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我看到一位法师和我之间的种种,心里想不通,请问大家,究竟我该怎么做

阿弥陀佛。诸位师兄吉祥。我与一位法师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是比丘尼法师。我是寺院的员工。其实也叫做义工。因为我是发心来学习佛法修行的,同时为三宝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在这个办公... 阿弥陀佛。诸位师兄吉祥。
我与一位法师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是比丘尼法师。我是寺院的员工。其实也叫做义工。因为我是发心来学习佛法修行的,同时为三宝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在这个办公室里,我和她的岗位职责是平行的。不是上下级关系。但是我始终都比尊敬领导还要听从她。甚至我是把自己看做仆人一样侍奉着。早上八点,我提前到达,扫地,倒垃圾,换垃圾袋,擦地板,洗拖把,烧水,洗厕所,刷马桶,为她倒茶,为她擦桌子,她说,没有xxx用,我就立刻买来给她,她说要借钱,我立刻借给她。她说,她委屈,怎么怎么不公正的待遇。我就耐心聆听,绝不向外人说半个字。她说我哪里不好,我立刻去改。一般其实所谓的不好,就是没有满足她的想法。并不是我德行上太差。平时,我从不多说话。除了做事,概不多说。也不生是非。没有与谁有纠纷。
但是。即便如此。她还是看我不顺眼。找茬。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挖苦讽刺冷笑。
原因如下:
1.法师早已失宠多年。大和尚很长时间没见她了。原因我不知道。
2.她缺钱。单资不够用。
3.我最近没有供养她任何物品。
4.我最近总是不笑。
5.我最近总不说话。她尽管骂这个骂那个,但我不参与,不回应,不附和。
6.我最近没有为她擦桌子。(原因是她提防着我,她说,每一次她都要检查桌子上的物品的位置,有丝毫变化就会骂我,例如电话机的线,有丝毫变化,就认为我偷她电话费。其实那是常住电话,也是我的办公电话,但是她认为那是她的。我后来就从不碰)
7.最近有外人夸我。当着别人的面夸的。
8.有人对她说,我会把她赶走。
9.有一个领导,她的领导,不认同她。而那个领导却认同我。
10.我最近没精神。蔫。
11.她有时会说类似于自己怀才不遇的话。
12.她跟我说XXX东西已经用完,示意我供养。我没什么钱了。没有回应。
13.她以前每天向我倾诉,说这里某某不好,某某很坏。某某虽然得到大和尚赏识,但是私下里干什么什么违禁之事。说了许多秘密。我起初以为她说的全是真的。我以为她信任我,我以为她是要提示我千万以此为戒。但是久了之后,我发现,这其实是牢骚。是抱怨。无论换做谁坐我的岗位,她可能也会如此一番。并不是真的信任我。只是相信我不会外传。而我越来越无法承受诸多黑幕。不愿意听。我每次不回应。不符合。没表情。引发她暗暗发怒。
14.她认为我不如前任,我的岗位的前任。
综上所述。我很痛苦。我已经快承受不住了。我想走。但是他们就是安排岗位的人事,很希望我留下来,满一年再走。
展开
 我来答
海印放光
科技发烧友

2013-10-10 · 有一些普通的科技小锦囊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4442万
展开全部
1.出家人也是凡夫,依然有贪嗔痴。所以我们应该原谅他们的缺点。
2.出家人有过失,我们居士是不能说的,更不能在网络大庭广众中说,这是佛门六重戒中的“说四众过”。这种说出家人过失的罪过很难忏悔的。
3.出家人的任何过失,都是在寺院僧团内部进行批评和处理的,不能在僧团之外议论。希望您关闭这个问题,减轻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4.如果居士与寺院缘分很差,或者与同住的师父缘分很差,离开换地方是最好的选择。
泥颂s7
高粉答主

2013-10-10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亿
展开全部

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华严经》云: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听佛的话,一切烦恼皆消!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阿弥陀佛

---------------------------------------------------------

附:学诚法师:学佛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学佛欲了生死,成菩提,度众生,亲近善知识至为重要。譬如婴儿依母而生,依母而长,学佛者必依于善知识的慈悲加持培育,才能迅速趋向菩提入门深入,因为在菩提道上的每一步,皆需善知识的指点;每一分善根,皆需善知识的培养造就;每一歧途,皆需善知识来事先教诫遮免。

