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lrWI63XL05
推荐于2017-09-24 · TA获得超过55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72万
展开全部
科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科学。要学好科学课,就必须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科学课没有兴趣,那就谈不上怎样去观察、实践和思考,正如常言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考虑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激活课堂气氛,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对学习科学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熟练的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设置悬念,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设置挑战性场景,给学生留下探究性悬念,可以有效的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的设置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与学社已有的经验产生冲突,或是学生之间产生争议,学生有了好奇心就可以更好的参与,积极的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视情况提出挑战性问题,适当提出一些超越薛神医有经验水平的问题,让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如:我在教《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这课时,我一走进教室,就摆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演示仪器和材料。然后对同学们讲: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好吗?你们想看吗?同学们的求知兴趣,一下子被激起来啦!齐声答道:想看。接着,我边操作便发问,你们看看,两个水槽得水是不是一样的?生答:是一样的。(因为甲水槽底部的盐是平铺的,而且,学生看水槽时,略微仰视,所以看不出两样 )看看这两个马铃薯一样吗?生答:也是一样的。现在,我要用这根魔棒把躺在甲水槽底部睡大觉的马铃薯请起来,让他浮上水面,你们信吗?有的答:信。有的答:不信。我用玻璃棒搅动甲水槽中得水,直到马铃薯浮到水面。同学们一下子被这一现象惊呆了。谁能把乙水槽里睡觉的马铃薯也请起来呢?上来一个同学,他用玻璃棒搅动水槽里的水,左搅右搅,马铃薯总是不浮到水面上来,搅得同学泄气了,看的同学也愣住了。突然一个同学举起手来,大声问道:老师,是不是您在水中做了甚么手脚?这真是一语打破沉静,一场探索马铃薯在水中沉浮实验,就这样开始了,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得出了结论。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又如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一电路板,紧接着设问有什么方法使小灯泡亮,蜂鸣器变响 ?学生答:合上开关。进一步追问假如把电路开关断开,有没有办法在不合开关的情况下,也能使灯泡变亮?学生即答:用一金属接在开关两端,就能使小灯泡变亮。这时教师请他们试试,并让他们说说,是什么物体使小灯泡变亮起来的,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新情境,使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让学生在这种新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小灯泡亮与不亮来证明该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符合儿童的特点,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更喜爱游戏活动。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常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感情等,在科学教学中适当应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是十分欢迎的。在游戏活动中,他们不会感到有沉重的负担,始终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情趣之中。而在不知不觉之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日食和月食》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却难以真正掌握,为了使教学更加形象具体,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表演:将开着的灯光当太阳,让一个学生举着小球当月亮,另一个学生站着不动以头当地球。然后让举着小球的学生在灯泡与另一个学生之间转,当灯光、小球、与另一个学生的脸在同一直线上时,另一个学生说他看不见太阳。其它学生也从阴影中看到了这一点。通过游戏。学生能真正掌握月食知识,感到学习是一种轻松,充满乐趣的事。从而对科学这门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再如在教《怎样认出它们》一课时,在学习了用摸的方法认识东西之后,设计一个摸袋子游戏,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有铅笔、橡皮、糖、小刀、硬币、花生等东西,要求学生不准看,只能用手伸进去摸,比一比谁摸出的东西最多,最后把东西倒出来看,究竟摸对多少,摸对了的学生开心得不得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了对科学的理解,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开心,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科学课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同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他们看到新奇的东西,有时不满足于看到它的外表,希望拆看来探索它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同时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动手一做。。科学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动手实验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所以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盼望做实验。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设计实验,,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时,教师对学生说:这堂课我们来‘玩’磁铁,在‘玩’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发现磁铁的奥秘,看哪一位同学发现得最多。然后分组实验,可以相互讨论。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他们会拿着各种各样的磁铁,这里摸摸,那里碰碰,甚至可以拿着磁铁离座位去碰碰门、窗、黑板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小结: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让学生演示给同学们看。让没有发现磁铁这种性质的学生模仿刚才同学的演示方法自己做一做。这个‘玩’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实验的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本课的认知目标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只起了架桥铺路和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自己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又如在教学《水》一课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盐水、酱油、醋等几种液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出鉴别水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合适的程序。这样,学生不但对水是什么样的液体认识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鉴别水的方法。事物本身不包含兴趣,兴趣产生与我们自身。有些事物看起来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我们去接触它,深入下去,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有些事物经过实践,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总之,灵活的课堂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创设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它还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索,从而获得出乎意料的最佳的教学效果。
汉开
2024-12-11 广告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辅导,我们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首先,评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其次,强化基础知识,通过系统讲解与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结合艺术生的学习特点,融入艺术元素,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还提供一对一或小班授课...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