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后练习 详细�0�3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后练习 袁永忠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417000) 摘要:声乐教学,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 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 动听。如何指导学生课后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一 个重要环节。声乐的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老师课堂知识和提高技能 的重要手段。然而大部分学生离开老师后,由于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 练习习惯,课后练习迭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后练习包括有声练习与无 声练习。无声练习是有效地培养喉器及周围可供助振的部位,形成倒 漏斗式基音管形及发音歌唱的一种科学的方法,无声练习适合各种程 度的学生,是课后练习的重点。 关键词:课后练习;有声练习:无声练习 声乐教学,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 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 听。声乐教学分为二大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指导学生课后 练习,两者都影响着教学效率的高低。课堂教学,有老师的示范 和严格要求,唱得不对老师会及时纠正,所以学生会用正确的方 法去唱,也就越唱越顺。而学生的声乐学习,课堂教学的时间非 常有限,大部分时间都是靠自己在课后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 十年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所强调的都是调动学习的主 观能动性,抓好课后练习这个环节。因此课后练习直接关系到声 乐教学的成功与否,谁指导学生掌握了课后练习的方法,谁的教 学成功就快,谁指导学生在课后练习滋生的毛病越少,谁的教学 水平就越高。 一、声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有声练习与无 声练习相结合,特别注重无声练习 声乐的发声训练是将歌唱发声有关的部位调节成最佳状态, 使它们协调、配合发出最美好的声音的特殊的练习。有声练习, 是指声带振动的发声训练。当一个初学或者是还没有完全掌握正 确的发声方法的学生,在琴房练声或者是唱歌时,连续唱二十至 四卜分钟,就会感到嗓子非常疲劳。而初级程度的学生要想在较 短的时间(本科四年)里,在声乐上要有很大的突破,每天只练 有限的有声练习足不可能实现的。但如果在有声练习的同时,辅 以无声练习,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无声练习是有效地培养喉器及周围可供助振的部位,形成 倒漏斗式基音管形及发音歌唱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它是一种声 带不振动的发声练习,它是相对于有声练习来说的,有些无声练 习也会有一些声音,但不是声带发出的声音。比方说在练习气息 的时候,气流会发出很小的声音,所以只要不是声带发出声音的 练习,我们都把它叫做无声练习。无声练习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受 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不伤害嗓音的情况下,经过长期的反复练 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发声状态。 对于程度比较高的学生,课后练习采取有声练习与无声练习 相结合,进步比较快。而对于程度较浅,或者是存在较大毛病的 学生,重点是无声练习,因为无声练习能解决学生在有声练习中 解决不了的毛病,基本上不会让他在课后去反复、去巩固他原来 存在的毛病。 如:喉音。喉音是歌唱中最常见的一种毛病。演唱者自己 听起来很亮、很悦耳。而实际的效果是声音发闷、缺乏色彩,而 且还会造成吐字不清晰。它的形成是由于歌唱者片面追求音量, 歌唱时失去呼吸的支持,造成喉部紧缩,肌肉紧张,用力挤压舌 根造成的。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程志在《歌唱的方法》中说: 解决喉音最好的办法就是伸出舌头唱。喉音形成的时间越久,就 越难改,光是有声练习,唱久了很费嗓,有时还会损伤声带,因 此,要想在根本上解决喉音,必须在课后经常做伸舌头的无声练 己06 习,只有经过千百次的反复练习,才能纠正舌跟紧的习惯,养成 歌唱发声时舌头放松并略为向前的习惯,好的习惯一形成,毛病 就会迎刃而解。 声乐学习不能走弯路,如果每次上课都是沿着正确的方向, 进步就快,如果反反复复地在改毛病,那么进步就慢。 无声练习分为三大类。 (一)协调各发声器官的练习。如张嘴、伸舌头、放松下颌 骨,抬软腭。具体练习的方法是:像打哈欠一样,提笑肌自然地 张嘴,松开下颌骨,向外伸舌头的同时,像打呼噜一样吸气的同 时抬软腭。