军工生产
德国拥有现代化的富有竞争能力的军事工业,具有自行研制和生产各种常规兵器的能力,其生产的主战坦克、常规潜艇等兵器在世界上属领先地位。今后德国在总体上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军事技术水平和生产潜力,在个别项目上将维持世界一流水平。德国军事工业的研究和发展重点已放在了系统技术和尖端技术上,特别是在指挥系统和武器使用系统方面强调应用传感技术和电子技术。德国统一后,军事工业订货日趋减少,从事军工生产的人数下降,整个军事工业处于新的调整之中。目前,从事军工生产的人员从原20万人减少到10万人。军工生产总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在加工工业总产值中平均约占3.4%,在车辆工业产值中占1-2%,在造船工业中占10%,但在航天工业中却占了50%以上,而在其他大多数工业部门产值中所占比例均不到1%。
军火贸易
由于历史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德国对军火输出历来持比较审慎的态度。军工产品的80%以上行销于国内市场,即主要为本国国防建设服务。军工产品的出口在德国出口总额中仅占1%。德国历届政府均坚持“不向局势紧张地区输出军火”这一原则规定。2000年1月,德政府通过了新的军品出口准则。今后在决定出口军品时必须考虑军品接收国的人权状况。同时将所有国家分为两类,对第一类国家,包括北约、欧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瑞典等国不作军售限制,对其他所有国家将采取比较严格的军品出口政策。德国军工生产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军火贸易额也属世界各国前列。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1999年8月5日公布的年度武器销售报告,在1998年全球签署的230亿美元的军火销售合同总额中,德国签署的对外军火销售合同额占5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字,1999年德国武器出口总值达28.44亿马克,占外贸出口总额的0.3%,其中向北约成员国出口武器总价值为15.7亿马克,向北约以外的国家出口总价值为12.7亿马克。
军队节日
德国的建军节为11月12日,但一般不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各军种均无自己单独的节日。
汉亚国际
2024-11-19 广告
2024-11-19 广告
2025俄罗斯国际消费类电子展(简称ICEE 2025), 始于1975年,俄罗斯展览,全球10大消费类电子展之一,由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办,隶属于俄罗斯高科技周,是消费类电子等产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主要途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亚国际提供
展开全部
十大军事强国排行榜
第一: 美国
第二: 俄罗斯
第三: 中国
第四: 德国
陆军:陆军拥有23.9万人,目前德国陆军拥有6个联合军区指挥部及其部队,1个独立军区指挥部,1个独立师指挥部,1个专门的师指挥部,21个战斗旅,1个航空机械化旅,27个专区防务指挥部以及4个战时加强旅。陆军指挥系统中,总司令部以下设陆军局和陆军支援指挥部。还有5个旅被指定为危机反应部队:第31空降旅、第37轻步兵旅、1个空运机动旅、第21装甲旅和第12装甲旅抽调的人员组建的1个装甲步兵旅。
空军:拥有7.69万人,部署10个作战飞机联队、6个地对空导弹连、3个运输机联队、2个雷达控制部队以及2个信号团. 原有200架F-4战机、240架龙卷风式空优战机和150架阿尔发喷射教练攻击机,加上东、西合并后,大部份东德旧式的米格机已淘汰,只保留24架空优的MiG-29。德国海军有100架龙卷风式空优战机,不过全部都属岸基式战机,其任务负责对德国舰队作空中支持任务,也和英、西联合开发「欧洲联合战机」EFA将引进200架左右,其总计也在600架以上。
海军:拥有2.77万人包括15艘护卫舰、15艘反潜快艇(取代143和143A型快速攻击舰只)、6艘潜艇、20艘扫雷舰、10架海上巡逻飞机、一个海上战斗轰炸机联队。该联队包括46架“旋风”式战斗机、38架直升机和10艘主要补给船.
