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

鬤箛曝
2013-10-13 · TA获得超过89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10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699万
展开全部
这是我对诸葛亮的第一个问题。七擒七纵孟获之后,我觉得怎么也不宜在那时就急切北伐。败北东吴,损兵马不提,五虎上将所剩单单一个赵云,幼主不明事理,能平了南蛮,使蜀国内部安定下来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提失了荆州,那一块经济富庶战略地位又很重要的地方还没有收复,这时候紧跟着向北用兵,即使一开始能取得胜利,也肯定无法维持长久。勾践灭吴那一出里,吴王夫差放回勾践的时候,伍子胥就警示过,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后,吴其为沼乎。国力相差那么悬殊,尚且能够二十年之后彻底反扑,为何诸葛亮不愿意等到时机成熟再北图呢?早在隆中对里,他就提到,天下三分是大势所趋,一时间谁也灭不了谁,而保持鼎立的状态,对蜀是最为有利的。这一观点也被后来的实际情况无数次证明过了。要采取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他对历史时机、彼此实力对比,胜算大小心里都有一本清楚的账。凡此种种,都让我觉得,诸葛亮挥师北上,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与匡扶汉室、完成先王遗愿这类冠冕堂皇的名号是没有关系的。刘备一生演尽了一个人可以演的虚伪,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真的演了一辈子,因此仁义之名广传天下。但仆役眼中尚且无英雄,刘备的仁义真的是宅心仁厚还只是为笼络人心,常腔衫伴左右而又明察秋毫的诸葛亮岂能不知?在攻打敌军的时候,他使过无数次反间君臣的策略,而反间计若要使得成功,则首先必须对君臣彼此心理特点有很好的了解,知道面对同一件事情君主的忌讳、臣子的小心各在什么地方,才能进一步寻找敌军中可能的罅隙下手离间。而刘备的驭人之术,除了知人善任以外,就是对这种心理巧夺人工的加以利用,使下属如中吸星大法一般不由自主地甘效犬马。在这方面,俩人旗鼓相当棋逢对手,一个演仁主,一个扮贤臣,诸葛亮和刘备之间达成了一种君臣之间高层次的默契。刘备自知在兵法谋略上,他不如孔明,很多时候孔明战前调度,他未必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事情是在曹操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杨修猜到了他的真实想法他都心有不悦,何况是臣下的想法他却猜不透呢。更敏感的是这是涉及身家性命的用兵的想法。而诸葛亮亦知天下没几个主子愿意手下聪明得太过分,他的忠心即便日月可鉴,主子也难免不设防备。因此,刘备这样知遇的主子,且在关键之处能与他旗鼓相当,他自然也非常珍惜。在长远计划上,二人志同道合,因此千百年来也一直被视为明君贤臣的典范。这种君臣之间的默契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诸葛亮出山后刘备的实力是突飞猛进地增长。但不默契的时刻总会到来,举兵伐吴是其一,白帝城托孤是其二。蜀国的命运也就在这两个不默契的时刻,走向了盛极而衰。对兴兵伐吴一事,《三国演义》里写孔明的应对很简单,他自知“劝不动”了,又要避兄长之嫌,所以只是隐一边儿不随军罢了。但稍加推想,诸葛亮那时的心情一纳卜定不怎么好受。他辛苦拉扯起来的兵马,积攒的粮草,和努力维持的孙刘联盟,都因这一个完全出于意气的决断而岌岌可危。诸葛亮对刘备究竟有多少领兵才能心里本就有数,而刘备一向是对诸葛亮的意见几乎言听计从,现在诸葛亮的劝谏他都置之不理,临敌又怎不会一意孤行?连诸葛亮他都可以抛在一边,当他做出了七百里联营下寨的错误决定,即使那些将领有所疑虑,又怎敢直言提出?本无大才又拒绝纳谏,称帝后的骄狂与丧弟之痛交织一起足够冲垮理智的防线。纵然大军七十万,在这样一个领导者的手里,也难以功成班师。料事如神的军师对此焉能不察?