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通俗说说,佛教中的:妄想分别执着,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无心浊柳
2013-10-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8万
展开全部
妄想把执着分开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07
展开全部
  • 做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zyzzzj
2013-10-07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29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28万
展开全部
妄想——
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据宋译《楞伽经》举出十二种妄想:(一)言说妄想,谓计着种种妙音歌咏之声,而认为其有自性。(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之事,穷其自性,唯圣者所知,
凡愚不了,仅依彼事而生言说。(三)相妄想,谓随事而起见,于一切法相,虚妄计着。(四)
利妄想,谓乐着世间种种财利,不知其物本为虚幻而起贪着。(五) 自性妄想,谓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以自为是,余皆为非。(六)
因妄想,谓于因缘所生之法,起有、无等见,妄想分别而形成生死之因。(七) 见妄想,谓于五阴等法,妄计有无、一异,起诸邪见,执着分别。(八)
成妄想,谓于假名实法上,计度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九) 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十)
不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皆先有自体,不假因缘而生。(十一)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着此与彼递相系属,无有断绝。
(十二)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之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而于此无缚解中产生计着。
分别——
(一)梵语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
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
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
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savikalpa );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avikalpa
)。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
(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
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
执着——
固着于事物而不离也。大般若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菩提心论曰:‘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行事钞下四曰:‘大德顺佛圣教依教而修,内破我倒,外遣执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