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为何死后被抄家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电视连续剧《张居正》的编剧是学者,故剧中情节大都于史有据。比如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的细节描写。 张居正被抄家的原因当然不止一个。然而重要因素是,万历皇帝相信张居正生前像嘉靖朝的严嵩一样,蓄积了大量财富,“宝藏逾天府”。尤其是抄了冯保家后,发现冯保家“金银珠宝钜万计”,于是皇帝也怀疑张居正“多蓄”,“益心艳之”。偏在这时,有人揭发张居正贪污过抄没财产,万历皇帝便命刑部右侍郎左橓和太监张诚,前往荆州,抄张居正的家。 死后的张居正,有如“墙倒众人推”,“新进者益务攻居正”。但是也有人敢站出来为他说公道话,这个人是万历朝的翰林于慎行。 奉命去荆州抄家的左橓在出发前,接到翰林于慎行的一封信,信中充满了为张居正辩白之词。明人李诩的《戒庵漫笔》中,收有这封信的全文。 于慎行称左橓为老伯,自称“生”,他在信中说:“生滥竽词林阅有年岁”,对张居正的始末皆有目睹。既看到了他为国家社稷“殚精毕智”也看到了他做的一些结怨于上下得罪人之事。“当其柄政之时,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至于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举其功。皆非其情实矣”——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准确的。他认为,这个时候,对张居正的是非功过,难以辨别。但说到抄家一事,“责在使者。窃有深虑,敢为老伯陈之”。就是说,他是从为左橓着想的角度来陈述自己意见的。 于慎行认为,当今皇帝之所以要抄张居正的家,“一则恨冯璫(保)之厚藏,而欲求当于外;一则考某某之故事,而欲合符于前”。这里的某某,当指嘉靖朝之严嵩。嘉靖皇帝抄严嵩之家,获得大量财宝。于慎行说,张居正跟这两个人,没有共同之处。 于慎行分析说,冯保的财富来自太监的积蓄。“内中大小监局号为二十四衙门”,加上看门扫地的小太监,何止千万?“每有一缺,即纳金于保,大者以万计,其次数千,小乃数百。予者不以为贿,以为例也;受者不以为贪,以为例也”,张居正哪里有这种收入?自从嘉靖朝以来,西苑里的太监积赀钜万者不计其数。每当有人病重时,冯保就派手下人去护丧侍药,“至则扃其堂室,逐其弟侄,禁其饮啖,坐而待其毙”,然后将死者的生前积蓄全部据为己有。这种事情冯保做了何止数十家!其所得何可赀量?张居正怎能做这种事? 于慎行说,张居正跟严嵩也不一样。当年严嵩卖官鬻爵,门庭若市,交手相易,万货毕萃,所以才聚敛了许多财富。而张居正则不然:“其平生显为名高,而阴为厚实;以法绳天下,而间结以恩”,不能排除个别高官和深交密戚向他行贿,但是人数肯定不多,其所收入也有限。所以,张居正的财富也就不到冯保、严嵩的十分之一。 于慎行说,虽然张居正的财富不及那两个人的十分之一,但他得罪的人却比那两个人多十倍。“执此而取盈,故甚难也”。况且,张居正去世已经两年,“即有所藏,度已流散”。在这种情况下去抄其家,简直是捕空投虚,结果难以让皇帝满意。如果深挖穷追,必然是“株连全楚,公私重受其累”。应该怎么办呢?于慎行建议左橓,通过太监向皇帝做些解释工作,万一有效,您老伯可以少担些责任。 于慎行最后恳切地说:张居正老母尚在世,已经八十多岁,他的那些儿子,也都是一些读书人,不涉世事。“籍没之后,一簪不得著身,必至落魄流离,无所栖止,可为酸楚也”。他希望左橓在“事宁罪定、国法已彰”之后,能“恤其孤嫠、存其血食”,或者请求皇上,或者私下嘱咐有关官员——“乞以聚庐之居,恤以立锥之地”,给张家后人留下点活路。 《明史·于慎行传》说,这封信“辞极恳挚,时论韪之”。 从后来的事情上看,于慎行的这封信没有发挥作用。据《明史》,张家人在左橓到达荆州之前就被关进空屋子里锁了起来。等到打开门锁时,已经“饿死者十余辈”。奉命抄家的人“尽发其诸子兄弟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离皇帝所期望的二百万两相差太远。张居正之子张敬修忍受不了刑讯,诬服将三十万两藏于别处,而后自缢而死。“事闻,申时行等六卿大臣合疏,请少缓之”。皇帝给了这些官员点面子:“诏留空宅一所、田十顷,赡其母”,但是对于张居正的怨恨并没有缓解,“诏尽削居正官秩,夺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示天下”;居正的弟弟居易、儿子嗣修,被“发戍烟瘴地”。而左橓,则被升为刑部左侍郎。F10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