诸葛亮对刘备伐吴的决断肯定难免失望,对他把自己撇一边一意孤行的做法难免心存不满,而对失败前景的预料,使他一向忧国忧民的心情只会更加强烈。但尽管如此,他仍然可以找到宽慰自己的理由:刘备此举是出于深厚结拜之情,虽然因小事而乱大谋对君王来说不可原谅,但从常人的角度观之亦可理解。至于损兵折将,更可待来日方长慢慢发展。伐吴一事,诸葛亮此时虽然难免心怀委屈,但还不至于影响他根本上对刘备的信任和忠诚。毕竟这种事情事出偶然,刘备不可能天天都死个二弟,他也就没脑子了这么一回。即使他是称帝后心境骄躁,但若没有丧弟之痛,他不会把事情真闹这么大。因为他虽然不如诸葛亮那般聪明,但到底也是明晓利害的人。军师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败会这么彻底,主子对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了巨大代价,代价大到刘备已经等不洞圆穗到来日方长重整旗鼓的机会了。而他当初提出的正确意见没能改变这一结局,相反却把君臣二人的高下之分赤裸裸地摆上了桌面。白帝城托孤的事情,在诸葛亮就不仅仅是失望委屈了,而是伤心。因为他发现原来他最终没能得到主公的信任。或许是从兵败到离世的时间太短,刘备来不及,亦没有精力痛定思痛,来不及再找机会重建他光辉无暇的君主形象了,只好出此下策,至少要确保诸葛亮以后不会作乱,却来不及想到他的对手并不是简单人物,而是一个谋略心机远在他上、怀有一个人臣可以怀有的最大抱负的神算子。他们君臣二人早已把潜台词等心理战玩得翻来覆去,很多话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究竟意指何物,而在外人看来或许完全是另一回事。当年曹操也只是一个无数次表明过要忠于皇帝的禁卫军头儿,但最后他依然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没有真干出来废帝自立的事情——这恰恰是曹操的高明之处——但皇室衰微的现实却是清楚明白的。刘备怎么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沦落成第二个献帝?而刘备一死,蜀国的情形与当时的东汉,又是多么相似!少主年幼,丞相大权独揽,加以诸葛亮的说好听是满腹锦囊妙计,说难听是一肚子奸计坏水——这取决于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敌是友了——如果诸葛亮想让后主不幸夭亡,想演出一副文物百官全蜀百姓跪求他称帝的样子,对他来说不是难事。诸葛亮为周瑜哭孝,刘备取代刘璋之位,不都是最好的先例么?诸葛亮若想取后主性命,完全可以干净漂亮不留痕迹,比如算准了哪里哪里会下雨哪里哪里下游就会涨水,而涨水呢是只有他知道的。于是少主去玩啦,他还能算准了给绳子来点机关,干燥时坚韧无比,抹点什么东西之后沾水就烂。少主死了还清楚明白地是死于自然意外。然后儒家那一套为这种事情圆场的说辞就是,君王不贤则下灾于民。于是他大贤诸葛亮取而代之还是顺应天道——所有种种,只要他不北伐,他完全可以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干脆利落地搞定。能想到这一层的已经不是简单人,作为一个君主对付一般臣下也就基本够用了,但刘备那一刻只能想到这一层,就有些遗憾了,他忘记了他在与谁对弈。他想用一句遗言就缚住一条卧龙,让他乖乖按自己的心意走,实在是大意了。自西汉建国到东汉衰微,皇权一直难以走出受其他力量左右甚至削弱的阴影。汉高祖大封刘姓藩王,到吕后专权,此后的外戚、宦官、党争始终不歇。自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刘备诸葛亮对此不会不知。刘备深知诸葛亮此生想要功德圆满名声远扬的想法并不下于他,他就想以此为诸葛亮软肋,把不该挑明的话挑明了:你可取而代之。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这话若不挑明,按一般人的做法,孔明就完全有条件成为曹操第二甚至更进一步,且名节圆满。但一旦挑明,人们心里就会留着这么件事情:诸葛亮只要愿意就可以取而代之——那一句临终遗言貌似赋予了这种行为以合法性,实际上却把它置于死地,使它绝无发生的可能。因为无论少帝死的时候多么看起来与他没关系,他都免不了被人猜疑,即便少主真的出于诸葛亮意外死了,他也必须访遍天下找个刘氏宗亲来当天子,相比当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诸葛亮更在乎自己的名节。