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品德与社会》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新理念之一,就是教材利用与开发上与以往有别。在《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要树立一个意识——新的教材观。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局限于用教材去引导学生的知、情、意、行,习惯于用教材或参考资料中现成的材料去施教,很少有教师再去考虑学生的生活,刻意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即使有,也是展现生活中短小的片断,模拟社会中狭隘的场景,设计出一个个知识性的辨析题……现在,新的品德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型的教材观:教材,是教师用以教学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教材,是教师智慧的一部分,但不是智慧的全部。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凭借教材所呈现的范例设法去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回归自己的生活,触动自己的心灵。在具体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道德发展水平的层面出发,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将学生现实的生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新的教材观要求教师努力成为课程开发者,由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转变为既是教授者,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因为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教师要让教材在教学的生命体中“活”起来。
二、要具备两个条件——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
树立了新的教材观以后,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还需要本课程的有关专业知识,精通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又从何途径评价……只有做到“心中有课”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去搜索、去发现、去整合、去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虽然,目前我们这方面较缺少理论与技术的支持,较缺少信息与资源的共享,还较缺少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但我们正在努力,而且好多教师都已有收获。
三、要做好三项工作——用好教材、开发教材、处理教材
首先,要用好教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材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是一件可以“活用”的工具。“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使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这一流程中,课程标准是依据,教材根据儿童生活选材,教师则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选择、加工,进行教材的二度创作。
如使用教科书中的图例,我们不能把它上成看图说话课,就图说图,就事论事,而要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探究、反思;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要善于取舍,按需或“放大”,或“缩小”,或“无中生有”,或“置之不理”,甚至一册教材中课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整;对于留白,有的可以让学生填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实践活动后的成果如照片、资料进行剪贴。如此灵活处理,都要恰到好处,因为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就是结合他们自己的实际生活。
其次,要开发好教材。
A、学校课程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B.社会和自然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军校部队和科研院,还有各种自然景观;
C.信息化课程资源:包括图书、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和影视、录音、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D.人文资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如此说。
有那么多的课程资源可供我们选择,重要的是我们要选择和会选择,选择那些“能为我所用,能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的课程资源。
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教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
这个例子虽然是个形象化的笑话,但可以折射出两国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如果单从课程资源的角度而论,后一种做法的资源意识是比较淡薄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没有条件发苹果,可我们推断学生一定见过吃过,为什么不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呢?要知道教育价值也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并怎样去运用它们。
再次,要处理好教材。
1.透彻理解教材,在教材中寻找新课程理念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其中必然渗透着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在教材中寻找新课程理念,把学习新理念与理解、把握新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用“活”教材上好课,让学生的课程生活“实在”起来、“亲近”起来。
2.认真把握教材,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所以在教材中,有一些内容看似远离学生当前的实际生活,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这些内容,我们不能随意地割舍放弃,而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既要对学生的当前现实生活给予必要的指导,又要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3.创新使用教材,注意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
课程标准在表述第三个基本理念时,明确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实施建议”中提到:“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还“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以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调整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注意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与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以实现综合教育效益。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或撷取现行教材中适用的信息,或利用学生生活中有益的资源,或抓住当下周围有利的时机,来充实、拓展、延伸教学内容,让教材内容离本班学生的实际再近一些,联系再实一点。
总之,实施新课程,运用新教材,都需要教师创造意识的树立,需要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更需要教师创造能力的提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