打哈欠、提笑肌、张嘴、伸舌头、打呼噜、吸气、抬 软腭,这七个动作要非常连贯自然,像一个动作,简称“像打哈 欠~样张嘴打呼噜”,打哈欠有利于打开喉咙,提笑肌张嘴,抬 软腭,伸舌头松下颌骨,有利于打开口咽腔和鼻咽腔,形成一个 打开的连贯的发声通道,这个练习能够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 (二)提高呼吸控制的能力。“狗喘气”、“抽泣”等。 “狗喘气”或戏曲界所称“蛤蠛气”有利于建立正确的歌唱发声 生理状态。具体的做法是:将嘴张开式半打哈欠,面带微笑,口 腔内舌面凹下成直沟,口腔与咽腔将形成较大的共鸣空间,此时 的会厌一定是竖直地立于喉咙的开口处,而关键的喉头必然是自 然松驰地落在较低的位置上。此时身体站定,小腹提气,这提气 要下丹田提气,然后完全用横膈膜的办法、跳动的办法来给气进 进出出。整个就是腹部、上腹有一点跳动,别的部位都放松。如 果在有呼吸支持的运动过程中能持续保持口腔和喉头的状态,就 能完全符合正确的歌唱发声生理状态。“抽泣”讲的是一个练习 气息的方法。一吸一顿,快速地吸、呼,以吸为主,这个练习特 别能加强横膈膜的灵活性,气息灵活了,声音自然会有弹性,只 有让每个音都搭在气息上,声音才能够唱得圆润、连贯、自然。 (三)简单的形体表演动作的练习。 歌唱艺术首先当然是以歌声来表现感情的。但是如果有了感 人动听的声音形象,再辅以优美大方的形体动作,那演唱就会更 加完美,表现力大大加强。因此课后练习站立的姿势、简单的芭 蕾手位,是很有必要的。 二、声乐教师对学生的课后练习要布置合适的声乐 曲目,并且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可以说,声乐曲目的选定是体现声乐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方 面。合适的声乐曲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充分挖掘 学生课后练习的潜能,促进学生声乐水平的提高。不合适的声乐 曲目则取得的效果正好相反。选择合适的声乐曲目,必须遵循两 条原则。 (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主要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嗓音条件、演唱风格、最佳演唱音区、最擅长唱的母音、声 部特点等来选择曲目。 (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歌曲有深浅、难易之分, 歌唱学习的成效几乎都体现在歌曲的演唱之中。发声技术练习 都是在一定的音域范围内活动,歌曲应与发声练习的音域发展相 适应,音域是歌曲程度的重要标志,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 进程循序渐进地选择相应程度的歌曲。以男高音为例,在大一 时,可以选用《摇篮曲》、《我爱我的台湾岛》、《故乡的小 路》、《我亲爱的》、《月之故乡》等。大二时,可以选择《嘎 额丽泰》、《天涯望月》、《高高太子山》、《教我如何不想 他》、 《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等,大三时,可以选用《祖国慈祥 的母亲》、 《我的祖国妈妈》、 《长城永在我心上》、《大江东 去》、 《理想佳人》、《请别忘了我》、 《在银色的月光下》 等。大四时,可以选用《思乡曲》、 《这就是我的祖国》、 《小万方数据
艺术起于精微 赵立世 (河北省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050000) 在戏曲艺术发展琳琅满目的历史画卷里,有多少光辉的艺 术彤象,他们韵味浓郁、各放异彩的声腔使人心醉神驰,玩味不 尽,以致超越时宅,,“为流传:他们出神入化、性格万1二的精湛 表演被奉为经典圭臬而放射着久远的艺术魅力。历史实践表明, 在他们艺术生命的全部辉煌里都有着一条共同的创作精魂在闪 光,这就是“艺术起于精微”。 艺术创造永远是感性的、形象的,“传神者必以形”。而 “形”只有通过创作技巧实现从精神到物质的飞跃,才能诞生。 “对丁演员来说,技巧现体的E跃,既是物质的,义是精神的; 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既是属丁.形式美的,又是属于精神美 的;不仅是体现艺术美的,也足体现生活美的:不仪足主观内蕴 的,也是客观外化的:ifii且,这飞跃不仅是受内容支配的,义是 反作用于内容。” 有一段时闸,我虽然也刻符练功,认真表演,但总觉得难以 超出一般化的水甲,尽管有时也赢得了一些掌声,却没有真正打 动观众,使他们对我的表演爱之弥深,念念不忘。经过长期的舞 台实践和学习深造,更是在无数成功和失败的演出经验中,经过 认真反思和理论学习,我才逐渐体会到了“艺术起于精微”的道 理。这“精微”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威力正是一个演员 在自己的艺术形象和唱、念、做、打扮每1点上,由深刻的体验 而精心创造出来的“美的细节”,使整个表演迸发出强烈的艺术 魅力, 美的细节首先在演员的造型艺术上闪光。“美是一眼就使 人悦目、愉快、满足的东西”(康德语)。戏曲的“扮”直接塑 造形象,是表演的起点,不但是出场的第一眼,而且在整个演出 中都始终直观地影响着形象的气质和演员的表演,历来的戏曲表 演艺术家无不十分珍这个起点,终生不懈、精益求精地爱护着自 己美的艺术造型。戏曲造型的美在于它的化妆、造造金邮是写意 化的,无论生、旦、净、丑的化妆造型都是通过精美的图案、色 彩、放大、夸张、变形和美化来实现人物的精神本质。这种写意 美的精魄就在于精微。例如戏曲脸谱,是戏曲表演源于生活而把 人物性格鲜明外化的重要艺术语言。由于它有着严谨的格式规范 和绘画程式,净行演员人人会画。而它的艺术生命力,并不在于 传承中的“依样画葫芦”,而是萌发精微的细节创造。 