所以此言一出,天下最不希望少主罹难的就是诸葛亮了。但同时,以他的济世之才加上少主的孱弱昏庸,天下最容易受人指摘的也是诸葛亮。刘备出的题也太刁钻了,既要你全力以赴,辅佐少主,这难免位极人臣,同时又给了众臣一柄高悬的道德利剑,直抵诸葛亮脖颈——若诸葛亮是曹操那样不在乎这些的人,那刘备说什么都没有用。所以刘备此一语,实在是紧紧揪住了诸葛亮的小辫子。这条小辫子的关系利害,至少在当时,只有他们二人心里清楚。道德利剑若使用得当,真的可以做到杀人不见血。而诸葛亮对刘备的这一番用心又如何不知?于是在外人看来刘备临死再以王位相赠来表现他礼贤下士、明君贤主的风范,抓住最后一次机会打造完美的人君形象,更以如此宽宏的一句话表达了对伐吴失策的愧疚和补救——他欠于诸葛亮么。但实际上却是一句严厉的警告,你休要做曹操第二。阿斗到底能不能被扶起来,他到底能不能完成他老爹的事业,刘备和诸葛亮心里都清楚的很。那时候刘备败走白帝城,他躺在病榻上的时候,想的已经不是一统中原的问题了——中原与他儿子,二者只能留一个。他刘备这样一个有驭人之才,又有壮志,又得人心所向的杰出领导尚且不能,他那愚钝的儿子又如何可以再兴大业呢?况且诸葛亮以犬马之心事他,他不敢保证诸葛亮仍会以臣子之心事他儿子。诸葛亮对此难道不知道?他即使当时在病危的主公面前心痛惋惜等等,过后稍一分析,也是清楚明了。尚在草庐中的时候,他就对天下大事的过去、现状和将来了如指掌了。诸葛亮这等人物,他行事必定会多方考虑,最后选择损失最小利益最大的那一条路。刘备演了一辈子戏,也给诸葛亮留下了巨大的压力。刘备的仁义越是让天下人赞叹拥戴,诸葛亮若负之,天下人的辱骂也就会越严重。那时候诸葛亮也是年届五十的人了,他也等不到后主有个聪明儿子可以继承大业,他再尽心辅佐完成统一中原的愿望。所以这样一一分析来,那时候的诸葛亮心情一定非常灰暗,有过一些心如枯木的时刻也是自然。他已然能够看到蜀国败亡的必然结局,他知道先王遗愿他也定然是完不成的了。这与他自比管仲乐毅的抱负相去甚远。更可怕的是,他甚至也能看到自己名节俱碎的下场。那时候的诸葛亮不异于一个已经端坐坟内的人,而他所唯一能做的,就是花最小的代价,让自己死的玉洁冰清,万古流芳。这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题目,失败是注定的,以他的丞相之位,道德利剑的刺痛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他聪明一世,不会甘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去了。于是,他选择了北伐。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回。若没有伐吴一事,若刘备诸葛亮身体都安好,都还有一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可图,那么诸葛亮振兴蜀国的策略应该大致是这样的:对外努力维持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基本上处于稳定的局面,视吴国为友邻而对曹魏则以防守为主,努力避免战火烧起。对内发展经济,壮大军队积攒粮草,同时保民养民。还有一项绝对不可忽视的政策,也是蜀国后来最终覆亡的根本症结所系的地方,即大力发展科教文事业。在乱世中,能成事者往往需要天下贤能归顺,而鼎立之势已成,在一段相对漫长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内,人才兴则霸业兴,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若仅寄希望于眼前这一代朝中文武,则政权必不可以长久。事实上,我们后来确实看到,诸葛亮毕生心血,最后交付的竟然是一个原本来自魏国的降将姜维。我不是说姜维不堪其托,而是叹息可怜蜀国天府,人才却如此匮乏。假使蜀国有人才济济,哪怕是臭皮匠济济,也可以同心戮力再继辉煌。只是这仅仅是假设罢了。这就是我疑惑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的原因所在。