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
展开全部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意义不大、空洞、不实用、更不实惠,甚至产生思想政治课:“讲过去 的过时,讲现在的不真实,谈将来的不现实。”的错误看法。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理科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下边躺的抵触情绪是一大特色,造就教师上课也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低谷。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形成良性循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教师的知识水平,人格修养和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养成和主体性发展。因此,青年教师要教好思想政治课,首先要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功底。仅靠在校学习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系统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理论水平。此外,还应关心国家大事,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节拍,广收社边陲会信息,包括人们关注的一些热点,国内外重大时事。因为政治课的时政性强,大容量的时事背景材料必不可少。因此,课前的阅读和学习量必须充足,使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当中,旁征博引,即增强了理论观点的说服力,又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且青年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思路活,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容易打成一片,有较强的进取心。但也有劣势,如理论功底不扎实,急于求成,缺乏耐力,易情绪化,这就需要青年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打破沉闷的教学气氛,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幽默的语言,营造活泼气氛,这样就容易与学生寻求到共同的语言和感情联络,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导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如果学生学习有了兴趣这种内部动力,那么,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中就会体会到乐趣,虽苦犹乐;如果仅靠外部力量的推动,难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就是设置一个好的导入:“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上课,教师就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一个好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导课技能有:直接导入、衔接导入、悬念导入、典故导入等等。例如:我在讲“变态心理的自恋癖”时,讲了古希腊神话有关自恋癖的故事,故事说“那喀索斯是河神和仙女的儿子,美貌出众。女神厄科向他求爱,遭到拒绝,后幻化为回声女神。诸神因此对那喀索斯不满而对他进行惩罚,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成为水仙花神。那喀索斯不满而对他进行惩罚,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翠而死,成为水仙花神。那喀索斯后来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专用名词。”故事把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了。然后,我再把要讲的内容,如可能产生自恋癖的因素有那些?它主要有哪些表现?采用何种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等等问题让同学们各抒已见,最后我再总结。这样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了,效果也相当不错。
诚然,导课切忌死板,应灵活设计,堂堂出新,教出趣味,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避免产生厌倦情绪而分散注意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青年教师由于阅历少,经验不足,知识面狭窄,讲课时往往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照本宣科,次重点不突出,无视学生的反映,只停留在单纯的讲授上,很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硬性教学,结果讲者心烦,听者无趣,使教学变得毫无意义,渐渐地对这门课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自然教学效果就会很差,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端正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
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的教育家说过:"聪明的教育者,时常不是道理讲满,而是给教育对象提出思维空间,诱发教育对象以自己的灵气去补白。"实践告诉我们,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并不一定好,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心理、能力、兴趣等等的差异和反映,转变课堂 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打破无感情、大道理、大教条、沉闷的教学气氛,而应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弹性,留出一些时间,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老师积极引导、总结、完善和补充,真正发挥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一位外国的教育学者说:"我发现,中国的学生非常聪明,老师讲的课,一听就明白,从来就没有问题。"岂知,"没有问题"意味着潜在着更大的问题,说的就是中国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问题。
四、设计小结,升华主题。
课堂小结做得好,不仅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把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和知识深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例如:在讲"商品的价值量"一节时,可以做出这样的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影响着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必将吃亏。因此,个别商品生产者总要率先提高其个别劳动生产率,竞争推动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科技进步,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低,东西就越便宜。本框题内容,是第一课的重点和难点,与后边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的关系密切,因此一定要复习巩固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