美的细节同样在演员的声腔艺术创造中强烈闪耀着生命的 光辉。从戏曲化“吐字”的五音、四声、尖团、喷口、力度、反 切、快吐、慢吐、归韵、收声,到创造“韵味”的剧种旋律、行 当音色、音符群、语言滑动、立音、虚实喉阻音等,每个细节都 决定着演员声腔的艺术生命力。这些细节在技巧锻炼上是一切戏 曲演员必须刻苦磨练的基本功,而在创作实践里它们都可以因不 同演员不同的体验创造而大放异彩。“喉阻音”,就是基本生命 力最活跃的一个美的细节。 当前�9�9 个时间的结尾构成一个时间的开端时,节奏便产生 了。众所周知,人的每一种激情,每一种心境、每一种体验都有 自己的节奏。在我们牛存的每‘瞬间,都又…种相适应的节奏伴 随着。生活节奏是+条贯穿整个人类的线索,人类生活在无所不 包而有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都是多层次而富有节奏的。节奏是艺术的机能一个生命的形式也 是‘种运动的形式,如果你在车轮的边缘上涂上一滴色彩,当车 轮飞速转动的时候,这时你看到的便不再足一滴色彩,而是一个 彩色的光环,这个光环形式就是一个纯粹的动态形式。生命的形 式也是如此。一节奏是生命的机能谈到节奏,游人会立刻想到速 度,以为速度的含义就是节奏的意义。其实不然,速度只是指快 慢的程度,而节奏不仪仪足以快慢而论,它还包括高低起伏、抑 扬顿挫、一张一驰的变化。但速度与节奏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速度里蕴藏着节奏,节奏也离不开速度,只是节奏必速度更加立 体化。节奏不同丁.速度,有时节奏松而速度快,节奏紧而速度 慢。但二者又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时相辅相成,有时则相反 相成。你可以从横向纵向,以及多种角度去理解节奏。因此,节 奏并不是单一的速度快慢的问题,也并非单独存在,或是单独的 手法,而其中的意义时非常厂。泛的,而H变化无常,甚至让你捉 摸不透。 我们民族的古典美学指出:“比极工而后能写意”。极工, 就是细节的精微。在当前形势下,戏曲演员必须有艺术观的高度 自觉,艺术创作才自.灵魂照亮,在各种纷繁复杂的艺术思潮的冲 击中,心明眼亮地献身丁.自己的艺术事业。使自己所塑造的艺术 形象因唱、念、做、打、扮全面迸发出精微细节的生命光辉而感 人至深、光彩夺目,久远地活在人们心里,永葆青春,使民族的 精神文化得到真正的发扬,使戏曲在多向性的现代审美中做出自 己独有的美的贡献。 这就是“艺术起于精微”这个美学原理给每个戏曲演员的深 刻启迪。 夜曲》、《故乡》、《日月之恋》等。这些曲目仅供参考具体还 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而定。 总之,曲目的选择在音域上要留有余地,难易程度适当。太 简单能力得不到锻炼,太难则容易唱出毛病,甚至坏嗓。 曲目选定后,声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后做好课前的准备工 作。 (一)做好案头工作 首先,要对曲l;;j进行分析研究,熟悉曲谱和歌词,了解歌曲 的内容和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语言的韵味。如果是外国歌曲,必须 对歌曲所在国的人文、地理及作者的创作风格有一个概要的研究 和了解。要弄清原文词语的含义和语言重心,对爵像资料进行观摩 欣赏,反复琢磨,做到语言的准确和清晰。选曲时要了解它的创作 背景、剧情、风格特征,了解刷中角色的性格特征,找出全曲的 难点,确定换气u,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和演唱的整体设计。‘“ (■)选择最佳演唱效果的凋式进行视唱 在练唱较难的声乐作品时,可以先降低难度,选择自己最 轻松地调去视唱,等完全熟练以后,再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原调 演唱,这样可以解决较难的作品,而且不易养成毛病。练唱时要 注意感情充沛,情绪饱满。唱熟以后要找一些不同歌唱家演唱的 资料,精心研究,找出他们在处理上有些什么差别,学习借鉴他 们的演唱精华,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 准。 (三)熟悉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是音乐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经典作品中很 多艺术家的歌曲都是声乐旋律与钢琴伴奏浑然一体的,我们再现 这些作品时,都必须与钢琴伴奏进行合作,因为钢琴伴奏能够使 演唱者的演唱锦上添花,琴声伴着歌声如影相随,交相辉映这样 的配合是非常美妙的艺术创作。因此在音乐伴奏中,钢琴伴奏是 配合歌唱成功完成作品的关键,对于创造完美的艺术境界起到与 演唱者同样重要的作用。9 综上所述,指导学生的课后练习是声乐教师教学内容的一 部分,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培养高水平的声乐人 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希单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视,如有写得不妥之 处,请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①余开基.《高考声乐强化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 ②孙慧.《山东文学》.201)8年第8期 己口7万方数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