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灰煮流0384
2013-10-09 · TA获得超过34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19万
展开全部
摘要: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展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关键词:意识 习惯 能力 Abstract:To explore issues from all students have found the problem, ask questions of the ability to directly affect the real start of Scientific Inquiry. Einstein said: a question to solve a problem than is often more important. Psycholog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t is awa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nking, there is no problem with thinking is shallow thinking.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standards also allow students to pass on his observation of natural things, to discover and ask questions. Key words:Awareness Habits Capacity 学生天生就具有提问的欲望,他们有问不完的问题,而我们的教育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去精心呵护和引导。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宝贵的素质就逐渐衰退以致消失,这就是年级越高,学生提问越少的原因。因此,如何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成了深入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所在。一、示范引导,培养提问习惯 3.引导学生深思熟虑后提出问题。如对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不要急着回答,让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真正了解了手的灵活性与关节及关节上皮肤的褶皱、五指的分开等因素有关。这时学生又会提出“手有残疾的人怎么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等问题,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飞跃。经过这样有步骤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 二、设计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我们在科学课的 教学中,应从学生及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通过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如学习《轮轴》时,上课伊始"教师从班上选出一名最高大强壮的男生和一名最矮小瘦弱的女生,并拿出一个大可乐瓶,让女生握住瓶子较粗的一端(靠近瓶底这端),让男生握住细的一端(即瓶颈),然后教师问:“如果让他们俩往不同的方向拧,你们认为谁会赢?” 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异口同声回答:“男生赢!”结果却是女生赢了。这时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实验结果发生了矛盾冲突,产生了“为什么”的问题,学生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知识的探索需求。 2.通过观察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中的新奇现象发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原因,学生的各种疑问就会随之而生。 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前,让学生注意观察炉子上壶水烧开时的变化,学生自然会问:“壶水为什么外溢?”上课时,让大家都提出自已的设想,有的说:“壶里的水胀大了。”有的说:“可能是壶里的水多了,盛不了了。”有的学生反驳:“没有人向壶里添水。”学生的思维在碰撞,经争辨达成共识“可能是壶里水被烧开后,体积胀大了。”“怎样证明呢?”学生又争先恐后谈自己的设想……这样创设情境反复训练,学生才能做出深人的多维度的思考,才会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3.通过矛盾设置,创设问题情境 矛盾是思维的“触发剂”,矛盾引发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点拨指导,提高提问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引导他们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进行研究所需要的条件,选出典型的、利用现有条件可进行探究的问题。这样做既解决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使他们兴趣盎然、探究愿望强烈。如果只是刻意追求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不引领学生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很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作秀作戏的形式主义。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我们的课若能教出许多有价值的、有趣味的“问号”来,那才是高质量的课。 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以推动学生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如教学《各种各样的茎》,课上通过观察学生采集来的各种植物的茎,总结出常见的四种茎,即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甸旬茎。下课时,学生仍觉得“这么多的植物不该只有这四种茎”,他们便萌生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还有好多茎,我们没有找到?它们分别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带着这个问题,他们又进人了课后的自发性研究。 1.《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8年Z1期2.《教育科研论坛》. 2007年05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