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百度网友a8566ae2940
2013-10-13 · TA获得超过38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4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10万
展开全部
一、创设与生成并重,注重备课的双向性、灵活性一份好教案,对于上好一堂课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坚持创设与生成并重。首先,要求熟悉课本知识,清楚把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反映学生的认知、思想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常听到学生反映:“书本上我看懂了的老师讲,而且不厌其烦地讲,不懂的老师一带而过,结果还是不懂。”这种讲课就是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没有为学生着想。若教学过程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去设计,其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教无定法,教学要灵活机动,教学设计更是如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是一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教师的点拨、知识的引申都可能会生成新的知识,特别当前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获得知识,教师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做好准备,要多学习、多积累,尽量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其积极性。二、启发与讨论结合,增强课堂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问题情境设置出来后,可以灵活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赛”、“当回小老师”等等,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空间中学习一定会如鱼得水,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思想政治课能够采取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自在的讨论和归纳。启发、讨论式对话教学,这种方法可依据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问题,由学生先进行讨论思考,归纳概括,教师再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因势利导。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充分肯定其正确的观点,对片面的认识再引导其仔细看书分析,自己纠正错误,这就使学生有种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畅所欲言,才可以看见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思想在整个课堂洋溢。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老师不再做学生的“说教者”,而是做学生的“商谈者”,做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做学生学习教材的组织者、引导者。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是学好政治课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注意从学习思想政治课中引起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重要的动力,对于学生一开始就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启迪学生。如应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将那些引人入胜的寓言、诗歌、歇后语、音乐、谜语、漫画及备受关注的热点新闻等融入到教学中,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三、课堂与生活渗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思想政治课,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因为理论比较抽象、深奥,加之教师讲解空洞、枯燥,甚至干脆读书划书而缺乏生命活力,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富有活力的课堂,使广大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与现实生活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渗透与社会生活、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课外知识,就无法活化书本上的知识,就谈不上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也就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破解这一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政治教师要善于回归生活,立足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政治道理。二要关注国内国际形势。每天都在发生的国际国内时事,因为其新颖性而受到学生关注,更因为它蕴涵着丰富的政治道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要关注地方乡土材料。乡土材料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而且能引起学生共鸣,提高其积极性。四、改进教学评价,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关注差异,人人成材”的评价观注重运用多元、多维、全面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肯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地看、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如果教师抓住了师生交流的最佳契机,适时运用语言、表情等手段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就能使师生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为此,不仅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予以肯定,而且还应鼓励各类学生都大胆地发表自己对知识的见解,肯定每个观点中好的一面。这样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就会被挖掘出来,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树立和提高,长此以往,教师的这种期待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必定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此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和保持一颗“年青的心”,和学生经常交流,让学生更亲近你,是谓“亲其师,信其道”也。此外,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政治教学课堂,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材料,给政治课堂教学带来高效、逼真的学习环境。使枯燥抽象的政治学习内容变得富于趣味和吸引力,使政治课堂形式多元化,以此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自主性,使学生要学政治、爱学政治,最终学好政治。高中政治课教学应如何应对新课程下高考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试题呈现出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高中政治课教学应如何应对新课程下的第一届高考?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教学,浅谈观点如下:一、学习教改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在课程目标上,强调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的发展;在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己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与新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迅速更新教学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努力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如过去讲“社会保障制度”时,我们只是引导学生系统归纳出相关的知识要点,使学生被动接受。新课改后,同样讲这个问题,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某国企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原因陷入困境,为了生存,实行转制,把富余人员分离出去,部分下岗职工怨声载道。要求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应如何正确面对?这样的情境创设增强了学生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很自然地达成了对相关知识建构。二、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新的高考改革虽注重考查能力,但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尽管背景千变万化,设问的角度层次多样,但通过答案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些题目大多是命题专家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因而这种能力考查仍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更高要求基础之上的,要想取得理想成绩,必须注重基础,强化基本技能。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夯实基础,应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因而,在复习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宏观在胸”,构建网络要胸怀全局,构建全新的知识框架;其次要“中观成线”,在复习中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理论,以充实对学科基本思路的理解;再次要“微机在握”,学生做到准确、清楚、透彻地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做到运用自如。如讲“价值规律”涉及到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我设计了两个问题:①如何理解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之间关系?(引导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基础上,系统把握知识)②在理解价值规律的基础后,对我们今后从事经济活动有何启示?(使学生准确透彻理解基本内容,做到运用自如)2、培养提取和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新课程实施中,要求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考纲能力要求上也明确要求学生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针对文综试题设置的情景取材广泛,设问的角度灵活多变,因而一定要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对于习题处理,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设问的角度、层次、要素、抓住问题的关键词,然后根据对设问的分析结果把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其次要求学生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材料与知识的结合点,整理思路深入分析解决问题。三、倡导研究性学习,构建和谐探究课堂德国教育家洪堡曾说过:“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因而,这次新课程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教学设计中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新课改要求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相关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富有个性地发展自己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中,我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大致有创设问题,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三环节,它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种状态。例如:讲“树立正确消费观”时,我结合学生实际认识水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当前党和政府提出的要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如今努力扩大消费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不是矛盾?提倡艰苦奋斗是不是就认定学生穿用名牌属于奢侈的消费?然后引导学生就这一问题结合课本知识逐层探究,让学生提出具体看法,进行交流验证,把自己结论与别人进行交流,以求达成对这一问题全面认识和有效解决。这样,通过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等方式,激发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推动探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四、突出“一点两练”,提高分析探究能力1、“一点”即问题情境创设寻找高考考点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事热点的结合点。高考试题紧扣时代脉搏,突显时代特征。新课程也强调“政治课教学把理念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结合”,因此,在学生训练题目情景的设置选择中,教师要在深刻把握高考考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针对性强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又能提升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2、“两练”即课堂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自习精选最新模拟题进行限时训练。为避免大题量,长时间训练给学生带来的练习疲劳感,在课堂练习中我针对本节考点的重难点,精选近几年高考试题进行针对性练习。一方面,练习后让学生结合答案进行分析,特别关注答案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比较和反思自己解答过程中的知识盲点,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一些试题的条件,设问方式、答题范围转换,实现一题多解,老题新做。如在讲析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39题时,我依托材料设计了两个问题:①针对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政府的举措。②运用哲学常识观点分析材料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又训练了多角度思考分析能力。自习时间,结合当天教学内容,精选最新模拟试题,进行限时训练,由于题量不多,使学生能快乐训练,同时教师也能及时批阅试卷,了解学情。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高考命题将会继续突破传统的考查学生知识点记忆情况的做法,坚持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落脚点,通过考试来影响与引导教学,推进课程改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