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变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将学生以前“被动学”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学”的方式;2、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数学”,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师生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4、主动反馈,及时矫正。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犯错误,引导学生及时矫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置于突出的位置,倡导改变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谈到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观研究,勤于动手。”但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领域中,这些学习方式有的只能在公开教学上运用,有的流于形式。也有个别教师对教改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片面理解,导致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漫无边际的讨论,一部分学生就偷着玩,一部分学生谈论着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在旁边只看而不参与,真正在自主讨论的学生较少。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现就本人在教学中如何转变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谈几点看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动手实践、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要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培养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取得成功的喜悦,便会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喜欢数学,更要主动地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考虑能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本人很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选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尽最大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及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当中来,同时也给予每个学生自由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力,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与主动探究的兴趣。在学习方式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个学生走上各自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的有用人才。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会主动找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书籍来看,完成作业也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样就把“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了。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同心声。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只有学生学会学习,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喜悦,那样学生才有动力继续学习,并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作为教师,不能只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在“测量旗杆高度”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带着全班同学到操场上一起来测量旗杆的高度,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到测量旗杆高度中来。有些小组的学生一到操场就开始动手测量,后来因为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出结果,我就先到这些小组中去引导他们要先想好打算如何测量,而有些小组的学生则是先设计好测量方案,再按其方案进行测量得出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操作后,我再把他们的方案(有用相似三角形来设计的、有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设计的等)和结果集中起来,让同学们一起来讨论,最后对其方案一一加以点评。在此基础上,我再提出如何设计测量某一斜坡上的大树高度的方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让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让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上,我曾经告诉学生:“数学工具是你们自己的,相信你们能用好自己的三角板、直尺、圆规,课堂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靠你们自己。”在课堂上,学生都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人,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要当好他们的助手就可以,一节课下来,学生让自己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教师也就达到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先让同学们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关的性质,再提出这些有关性质的逆命题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接着同学们开始展开积极的讨论,我就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他们的讨论情况,再加以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代表来谈一下他们各自的发现,同学们的发现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不正确,也有些虽然正确但理由不充分,根据这些情况,我再把同学们的发现加以整理,引导同学们一起来概括、小结刚才的发现,在这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发言也很积极,其他同学在其影响下也积极参与到探究、讨论中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主动反馈,及时矫正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但教师必须对不同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学生的作业一般来说有四种类型:1、独立完成的。2、讨论后完成的。3、独立完成一部分,抄袭一部分。4、全部是抄的。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做好作业档案记载,以便做到有效反馈和矫正。同时指导学生自己建立错误收集本,专门记录自己在作业中、练习中、测试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错题,以便及时矫正,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参考文献: 陈旭远、黄薇编著《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