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孙膑是做什么的?他的结局怎样?

ygnr837
2013-10-10 · TA获得超过479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74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2245万
展开全部
孙膑: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真名失传。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一带人,据传是孙武后裔。传与庞涓同时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当上魏将军后遵守一同学习时的约定,请他去共事,后因忌妒他的才能,诬以罪名后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受刑的人基本上没有出将入相的可能,这样孙膑就对庞涓没有威胁了)。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深受齐大将田忌赏识,由其举荐,被齐威王田因齐重用为军师。354年,魏国派庞涓率兵8万,由大梁出发,北上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无力打破魏军的围攻,便向齐国求救。田因齐想用孙膑为将,孙膑辞谢说:“刑余之人不可。”于是田因齐于353年派田忌为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军车之中筹谋策划,率兵8万救赵。田忌想领兵直奔赵国,孙膑劝阻道:“凡是要解开纷乱的丝绳,一定要找出它的结头,不可用拳头乱砸;要解劝斗殴的,不可帮着去打;避实就虚,在形势上阻遏制止住敌方,自然就可以解围。现在魏国攻打赵国,它的轻兵锐卒必然都在前线,老弱残兵留守国内,您不如引兵围攻大梁,占据交通要道,攻打它防卫空虚之处,魏国一定放弃攻打赵国而自救。这样我们就一举解了赵国的围,又收到了攻击魏国弊弱的效果。”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将主力集结于预设阵地桂陵,准备歼敌。大约在十一月间,庞涓回兵桂陵,遭到齐军截击,败回大梁。围魏救赵的成功经验从此被中国历代兵家所借鉴,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桂陵之战,魏军虽然战败,但实力并未受到多大的损失。341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于是在韩魏两军久战俱疲的时机,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直取魏国首都大梁。魏国得知齐军攻魏救韩的消息后,立即撤去围韩之军回到大梁,决心集中主力迎击齐军,以报桂陵之战失败之仇,遂命太子魏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率领10万军队主动迎击齐军,寻求决战。孙膑向田忌建议:利用三晋士兵向来骠悍骁勇,轻视齐国,认为齐军胆小怯懦的心理,示之以弱,诱敌追击,然后乘隙予以致命打击,并具体提出了增兵减灶的诱敌方法。果然,庞涓见齐军炉灶天天减少,得意忘形,于是丢下步军,只率一部分轻装精锐部队,兼程追赶。孙膑估计庞涓的行军速度,天黑当可赶到马陵,而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埋伏兵马。就命令削去大树的树皮,在露出的白头木头上写上:“庞涓死在此树之下。”然后命令齐军善射者一万人,手执强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夜里见到火光亮起来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夜晚来到大树下,见白色木头上写了字,钻火照看,还没来得及读完树上的字,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彼此无法相顾。庞涓这才意识到中了孙膑的计策,已经智穷兵败。但他还不服气,在自刎之前慨叹:“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攻击,全歼10万魏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从吴起时代建立的精锐部队“武卒”损失大半,魏国也失去了其强国地位,孙膑则闻名天下。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比如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这些都受到学者的赞赏和重视。 评分:统率C,战斗D,智谋A,战绩B,名气B,综合B。孙膑这样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人物居然连真名都失传了,结局也不知道。而且史学界还有很多人认为他是虚构的人物,但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他的存在。希望能有更多考古学上的发现来丰富我们对他的认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