第一: 美国
第二: 俄罗斯
第三: 中国
第四: 德国
陆军:陆军拥有23.9万人,目前德国陆军拥有6个联合军区指挥部及其部队,1个独立军区指挥部,1个独立师指挥部,1个专门的师指挥部,21个战斗旅,1个航空机械化旅,27个专区防务指挥部以及4个战时加强旅。陆军指挥系统中,总司令部以下设陆军局和陆军支援指挥部。还有5个旅被指定为危机反应部队:第31空降旅、第37轻步兵旅、1个空运机动旅、第21装甲旅和第12装甲旅抽调的人员组建的1个装甲步兵旅。
空军:拥有7.69万人,部署10个作战飞机联队、6个地对空导弹连、3个运输机联队、2个雷达控制部队以及2个信号团. 原有200架F-4战机、240架龙卷风式空优战机和150架阿尔发喷射教练攻击机,加上东、西合并后,大部份东德旧式的米格机已淘汰,只保留24架空优的MiG-29。德国海军有100架龙卷风式空优战机,不过全部都属岸基式战机,其任务负责对德国舰队作空中支持任务,也和英、西联合开发「欧洲联合战机」EFA将引进200架左右,其总计也在600架以上。
海军:拥有2.77万人包括15艘护卫舰、15艘反潜快艇(取代143和143A型快速攻击舰只)、6艘潜艇、20艘扫雷舰、10架海上巡逻飞机、一个海上战斗轰炸机联队。该联队包括46架“旋风”式战斗机、38架直升机和10艘主要补给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德国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如中国的,下面的几点优势将抵消德国的一切优势;
第一:我们的军队的军工体系要远比德国更加健全,不仅仅是在战略武器上,还有常规武器上,虽然德国在某些方面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技术,但是在一些关键方面却还需要与其他的国家相配合[不代表它不能研发成功,但是在单纯的研发速度上是不会有中国快的(国家的人才技术储备方面)];
第二:作战装备的规模方面是远不如中国的,即使中国的一线武备没有德国军队的技术装备先进,但是数量上的优势远要超过技术上的优势[这是指德军的一线最先进的装备仅仅是中国的装备的30%左右,在陆军方面上是这样的(比如德国一线的主战坦克仅仅是800多辆的豹2系列,而豹1已经不算是一线主战坦克,中国的99也有200辆以上,96据传闻已经有了1500辆,而59D恐怕也有2000辆以上,这样德国即使算上豹1,恐怕德国的装甲部队很难与中国的装甲部队抗衡),有些差别的就是海军(作战实力恐怕除了潜艇就没有可以和中国相抗衡的)和空军(一线部队的先进程度也不比中国先进,而数量上远没有中国的多),而作为大国标志的战略武器则是德国所没有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第三:作战持久力方面上德国就远不如中国,二战就是一个
最明显的例子,这一点将是无可厚非的了,中国现在的相对状态要比当时的苏联要好的多,既然苏联能够击败德军,中国也可以击败德国;
可能说的不好,权当抛砖引玉了。
第一:我们的军队的军工体系要远比德国更加健全,不仅仅是在战略武器上,还有常规武器上,虽然德国在某些方面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技术,但是在一些关键方面却还需要与其他的国家相配合[不代表它不能研发成功,但是在单纯的研发速度上是不会有中国快的(国家的人才技术储备方面)];
第二:作战装备的规模方面是远不如中国的,即使中国的一线武备没有德国军队的技术装备先进,但是数量上的优势远要超过技术上的优势[这是指德军的一线最先进的装备仅仅是中国的装备的30%左右,在陆军方面上是这样的(比如德国一线的主战坦克仅仅是800多辆的豹2系列,而豹1已经不算是一线主战坦克,中国的99也有200辆以上,96据传闻已经有了1500辆,而59D恐怕也有2000辆以上,这样德国即使算上豹1,恐怕德国的装甲部队很难与中国的装甲部队抗衡),有些差别的就是海军(作战实力恐怕除了潜艇就没有可以和中国相抗衡的)和空军(一线部队的先进程度也不比中国先进,而数量上远没有中国的多),而作为大国标志的战略武器则是德国所没有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第三:作战持久力方面上德国就远不如中国,二战就是一个
最明显的例子,这一点将是无可厚非的了,中国现在的相对状态要比当时的苏联要好的多,既然苏联能够击败德军,中国也可以击败德国;
可能说的不好,权当抛砖引玉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二战的德国军事超强,但是战败后,根据国际协定,战败国不能有军队,只能有警察和一些自卫力量。况且半个世纪没打仗,德国兵都养废了。所以德国现在军事不是很厉害。英法就不一样了,他们花重金研究新武器,销售到世界各国,并且参与阿富汗等许多战争,所以无论装备还是实战经验,都远远强于德国。希望对你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2020 德国与土耳其军事实力对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