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复习课

hqmx066
2013-10-11 · TA获得超过350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53万
展开全部
龙南县杨村中学 陈奇英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很多教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节约时间,往往采用“容器灌注”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把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境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本文就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有效地上好生物复习课做了一些简要的论述。 一、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初三生物复习“内容多,任务重”,复习课又是一种自由度比较大的课,复习课效果的好坏与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加上复习课又比较难把握,所以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复习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 1、重放轻抓。“自由式”复习法又叫“放羊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 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 2、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从近几年生物中考的试题来看,图像和图表分析题占的比重越来越重。但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师生往往忽视对图像的复习,片面的认为,只要把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记住,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成绩不 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复习时,应强调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 结合。教师讲解时,应该重视图的作用,以图引文,以图释文,而决不能忽视图的作用。 3、重练轻讲。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仅仅靠做题是难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在复习中,有的教师把讲练结合、精讲 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的理解和钻研,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一旦遇到较为陌生的题目便束手无策。 4、重死记硬背,轻能力培养。很多学生乃至部分教师往往认为生物学的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复习时只要下功夫死记硬背就行了。结果在考试中,一旦遇到稍微灵活一点、陌生一点的题目,便感到无从下手。许多学生虽然记住知识本身,但对知识缺乏深刻理解,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中考中拿不到分。至于那种“猜题押题”,划分“重点题目”的复习方法,就更偏离了正确的复习方向 。 5、重数量,轻质量。 在复习中,设计适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但在设计练习题时,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练习题的量,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练习题的质,这是不妥当的。一道好的题目,可以帮助 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辨析、运用能力,启发他们举一反三、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相反,一道不科学、不严密的题目,会把学生引向“歧途”,不利于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复习中选择练习题时,一定要重视题目的质,坚持精选、精练、精评,使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而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影响复习效果。 以上是许多教师在中考复习中常犯的一些问题,那么,如何上复习课,做到有效复习呢? 二、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1、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科评价标准要求的理解,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命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主干性的知识为重点。因此,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首先要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难以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在解决问题才能迅速有效地提取,构建知识网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抓住核心的知识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首先,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一本书的内容讲完了,这本书中到底讲了些什么,一般的学生是不会归纳、概括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破章节界限,列出一些标题,把各种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网络或体系。如,学了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可以列出如下标题:(1)四大系统(循环、呼吸、消化、排泄)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来进行综合复习。(2)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包括对运动系统、对循环系统、对呼吸系统、对神经系统等)进行综合复习。 其次,对知识进行串联:就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将一些有联系的知识连成一体。如学了植物体的组成,可以将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这些知识串联起来,而不是将这些知识单列出来,因为这些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是有联系的。若不如此,尽管我们以前给学生上了新课,后又进行了复习,如果再问学生:植物体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仍会摸头不知脑,答不上来。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弄清该单元、该章节的知识结构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知识框架(或知识树);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及缺漏所在,以确定复习的重点,以此引导和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索,弄清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典型题目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查漏补缺 比如以光合作用的过程为核心,可以联系以下知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叶片的结构、植物的生长、植物体内的呼吸作用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真正做到温故而知心,知识的复习要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2)抓住几条主线,通过相关的知识串联,也是构成知识网络的重要途径。比如:通过植物生长过程这条主线,可以联系: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等);植物的生长(水分的吸收,无机物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运输等);种子的形成(开花和结果,受精作用等)。(3)把分散的知识归类整理,也可以使知识网络化, 在考试复习中,生物课还是要回归教材,回归到基础知识上来。一般老师在组织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之后随着习题的增多和复习内容综合性的加强,对于被动建构的知识网络、每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一些同学可能会重新模糊起来,这时再次梳理知识就非常必要。要尽可能清晰地知道各块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大家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框架整理清楚,主干知识通过试卷串联起来比如:教科书中多处涉及到水,可以将水成分含量、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水分的散失与合成、水污染等相关知识整理在一起。 2、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至于实际问题情景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当地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加强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考试中暴露出的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果实发育长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a.