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既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且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何乐不为呢?因此,我们学校本学年开展了“学会欣赏与修改——有利于习作评论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经过一学年的实践,现在就如何指导学生欣赏与修改习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传统的作文教学之所以会形成“学生写、教师改”的单一局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教师总是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完全由教师独自“经营”。可效果却不尽人意,很多学生作文本发下去后看也不看就塞进书包,即使有看也只是看看评价等级。有的还养成了写作过程中把不会写的字空在那边或写错别字让老师修改,而不去主动查字典完成。这样老师的辛苦就徒劳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教师引导,指导方法
在培养学生欣赏与修改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学”“仿”“放”的方法。
(一)所谓“学”就是学习老师是如何评改作文的。为了让学生学习评改方法,第一篇习作我批改得特别详细。好词我统一用△标出,佳句我统一用~画出,而且旁边一定要写出好的理由。总评要针对每次的习作要求以肯定学生习作闪光点为主,用真诚的赏识评价语激励学生,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然后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阅读老师的批改。最后总结出欣赏与修改的方法:一读(读懂习作内容)、二找(找出好词佳句,写出欣赏理由)、三思(根据本次习作要求,想想有哪些不够的地方)、四评(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学的习作)、五改(用相应的修改符号删、换、补、调,使文章更美)。
(二)所谓“仿”就是根据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模仿,这一阶段大概要指导两到三篇习作,“仿”分为如下步骤:
1、佳作共赏
佳作共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遣词造句的水平。这也是学生修改文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评改习作前先找一篇与本次习作相关的佳作,引领学生共同赏析。我的做法是:
首先初读佳作,大致了解内容。其次再读佳作,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的。如写人:(1)写什么人?(2)写他(她)什么特点?(3)列举的事例是否典型?真实?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列举的事例是否能突出人物的特点?最后品读佳作,找出闪光点。如写人的:1、人物外貌描写有何特色?2、选择的事例是否新颖?是否有说服力? 3、叙述时,若写的两件事,是怎样注意事与事之间的衔接的。4、反映人物的特点时是怎样用人物自身的言行来为人物特点说话的。5、开头、结尾是怎样相互照应的等等。
2、自读自评
这一环节,首先根据习作要求,概括出自评要求,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难忘的“第一次”》,自评要求是: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有真情实感,书写规范、整洁。然后根据自评要求自由朗读习作,最后在题目右边写上评价等级,并把自我评价语写在习作后面。(要写出自评两字)
3、互评互改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自评后,我让他们交换评改。实践证明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一定要明确互评要求,互评要求一般是:
①、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画出,好词用△标出,并在旁边写出理由。
②、圈出文中的错别字,错用标点的地方,用笔划出。
③、发现有语病的句子作上标记,并加以改正。
④、对语句特色、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⑤、参照自评等级,在题目右边标上你的建议等级,在自评后面写上你的评语。(要写明互评)
这一环节还要注意的是学生好、中、差要搭配好,在修改过程中,让后进生在参与修改中受到影响,得到提高。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水平。
通过互评互改,不但可以让学生发现作文中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素质。
4、老师评改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批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老师永远是评改作文的主导者。在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后,我会把学生的作文本收起来,进行认真的批阅。此时的评阅,我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更高要求评价学生的作文;二是判断另一学生给这篇文章的评价是否恰当。
5、自我再改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经过以上多个环节的修改后,最后还得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斟酌,修改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