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知之为知之。 为:
(2)是知也。 是:
(3)思而不学则殆。 殆:
(4)满则覆。 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诲女知之乎!
——————————————————————————————————————————————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
3. [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与——应该相结合。 展开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知之为知之。 为:
(2)是知也。 是:
(3)思而不学则殆。 殆:
(4)满则覆。 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诲女知之乎!
——————————————————————————————————————————————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
3. [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与——应该相结合。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知之为知之。 为:就是
(2)是知也。 是:就是
(3)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4)满则覆。 覆:倾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孔子问守庙的人说。
3. [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要学习实践精神,不能一味听信传言,要亲自动手验证。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 )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学习)与(思考)应该相结合。
(1)知之为知之。 为:就是
(2)是知也。 是:就是
(3)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4)满则覆。 覆:倾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孔子问守庙的人说。
3. [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要学习实践精神,不能一味听信传言,要亲自动手验证。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 )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学习)与(思考)应该相结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