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福田?
展开全部
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皆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正法念处经》、《大方便佛报恩经》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父母为三界内的最胜福田。《大智度论》云:受恭敬的佛法僧等,称为敬田;受报答的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受怜悯的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在历史岁月中,善良的人们总是通过某种途径,到达幸福的目的。那漫长的探索中,有幸遇上了佛法,有缘亲近善人知识,逐渐了解到,欲求幸福,必须“种福田”。“种福田”是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首当其中提出来的。它跨越地域,家族,宗族社会的民间公益事业,于修桥补路,放生护生,念经普渡等在灾荒或战乱年代,各寺院道场的僧人,普遍实施,救困扶危,以广“种福田”利益社会,造福人类,普渡众生,证“无生忍”。福田是比喻。“田”含有长生和收获的意思;“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佛,僧,父母师长,悲苦者)即可收获功德福报。“种福田”的思想理论依据是有其历史考证的。《佛说诸德福田经》释迦牟尼佛号召:“广施七法”。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阔;二者果园浴池,诸术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坚固船,济度人民;五者安桥梁过度赢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敦煌壁画中有两幅仅有的《福田经变》,可以让我们有缘对“广施七法”获得直观而形象的认识。《认识经变》就是在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佛教在社会公益事中的所作所为,也是不可多得的理论文献和历史依据。佛在《大智论》把福田分为二种:一,以受恭敬之佛法僧为对象的“敬田”;二,以受怜悯之贫,病者对象的“悲田”。还有“三福田”(慧田,敬田,恩田)“八福田”“看病福田”等多种,但都不出悲敬二大福田。佛在《像法决疑经》中说:“我于经中处处说布施。欲令出家众修慈悲心,布施贫苦,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都即是敬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老乃至蚊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这种强调救助悲苦众生的悲田思想,就是佛教慈善救济的“种福田”的理论指导依据。隋唐时期的“天尽藏院”,唐朝的“悲田养病坊”武则天女王,于长安年间(701-704)令全国设立“慧田院”(种福田)以收容孤儿及孤老,施予安养和治疗。武宗的“会昌发难”之时仍未废止。宋朝改为“福田院”,宋徽宗又改为“居养院”。所以说医院的起源与佛教密切有关,不是没有道理的。元朝又改为“解典库”。佛教特有的“斋会”就是赈灾救济(布施方式) - 不分道俗,贫富平等,设斋施食法会,由寺院或斋主承担全部费用。佛教徒一直是历史中扶贫济因的急先锋。南北朝时期,有位名叫法进的和尚,舍身救饥,以至感动官方,而达到朝野上下赈饥的目的。隋末兵慌马乱之际,东都洛阳,沙门法素,不忍城中百姓饥饿想望,变卖一金佛像换米赈灾。唐朝的昙选法师在兴国寺前,煮米施粥亲手周济贫饥。四川成都开照寺的鉴源和尚,施千人食,分与饥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饶州僧绍禧,行者智修煮粥,共瞻五万一千三百六十五人。另有僧法传,行者共聚三万八千五百一十六人。四人分别被朝廷召令赐紫金衣及度牒。佛教的慈善事业,促进了中国相应的经济组织和制度的发展。寺院在“陶铸圣凡,养育才器......教化之所出”。历史上如范仲淹,吕蒙正,韩亿,李若谷,王安石等名儒,在寺院苦读,一举成名为千古之名流。千百年来,佛教徒秉承佛陀教诲,本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济世精神和情怀,为社会为人群奉献着慈悲之心而广“种福田”。民国二十八年(1939)上海佛教同仁会,前后五年,得免费吃粥的贫民总数达千余万人。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国家实施赈灾福利事业特别重视,其范围之广,人数之多,超越历史上任何时代。佛教徒又是首当其中,虚云和尚为抗日阵亡解放战争等阵亡的战士,念经施食法会超度。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赈灾前线,不分种族和国界,中国政府和人民都给予无私的援助,佛教界又是起在前面,例如印度洋海啸之时,中国的佛教徒捐款最多,最及时,佛教徒是爱国爱教,知恩报恩,“与时俱进”,未辱佛陀种福田的光荣使命。种福田正是佛教慈悲观念,善恶报应思想及其延伸出来的福田思想,时代在前进,挑战和机遇并存,要种的福田很多,必须牵一点而动全身。从点滴做起,先从心中之“福田”,处处都能福田种,处处都可种福田。行,住,坐,卧,处处要广结善缘,广种福田“不问收获,只管耕耘”,日月有穷,虚空无尽,自他俱利,福德无量。
