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鲁迅作品适合中学生读?

厚渺酥3508
2013-10-12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08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2549万
展开全部
上学期末,一所重点中学高二语文考试,也选用了一篇新近论鲁迅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分析,其中最后一题是:第二段末尾所说“鲁迅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和苍凉”指的是什么?同学们大多能答出,因为文章里面已经写明:“对鲁迅稍有不恭之词,即视为‘颠覆’,群起‘捍卫’,指斥‘贬损’,在打碎‘铁屋子’的呼声中,鲁迅自己被不同的力量铸就成了一个不许碰一个指头的‘铁屋子’,这正是鲁迅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和苍凉。” 我从事语文教学30多年,每学期都讲授鲁迅作品。我认为,中学语文界分析鲁迅作品,评价鲁迅佳作,分寸掌握得相当好。我们很好地揭示了鲁迅作品的意义,让学生从鲁迅作品中认识鲁迅,从心里感到他的伟大,而从来没有把鲁迅“神化”。然而,社会上或学术界对鲁迅的一些批判很容易影响青年学生,使他们不喜欢鲁迅作品,并且影响部分教师和教材的编者。有些学生和老师说鲁迅喜欢骂人,但他们举的例子就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和《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此外,拿出来的证据就是报纸上和杂志上的批评鲁迅的文章,但那里面缺少的还是例证。现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和《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已经从全国所有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删除,《为了忘却的纪念》在上海教材中也消失了,有人甚至还想将《<呐喊>自序》也删掉。与此同时,梁实秋的散文在校园里开始吃香了。有些语文老师说:“梁实秋的散文很美,鲁迅的文章太冷,太严肃。” 是的,梁实秋的有些散文写得确实很美,中学生课外读读也可以。但是,应当坦率地指出,鲁迅的作品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要远远超出梁实秋。是的,鲁迅的部分文章从表面看似乎“太冷”“太严肃”,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尤其要教育我们的后代不能忘记历史。鲁迅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是严酷的、不平的,存在着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这是客观存在。鲁迅是敢于正视现实,敢于正视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作家,他的作品无情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抗争,揭示了形形色色的毒瘤和痈疽,当然也揭示了国民的弱点,以便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的作品在冷峻之中蕴藏着满腔的热情,蕴藏着人生的哲理。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阅读鲁迅作品对他们的成长和成熟意义实在重大。郁达夫在鲁迅逝世时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敬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新中国的诞生几乎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认识了鲁迅,并引以自豪。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究竟应当如何对待鲁迅作品?怎样才能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鲁迅?我认为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和讨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