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脱离实践的理论吗?
展开全部
在人们议论某种理论的价值时,经常听到“理论脱离实际”的判断。在图书馆界,这种责难性判断更是长期不绝于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那么来源于实践的理论何以又脱离了实践呢?“理论脱离实际”——这是“逻辑真”判断,还是“事实真”判断?对此,我却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说存在“理论脱离实际”,那么是否也存在“实际脱离理论”呢?如果都存在,为什么人们总是提及“理论脱离实际”而很少提及“实际脱离理论”呢?你能解释其中的原由么?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德勒兹有一段精彩表述:“实践是一个理论点和另一个理论点之间的中继站,反过来,也可以说理论是实践之间的中继站。没有一种理论的发展最终会不碰壁的,而实践则正是穿壁而过所必不可少的。”霍克海默在谈及自己的“批判理论”时指出,“理论并不是与实践隔绝的,(批判)理论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理论,倒不如说是政治实践的智力部分”。经常把“理论脱离实际”挂在嘴边的人们应该好好斟酌这两段话的深刻含义——理论“是实践之间的中继站”,是“实践的智力部分”,何以有脱离实践的理论呢?“理论脱离实际”的反题是:“理论符合于实际”。不难看出,这里的“符合于实际”,毋庸置疑地体现了现象主义逻辑(“理论”必须是“实际”的表象),是工具理性的逻辑,其言外之义就是拒斥价值理性思维。

2018-06-11 广告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使陆地表层的土壤和土壤母质等发生破坏、磨损、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地貌起伏不平、陡...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