有一回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却对佛陀说:「我耕田种谷,所以有饭吃;你不耕田种谷,何以要饭吃?」佛陀说:「我也耕田种谷,我是在所有的众生心中种田,播下善种子,善根会发芽茁壮;而你布施给我,就象是在种福德田,当我度众生时,你的供养便在其中。」有些人为求五福临门而求神拜佛,认为三妻四妾、儿孙满堂、华厦百间、良田千亩就是福;其实如果有福而不惜福,只是享福挥霍,这是浪费自己的福报,福享尽就没了。从佛教的观点,对福报有四种态度:惜福、知福、培福及种福。知足常乐,称为知福;需要的东西够用就好,不浪费,这是惜福;福报不足的人继续培福;没有福报的人努力种福。
福少的人,虽然自己拥有的资源少,但也能造福。布施一毛钱,随喜一句美言、一句关爱的话、一个同情的安慰,都是在造福;所以即使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多说感恩、感谢的话,这也是种福田;看到别人做好事心生欢喜,心里没有忌妒,也是种福田。因此,种福田不在于钱多钱少,有钱没钱,有势没势,力量大力量小,凡是能给人方便、给人无畏、给人安慰,都是在种福田。
一般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都是凭自己的资本、头脑、双手、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以及身分的人际关系获得的,所以应该是自己的福报,没有理由要和别人分享;他们认为所拥有的是凭自己本领赚的,别人没有本领是活该。会有这样想法的人,多半不知培福、种福,一旦福报享尽,便是无福的人,所以有「富贵不过三代」之说。有力量的人,应该藉此来照顾他人,照顾一个也好,照顾两个也好,除了被照顾的人会感谢你,你也会因此得到福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我们出生以后,不论付出的是智慧或劳力,其实都极为有限,所拥有的知能、福报,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创造的,是属于同时代中的大家所促成的,所以有福的人,应该分享给大家,而不是自己独享,这才称为真有福报。如果能体认到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其实都是社会大众所共有的,自己是在为大众管理财富资源,在管理阶段应该要让大家得到福利,这就是种植福田。
有些企业家被员工骂、被员工斗,老板们觉得员工很可恶、忘恩负义,养他们还被欺负,这其实是双方面的问题。员工可能得寸进尺,不顾老板的经营成本;老板也要自我检讨,是不是对员工太过苛刻,给的福利太少。懂得经营的老板,会厚待员工;体贴老板的员工,会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身为老板的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替大家在做管理,要和员工同甘共苦、共患难,有了盈余则要和员工利益同享;而员工跟经营者之间,也要有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体认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道理。劳资双方能同甘共苦,为整体社会做出奉献,这就是合作来种福田的方式。
今天的社会,除了特殊地区的特殊状况,多半的人都还没到三餐不继的地步;所以在知福、惜福的过程中,更要懂得培福及种福。将每月所得做妥善的分配,经营者在不影响营运的范围内,应该要将一部分财力作为慈善公益之用;一般大众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原则之下,应该积极投入种福培福的活动,那就是最快乐的事了。
收获是由播种而来,我们想要在人生中拥有福报,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并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三界中最胜之福田。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的教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生存技能的培养,都来自师长的教育。国土恩也是我们要铭记在心的,因为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众生恩,世间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都要知恩报恩。我们不仅对人类要怀有感恩之心,对哺育我们的自然也要心怀感恩。一个心怀感恩的人,看到太阳升起时会有感激之心;听到鸟儿鸣叫时会有欣喜之情。否则就会忽略这一切的存在,更不会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护。
其次是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所付出的爱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种子。这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同时也能使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升华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即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这里主要指佛、法、僧三宝。因为有佛陀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有佛法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有僧团作为我们修行的依怙,我们才能在生死流转中获得真实的依靠和解脱的途径。因此,三宝对我们可谓恩同再造。我们应当以至诚的心礼敬三宝,有一分虔诚,就能获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