如何动用一国之力灭掉另一国,对像诸葛亮那样的人物而言,是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仓促挥师北进注定不能成功,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实现了“分久必合”的帝王是这么起来的。当年刘邦不满足偏安,挥师北图,霸业终成,但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帝国大厦已然颤巍欲覆的秦朝,祸已起萧蔷,秦政苛酷之后天下纷纷归心,而此刻蜀国面临的是一个比他们富庶、广阔、强大得多的魏国,且内部基本安稳,百姓们连年战乱后只渴望和平安定,除了个别的刘姓天子宗族或个别忠贞过人的士大夫外,大家对汉室中兴不中兴的并无当时对征伐无道秦那样强烈的愿望。因此,在自身力量尚未充实之前不北伐图自强才是既顺应民心,又大利于蜀的选择,也是蜀国要想成功问鼎中原的唯一道路。但满腹谋略,知晓轻重缓急的诸葛亮为什么不能像勾践一样“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呢?首先,假使蜀国自强的道路基本顺利,外避强敌内安四民,等二十年后,诸葛亮身体再好也难赴北伐大命了。他连出师未捷都谈不上了,很可能是不及出师身先死。如果他有能够明白他一番苦心的君王,能遇上一群和他一样有耐性知轻重的大臣,那他不怕自己的命运缺少一个光辉灿烂的结尾。况且,若大业终成,他也不愁没人歌颂他追念他。但他没有。若此时诸葛亮才是初出茅庐时的27岁,正值壮年,他完全可以外安边境内图休养。托孤时刘备已六十多了,若诸葛亮只有27岁,他比阿斗大不了多少,若阿斗天资愚钝——关键是幼年颠簸于战乱没有机会得到很好对教育,他还可以等阿斗的儿子,尽心教导,最终成为开国之相也完全可以。就算刘备半道崩殂,也不失为一条康庄大道。但不过是一番痴人说梦般的假设罢了。第二,就算诸葛亮受托孤时正值壮年,他生聚教训的做法也不会结出什么好果子。因为少主会长大,他不会一直甘愿对父相言听计从。诸葛亮的大权独揽的威仪会受人诟病,尤其是那些想通过向少主示好而获得升迁的钻营之徒。少主会被教唆,会牢牢记得老爹临终“可取而代之”的话,这话将成为一根让诸葛亮非常难受的棍子——这当然也是刘备目的所在。他用心良苦深谋远虑,会被人诟病怀有不臣之心,他不北伐,会被人骂安于挟天子之位,享受位极人臣的待遇,他若解释,可说出这番骂言的人根本不会听他解释。他难道不心忧不愤慨不孤独?小皇帝问他要权,他知道这权一给就落入奸人之手,蜀国休矣,可他不给,小皇帝朗声一问:莫非父相是想取而代之吗?——即便这话是别人教皇帝说的,他的一生经营忠贞不二的苦心却居于这样百口莫辩的尴尬境地,未免太叫人心酸。就算小皇帝不这样做,就像万历皇帝对待张居正一样君臣和谐,既器重又放心,可朝中大臣都像皇帝一样吗?诸葛亮又如何能保证他死后不会像张居正一样被鞭尸被灭九族?人心险恶,自古皆然。更关键的是,就算他忍辱负重奋力图强,可这么一来,北定中原的大业又如何可成呢?他兴建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否会被当作他的党翼被全数剿灭?诸葛亮对君权旁落所引发的大规模宫廷斗争、国事衰微的悲剧怎能没有清晰的预见?哪怕这旁落是落到了他,一个内心洁白无暇忠心不二的两朝老臣手里。人人渴望的权力,对此时的诸葛亮来说,却让他深深体会到了骑虎难下的滋味。既然北伐是失败,留在蜀中励精图治也不见得有好结果,那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是苦了那些白白牺牲的将士们。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北伐,北伐不利于蜀,不利于百姓,自然也不利于后主,那最终利于谁呢?显然,利于诸葛亮自己。他征战在外,国家事宜自然有朝中大臣辅佐少主,他虽然实际上大权独揽却不会让人很突出地觉得他权倾天下,他知道自己北伐必定无法功成班师,因此也不会有功高盖主、兵权大握使名节受指的可能。而北伐道路上必定是颠沛战乱,风吹日晒的,哪能与在朝中锦衣玉食相比,则显示他鞠躬尽瘁万死不辞。战事频频,则他可以有更多机会展示他运筹帷幄的补天之能,最终功败垂成,那也可以归于天意,非他诸葛亮才能不济。上方谷那场大雨,绝对不会出乎他意料。世界上不存在天意救魏的事情,诸葛亮玩了一辈子火攻,而火攻最忌雨水,他对此焉能不详?他能于冬月的西北风中算准一场东南风,风比雨的预测要难很多,他能算不到一场雨?而熊熊山谷之火,一点儿雨是不足浇灭的。