  亲近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法华经》卷七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①]《阿含经?佛说恒水经》云:“学问不值明师,安知天下有大道乎?”[②]

  世间任何技术初学时,犹依老师的教授,更何况是利益今生来世的成佛之道,岂有不依善知识之理?而今末世,五浊正炽,外有邪师误导,邪缘引诱;内有无明障覆,烦恼动乱,时刻逼迫我人的身心,我人犹如无依无靠的孤儿迷失在空旷的原野之中,失去方向与目标,我等凡夫不知何法能适合自己,就好比一人拥有大量药材而不知如何治病,而善知识正是起到医生的作用,他能引导我们的修学。

  善知识是修行者成就的全因缘,能指引行者,走出黑暗,趋向正道。可见,学佛以亲近善知识为前提,又以依教奉行为关键,一切教授的首要是不舍离善知识,善知识是修学路上的增上缘。

  一、善知识的含义和具德

(一)善知识的含义

  善知识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多。指具有正知正见,德才兼备,能引导众生断恶修善,趋向佛道的良师益友,又称善友、亲友、胜友。何谓善知识?在《大涅盘经》云:何故名为善知识耶?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复次,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自不杀生,教人不杀,乃至自行正见,教人正见,若能如是则得名为真善知识;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义故名善知识;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闻智慧,复以是义名善知识。[③]

  在修行路上,善知识是导师,具善法行,具正知正见,行者时常会遇到恶缘的侵入,善知识能帮助行者远离恶法,趋于正道。尤其当今社会,许多邪教组织打着佛陀正法的旗号,显现与正法相似的形象,迷惑众生,让人误入歧途。《楞严经疏解蒙钞》云:“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④]因此具正知见的善知识,才能引导众生远离一切恶法,修习一切善法,能够如法而说,如法而行,倘若见地不正,只能以盲引盲,遑论解脱?可见,佛法修行善知识是何等重要,在善知识身边时常会体会到他们的悲心,时刻为众生作想,受种种善行的感召力,努力应向善知识看齐。

  末法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叙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龘,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皆可称为善知识。

  (二)善知识应具的德学

  修学佛法不能没有师长,《宗镜录》云:“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⑤]可见从六道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的彼岸,需要有善知识引导,那么如何选择善知识,这又是至关重要。,根据《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卷第二十五)
  八种德相里的第一种叫安住禁戒,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安住禁戒?谓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如前广说。乐沙门性,乐婆罗门性,为自调伏,为自寂静,为自涅盘修行正行,如是名为安住禁戒。”安住禁戒也就是能够守护别解脱律仪,只要是出家人就要守戒,身语意三业对戒律没有亏损,要持戒清净。因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的内涵是调伏烦恼,作为师长要调伏弟子,首先,自己必须能够调伏,自己都没有调伏而去调伏他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华严经》说:“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 ”(卷第三十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宗阳子
2013-10-10 · TA获得超过4.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5430万
展开全部
阿弥陀佛,师兄不要生恼。岂不知六度中有忍辱波罗密?这也是对心的一种锻炼。这位尼师未能一心扑在修行上,而是在贪嗔痴里打转,是十分可惜的。对于这样的事情,能忍则忍,忍不住就走,不要强求。还记得金刚经的开示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既然都是梦幻泡影,何必在这上面起心动念而凌乱?我个人在单位也不吃香,而且为人比较木讷,办事不太利索,经常被领导吵。有时候我办的事没错,领导也要找茬。前几年曾经因为受不了而辞职离开过两年,后来又回来了。现在我把一切看空,随缘做事,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领导吵也不怕了,就当在听外国人讲话,自己的心境根本不会在波动。建议师兄除了做每天的工作以外,剩余时间全部用来修行,念佛或者读经典,去经典中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teelock
2013-10-12 · TA获得超过998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53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460万
展开全部
一则,不要迷信,入得佛门,是一种福报,是去修行的开始,而不是有什么修行。这样就心里平静了,其实,佛门的人,如果修行不好,还有不少不如俗家弟子,这是事实。但对佛子必须有恭敬心,这就是平等心,平等心是入佛门的钥匙。
二则,看到她这么些事情,其实是自己的内境外现,说到底还是自己修行不到家。要真心对照这些事情自己检讨,深刻反省,问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三则,如果你是真发心学佛,说不定这位师兄还是你的助缘,就是故意给你设置障碍的人,看你到底心诚还是不诚。真发心,就真有考验,没真发心,考验也不会来,似乎什么事都平顺的。我得恭喜你,你的考验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ioslzk
高赞答主

