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和镇有什么区别吗?
1、大致来说镇规模大,人口多,非农业人口比率高、工商业发达。 现有标准: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在0.2万人以上,或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则乡改为镇。
2、乡更接近于农村,多称乡村,大多是农村户口,意即是农民为主;镇多称城镇,大多是非农户口,就是说以市民为主。
3、在特殊情况下,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如少数民族地区、小港口、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
扩展资料: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也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执行者。就当前而言,我国城乡基层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乡镇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一直在路上。先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指出,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要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方向,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效提升乡镇政府服务水平。
而今《意见》则明确了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擘画出了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路线图”。
财政收入有限,用钱地方很多,再怎么“节流”,一些乡镇政府也是负债严重。为了治理这一“顽疾”,《意见》对改进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提出要硬化乡镇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规范经费支出,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乡镇举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这有助于管好乡镇政府的“钱袋子”,有着极强的适用性。
千道理万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比如,《意见》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民生诉求”、“坚持统筹兼顾,实施分类指导”原则,如果落不到实处,改革效果与民众“获得感”就将大打折扣。
推而广之,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中,必须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区域特点,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推进。
主要区别:
1、人口数目
2、经济社会指标
乡和镇是同级行政单位。主要区别在于规模的不同,包括总人口、非农业人口街区规模、其他经济社会指标等。大致来说镇规模大,人口多,非农业人口比率高、工商业发达。 现有标准: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在0.2万人以上,或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则乡改为镇。
扩展资料:
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础环节,承担着管理辖区内乡村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乡镇政权处在国家行政管理的前沿阵地,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农村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桥头堡。
当前,乡镇政权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乡镇
1、人口区别。虽然管辖对象构成是一样,但是乡含的非农业人口比例很低,而镇的非农业人口比例较高,同时乡的人口数量远远是低于镇。
2、经济总量区别。乡的经济总量远远是低于镇,乡以农业为主,两者农业经济占比不一样;乡的农业经济占比远远高于镇;
3、地理位置区别。城镇,是城和镇相连;乡镇,是乡和镇相连;从这约定成俗的词组就能看出来。乡和镇虽然都是一个级别,都在一条板凳上坐着,但是能和城市打交道,镇就比乡要近一步。所以镇的经济也会也更好。
扩展资料:
“乡制”始建于西周,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乡镇作为国家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从理论上讲,应具有以下特征:保持行政地域的完整性、人口规模的适度性、管理层级的有序性、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职能定位的科学性、组织制度的规范性、政权名称的固定性。
“乡镇建制”经历了“乡官制”、“职役制”、“自治制”等多次变革。“乡官制”:就是乡治为官治,乡官是官。据史载,西周初年,大小国家和部落多至数百个,周王朝为了加强对乡里社会管理与控制,开始建立“乡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