非要火势雄壮才能显出他计策成功,但司马懿最终能活着走出上方谷,反过来可见雨势之大,浇灭那样一场大火没用很久时间。而雨势越大,则前兆越明显,诸葛亮岂会不察?这最关键的一次战役他岂会不使出换身解数确保万无一失?即使那一场大雨真的是天意所向,在诸葛亮计划之外,那魏兵经过火海浩劫,残余败兵抓到救命稻草时即使多么的内心振奋,体能上的损失焉能不计?而上方谷的葫芦口是安排了蜀将把手的,如果诸葛亮真的计划周全,要诛杀司马懿,司马懿无论如何不可能活着走出谷口。因此诸葛亮多半是故意挑取那样一个日子,成功地把司马懿逼入绝境,熊熊大火起来之后,对他而言,就是功成名就。到底最终结局如何,那对他已不重要了。天意所向,岂是凡人能够违抗。而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是尽心尽力报效先王又是什么?因此,在北伐这件事情上,诸葛亮貌似是鞠躬尽瘁效命后主的一代忠臣贤相的代表,其实他不过是借十年北伐此成就自己流芳万世之名罢了。对北伐一役的最终结果,他殒命于战场死而后已的落幕,在提兵的那一刻,他就了然于心了。剩下的,就是把自己能够做的尽力往好做罢了。因此他会打胜仗,会展奇谋,但最终逃不了无功而返的定数。我想,当坐于军中大帐,他看到一切都如自己预料到的那样发展的时候,这世上只有他自己一人明白他在做什么时候,会不会偶尔想起先帝的在天之灵,猜测这个工于心计、玩弄言辞的主上,看到自己把导致蜀国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伐吴之战换个地方一再演给他看的时候,内心作何感想。甚至或许在天上,刘备也看不透北伐这轰轰烈烈的壮举之下,诸葛亮内心的坚韧与绝望。白帝城时先帝取信于万民却独将诸葛亮置于不易的境地,他以为他便是胜者,却想不到诸葛亮采取这种类似于苦肉计的方式——他日渐老去的躯体常年奔波于军行之中——亦是取信于万民,而将蜀国大业更迅速地推向了覆亡的边缘:不管是王储还是贤相,都处于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他知道,他死后蜀国的灭亡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到那时,后主的命运再怎么凄惨,那都不是他诸葛亮的过错,他已然功成而退。他用十年北伐逃离了“取而代之”这话的沉重阴影与严厉警示,从某种意义上讲,亦报复了刘备给他的委屈失望与伤心,并成就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节。可他的全部所作所为却完全是谨遵先帝遗命,出师表文又是何等真挚恳切,以忠臣之心的无瑕外衣遮蔽了他用蜀国注定败亡的历史所向顺便沽名钓誉了一把。这可谓是诸葛亮一生中最艰辛也最深刻的“将计就计”了。可叹也可幸的是,究竟蜀臣没有一个能够看透他的用心。有时我同样不免作如是猜想,若有人真的以大利害劝阻丞相北伐之行,而非什么天象、爱惜身体这一类虫豸之论,我想,即便丞相表面上或许会发火动怒,甚至贬出境外,但内心或许反而能有一丝慰藉。毕竟千古知音最难觅。他的深谋远虑,在鼠目寸光的团队中,注定无法尽展其用。那就反过来,利用这些鼠目寸光来成就自己的流芳之名吧。甚至上方谷放走司马懿,是否也有一丝惺惺相惜的味道在里面呢?初掩卷,我深为“孔明生逢其主,不逢其时”一语感到遗憾乃至悲伤,我以为那就是说孔明北伐的天时不利,尤以上方谷一雨为极例。现在我想,不逢其时,说的是当他辅佐皇叔称帝于蜀的时候,并不是功业大成,而恰恰才是万里征程的开始。只是那时,他已壮年不再,纵然壮志犹存,才华满腹,却来不及把它们一一惠泽于天下苍生了。刘备之虚伪也好,仁义也罢,以诸葛亮的旷世奇才,天下也的确没有第二个人能给诸葛亮更好的舞台了。只是当他们的征程才刚刚起步的时候,这位与诸葛亮达成了几乎最完美的默契的君主,却匆匆殒命,将他们二人共同努力二十年的成果毁之大半,将他们共同的梦想,一袖带入坟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一个悲剧,却并非诸葛亮个人的悲剧,而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制度下士大夫与君王的微妙关系所注定的悲剧。而三国时期灿若群星的文才武略最终化为尘土,最终窃取神器的却是一群无才无贤的庸人,这却是时代的悲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