2013-10-10 · 点赞后记得关注哦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900万
展开全部
你为以入寺就是修佛?虚妄!那是在学声闻乘法!并不是在学佛道。

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不与一切声闻乘人相随止住。不近一切声闻乘人。不习一切声闻乘人。不作知识财物不交。不同修行不共语说。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不同处行。不读不诵声闻乘法。不思不信声闻乘法。不教他读不教他诵乃至一偈。于声闻乘不相应读不相应诵。亦不教他。 彼人若读则读大乘。彼人若诵则诵大乘。亦教他人读诵大乘。若有所说则说大乘。如是之人身口意净善持戒法。亦令他人身口意净令住善法。彼于修行大乘菩萨摩诃萨等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敬重正意随顺修学。与共相应随逐不舍。依附亲近如法供养。共为知识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与共同行。于大乘人摄大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胜供养。所谓灯明种种华香末香涂香妙鬘涂身。 如是供养。如是之人读诵大乘。第一喜心教他人读教他人诵。心不轻蔑未学菩萨。于余菩萨安住令学。常说爱语说美妙语。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缘不舍大乘。常摄一切行大乘人学大乘人。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第一敬重。心生大喜设大供养。亦令他人如是修学有大深心。彼人如是。无人憎恶不与诤对。常求一切未曾闻经。第一深心殷重心求。心常敬重所从闻者。于彼人所生于师心。亦令他人如是修学。心不轻蔑未学菩萨。于他人过若实不实不说不抂。不求他便。亦教他人如是修学。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师兄,您说的很好,受益匪浅,我想请教,现在我怎么做会比较合适?面对这位师父的脾气,逼得我只有无限顺从,但是我内心还没有证悟空性,一直顺从,还是会有痛苦,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追答
佛法不离世间觉,好好学习八风不动,看看佛说大辩邪正经、摩诃般若经。

他是魔,也是佛,他的恶,成就你的善。他的折磨,成为你磨炼心智的刀石。

没有忍辱能力的,在将来面对死亡时,是无法战胜死魔的,被死魔所追赶,就会投胎成为畜生。

忍辱,也是最大的修行难关之一。

有人问我忍辱只是为了自取其辱吗?其实不是,而是为了调伏自己的虚妄之心,为将来成佛打上最坚实的基础所进行的必修功课。

忍辱让你消灭自我
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山中坐禅的忍辱仙人
忍辱太子的故事
替人背黑锅的白隐禅师
忍辱孝悌的舜帝
唾面自干的娄师德
被无故痛打的罗侯罗
忍辱利益众生的仙叹
第七章忍辱让你消灭自我
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行常人之所不能行。中国历史上,像勾践有卧薪尝胆的故事,韩信有胯下之辱的故事,娄师德有唾面自干的故事,这些都是前人忍辱而成就了大事业的典型。

忍辱力根据个人的定力的高低,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长有短。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是为了个人之仇而忍辱,虽然成就了他报仇的愿望,以佛法来分析,以境界来看是小忍,以定力来看,是弱忍,以时间来看是短忍。佛教修忍辱,是要达到无我之境,觉悟“五蕴皆空”,所以比起世间之忍来说,它是大忍、强忍、长忍。释迦牟尼成佛之路,据其本生故事,他曾经修无量劫忍辱行,才成为具有无限宽阔心境的佛陀。

《心经》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是描述观音菩萨修禅定,修到了无生法忍的地步。无生法忍又称无生忍,指对无生之法理的认知,即彻底认知空、实相之真理而安住之。在这个时候的观音菩萨,因为以无我之心,觉悟“五蕴皆空”,于一切境界都能够如如不动,即对待一切苦乐境界都能够不动心,所以就没有了一切痛苦。到这种境界,就是观音菩萨在无数劫修行忍辱波罗蜜多而出现的结果。不仅观音菩萨如此,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都是如此修忍辱而成佛的。

忘了跟你说,空性是不可悟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性,烦恼也是空性,也不可得,苦也是空性,也不可得,乐也是空性,也不可得,死也是空性,也不可得,老也是空性,也不可得,物了是空性,虽见而不可得,如云虽能见,而不可得,辱骂虽有假名,空有其声,而亦不可得。这就是空性,无处不在,诸相虚妄。唯心是实。却不可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