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1]

丛曼冬pH
2013-10-13 · TA获得超过32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86万
展开全部
可学生的学习状态总是不尽人意:有的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讲;有的对待作业敷衍了事;有的学习态度比较被动,总是在老师的督促下才完成作业。我多次给学生讲识字、写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可是收效不大。如何让学生学习汉字而不感到枯燥乏味呢? 今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中的《我们怎样学习读和写》这篇文章后豁然开朗。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初入学的日子力读和写对于孩子变成那样困难、那样无趣而又恼人的事情,在通向知识的艰难道路上孩子又要遭遇那样多的失败,而这一切就是由于学习变成纯粹跟书本打交道的缘故”,“孩子应当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要教会他阅读和书写的时候,就应当让他置身与这种世界。而且,孩子在他上认识阶梯第一阶段时的感受如何,心境怎样,决定着她日后整个认识的(通向知识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生字、生词之前总是带着学生到词语的源头去“旅行”,让孩子们看到词语所表现的美的世界,从心底里感受到词语的乐音,感受词语的芳香,察觉他的细微差异。他认为:“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像听美妙的旋律那样聆听词语,要让词语美和词语表达的那部分世界的没能引起对字的兴趣,也就是对表达人的言语声音的那些花纹的兴趣。在孩子们还没有感受到词语的芳香、没有察觉他的细微差异之前就不能开始识字教学;如果教师教字,那就会使孩子陷入繁重的劳动。(孩子最后会挑起这副重担,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他认为读写教学在下面的条件下才会容易进行:这就是使识字对于孩子成为生活中鲜艳夺目、兴趣盎然、充满生动形象、声音和旋律的一部分。要孩子记住的,首先应当是有趣的。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孩子“牧场”这个词时就先带着孩子去“旅行”,让孩子看看“牧场”这个词的美和它的细腻色彩:远处是阳光灿烂的一片牧场。草地上有蝴蝶飞舞,蜜蜂在嗡嗡唱。远处的牛群像玩具一样。牧场看上去像一条淡绿色的河流……他在自己的画本上画起了牧场并在画上题词“牧场”孩子们也给画题了“牧场”一词。随后他们便读出了这个词。对大自然音乐的敏感性帮助了孩子们 去感受词的发音,生词很快便记住了。 反思自己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误区,总认为多读、多写就能牢牢记住生字,没有重视让学生充分感知生字所表达的那部分世界的美和细腻色彩,以至于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识记起来较困难,记忆效果差。有的甚至失去学习生字的兴趣,把识字、写字当成一种负担。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何让学子们做乐知者呢? 在以后的识字、写字的教学中,我时刻不忘记挖掘知识本身的趣味性。例如:在教“花”这个字时,首先让学生观察花池里的各种花,看看化的颜色,闻一闻花的香味,听一听蜜蜂的嗡嗡唱,再画一画。上课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那些花?什么样?香不香?再让学生把美丽的花而画出来。等学生充分感受到花的美丽与芳香时教学“花”这个字,学生不仅读得响亮动听,而且写得也很漂亮。在入教学“燕”时,先让学生观察燕子,感受燕子的活泼机灵,告诉学生燕子是益鸟,一年能吃很多害虫,让学生在对燕子充满喜爱时,学习“燕”字,同时借助燕子的尾巴,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记住了这个字。还有很多字都是这样认识的如:山、树、水、云、鱼、雾、河、湖、冰、草等。 为了增加识字、写字的趣味性,我还采用的以下几种有趣的形式: 做动作法。如教学“跑”、“跳”、“抓”、“笑”、“哭”、“举”、“伸”等表示动作的词,我会让学生做一座相应的动作,这满足了孩子爱动的天性,为他们的识字过程增添了乐趣。 猜谜语法。我特别留意收集字谜,或师生自编字谜,如:人在云上是“会”字;一人靠在树木旁,就是“休息”的“休”;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是个“日”字。这样做无形之中还启迪了孩子的智慧。 顺口溜法。有一些字笔画较多,编成顺口溜能轻而易举的记住。例如:“荒”字中间本是亡,多写一点变了样;亡、口、月、贝、凡,牌号顺序就是“赢”。此方法可便于学生记忆繁字的特点,避免了死记硬背。 比较法。如:桃---跳---逃;堤---提;体---休;晴---睛;级---极;线---钱。这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学习,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细微差别。 由于我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