根的吸收作用 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光合作用 d.花的受精作用 学生错选a,正确的答案是c。 以教材上的双基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是生物学的基本组成单位,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一些生产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阅读理解、识图分析、综合分析、自学迁移、语言表达、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生物学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处处离不开生物学知识,关注学生健康,针对环境保护,爱滋病、口蹄疫、非典性肺炎、无土栽培、环境保护、绿色食品、害虫的生物防治、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在中考中的介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发展前景的关注,对生物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再将知识服务与社会,生物学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有可以用生物学的原理,概念,规律去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用或设计真实的情景,将所学的知识还原到鲜活的社会实践中,考试中学生应用生物知识迁移的能力差,不能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情景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例如:60.小明到了夜晚总是看不清东西,他应该适当补充富含 维生素a 的食物。学生错答铁、钙、锌等的很多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各类考题。 3、强化对图表信息采掘的训练 恰当的选择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挂图、标本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识图”关键是如何采掘图谱信息,看出图谱的含义,甄别图解中细微的变化,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挖掘“识图”切入点,达到让“无声”的“图表”变为有声的语言,因此,对课本中的图要做到有图必识,有曲线必分析.在复习时教师要帮助叙述读懂各章节的结构图、模式图、示意图、关系图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努力将教材中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某些生物学现象、生理过程和规律转换成各种形式的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处理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数据、图表、曲线等提供的信息来处理生物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精选例题演练,强化适应性、灵活性(1)中考试题在较好地体现基础的同时,还着重的考察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因此在试卷中一定会出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相对难度的试题,所以在复习阶段,教师应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强的习题,进行练习,好的试卷不仅符合考试内容改革方向,而且能突出对能力的考察,既辅助了学生掌握知识重点、难点,有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归纳的能力,择例要精。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达到温故知新。择例时要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大纲和教材课标要求,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点,其有“范例”作用;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选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选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2)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教师应在“精讲”上下工夫,通过“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等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课堂复习中要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做题。要针对复习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地选择练习题: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专向训练;摆脱题海,努力提高做题效率;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取得好成绩。(3)要改变学生的复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要重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应用,学会学习 5、重视探究实验过程方法 生物学是——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不仅能加深对有关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还可以学以致用,初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 要重视生物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力,如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操作及探究过程等,对课本中要求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不能用录象代替学生动手,不能用演示代替学生实验,更不能用讲实验代替学生做实验。考试中的实验题就暴露出了对实验重视不够,科学探究和实验技能差。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问题错误仍然较多,充分暴露出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在期中考试中,试验探究题得分率51%,丢分最多的一个题。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银边天竺葵”代替普通天竺葵,并设计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放置黑暗处24小时,第二步光下照射几小时,第三步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第四步清水漂洗叶片,第五步滴加碘液,观察变化。(提示: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含有叶绿体,表现为白色) 试题分析: (1)同用普通天竺葵作实验相比,此设计缺少什么步骤:用黑纸把叶片局部上下遮盖(学生错答对照实验)。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会(填“会”或“不会”)学生错填不会。 (2)滴加碘液并冲洗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发现叶片边缘 不变色 (学生错答变篮、发蓝等),其他部分 变蓝色 (学生错答发黄、较浅等)。此现象说明: 叶绿体 (学生错答光、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淀粉 (学生错答氧气、水等)。 再如题:小丽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遇到了下列问题,请帮她解决: (1)实验室的光线不足,她应该使用凹面(学生错答凸、目)镜和 大 光圈,从而使视野更加明亮。 (2)为了能找到各种血细胞,要先转动 粗 准焦螺旋,再转动 细 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3)在视野内,她看到的最多的细胞是 红细胞 (学生错答细胞壁等),它呈现两面凹的 圆饼 (学生错答中间凸、圆、饼等)状。视野中最大的细胞是 白细胞 (学生错答血小板等),但数量少。反映出生物实验教学的簿弱。应引起各位教师的重视。 要重视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如何观察现象、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分析实验现象等方面加强训练。尤其要引导学生弄清各实验步骤为什么这样设计及操作,不按这样步骤操作会出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讨论实验现象,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要及时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得出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分析处理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实验结论,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要充分安排好结业年级的教学和复习计划,准确把握生物学业考试的要求,认真研究新试题,平时试题的选择要注意体现课改要求,体现《课标》的要求。要上好每一节复习课。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要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初中生物课的复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勤于钻研,打开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所教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做到精讲精练,从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定能完成考试的复习工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