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rpCQ75OL84
2013-10-13 · TA获得超过338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0万
展开全部
河南新安二高 刘海涛 一.在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仅仅把教育文本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而新课程标准更重视了学生独立的阅读文本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自己的体验,获得认识的再创造,从而在阅读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问题。本人从这些年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 1.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创见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宽容的心态,对文本要有自己的深入理解,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注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角度。学生的阅读既是一种以自己的个性去诠释作品的过程,又是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个性的过程。如在《陈情表》教学中,在讲到李密为奉养祖母辞官不做,肯定“孝”的同时,一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李密应弃小家,顾大家,为国效力,做出一番为国为民的大成就。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便有学生起来提出不同意见,从人情的角度肯定其孝。针对这一新情况,我并没有武断地抛出原有的结论,而是因势利导让观点对立的人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围绕着中华传统美德“忠”、“孝”,学生们展开了 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多次引导学生进行了类似的辩论、讨论、研讨课,如臧克家诗歌《老马》中的“老马”到底是什么形象,韩东《山民》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与殉情的真正原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的“人生如梦”包含了什么感慨;《祝福》中的祥林嫂究竟是谁害死的等。让学生的个性在与文本的碰撞中产生火花,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 2. 与学生对话,提高理解能力 尽管文艺鉴赏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学生的认 知能力有限,有时不免对文本产生一些误解或曲解。而教师参与的与学生、教材的对话回在相互交流的平台上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反思。如在教《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侯赢为什么自杀。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恐魏王怨恨而自杀;信陵君九死一生,侯先死以从,以死谢罪,以偿晋鄙。但这些观点有在同学们的讨论之中有理有据的被各个击破,难以成立。随后我把李贽的看法——“田光以死激荆轲而匕首发,侯生以死激朱亥而晋鄙椎”介绍给学生,学生经过思考后也予以反驳:朱亥此行任务只有一个“椎杀晋鄙”他心里是很明白的,若事不成,后果朱亥也很清楚。朱亥与晋鄙也没什么交情,所以他既不会丧失警惕也不会不忍下手。况且侯赢要自刎的一番话是对公子说的,朱亥知不知情还在两说。我灵机一动说,把这句话改为“侯生以死激信陵痛下决心”怎么样呢?学生这才点头称是。我又拿《赤壁之战》中孙权抗曹之议已决后,周瑜又见孙权分析操之兵力再坚定孙权抗曹之心为佐证来说明侯赢的良苦用心,同学们对这一问题在交流之中有了共识,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理解能力。 3.积累语言,读练结合 在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写下自己在读书时的感悟、心得,做好读书笔记在读练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其思想,完善其人格。 在诗歌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对一些诗歌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形诸于文,写诗歌鉴赏。象卞之琳的《断章》学生从中领悟到这种刹那的意境,体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获得精神的自由与超越。如在讲《我愿意是一条急流》时,我把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介绍给他们,让他们结合诗歌来谈裴多斐的爱情观,学生写出了裴多斐对爱情的忠贞 ,他崇高的奉献精神与为自由献身革命的精神,在思想上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陶冶了他们的思想情操。 在小说教学中,欣赏小说精彩的人物对话,巧妙的篇章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联系实际做一些改写、续写、评论,训练其想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如《项链》结尾戛然而止,学生对其结局作了合理的想象与发挥,让路瓦载仕途一路攀升,让玛蒂尔德做了贵夫人,并插入许多当今社会的元素,如绑票、假面舞会、人事制度改革、股市行情等,多数同学写得非常成功。还有对《陈奂生上城》的续写,学生根据对当代农民的了解,写出了陈奂生转变为新一代农民的历程,塑造了新的形象。对古典小说中大家所熟知的人物的评论也能各抒己见,自备一说,象《林黛玉进贾府》中对宝玉痴狂的理解,《失街亭》中对诸葛亮用人的见解,都联系现实写出了质量很高的杂文。 另外我还多次组织了诗歌朗诵会,又把一些对话体的文言文如《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等和一些剧本象《雷雨》、《茶馆》、《三块钱国币》让学生分角色饰演,培养了学生听、说、读、诵记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的辛勤劳动也酿出了丰硕成果,至今已有二十四篇文章见于各地市的报刊、作文杂志上。 在阅读教学中,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注重课内外的结合,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着创造的快乐,并不断的完善自我,今后将在让学生自主阅读发展个性、积极创造的路上继续探索,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二.精心设计 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开头要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置各种导语、引子,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可见精彩的开头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不断的探索,采用了下列可行的方法。 1. 巧设疑问 引人入胜 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投入思考,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有一种急切的渴望。如我在教《祭十二郎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学过两篇祭悼之文,即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着两篇文章都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韩愈为他默默无闻的侄儿写的祭文从哪个角度来写的呢?这样就会使学生很自然的去理解这篇祭文与其他的祭文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在讲《祝福》这一课时由于刚过完春节,开学不久,学生还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之中。我就因势利导:“大家在寒假过得怎样呢?”学生七嘴八舌很兴奋的谈起感受。我说:“春节在我国是最为隆重的节日,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大家想知道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小镇的新年有哪些特色吗?”很快便将学生引入《祝福》的气氛中了。又如在教《守财奴》一文时,我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出与本文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欧洲有四大吝啬鬼,夏洛克对带着金银珠宝跟基督青年罗兰德私奔的女儿恶毒的诅咒,泼留希金有万贯家产却把自己弄得象一个乞丐。阿巴贡的仆人的裤子烂到有碍观瞻的地步,他应付的办法是有客人来的时候仆人一律屁股贴墙站。你想知道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葛郎台有什么‘杰出’的表现吗?请看《守财奴》。”通过这些发问,水到渠成,让学生很自然的去阅读课文。 2. 渲染铺垫 发其情思 为让学生对所讲内容、人物形象有更新一层的认识,我经常在这一课的导语设置进行铺垫渲染,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文时,我先介绍了海子的生存状态:“海子一生多数时间在贫困中度过,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接着我说:‘但是他却真诚的祝愿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下面让我们学习这一首苦闷彷徨的海子创作的欢快明朗的作品吧!”这样学生读完这首诗歌后,对诗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我设置了这样的开头:“我们知道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风尘女子,她们地位卑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但又惠质兰心,聪明美丽,热情善良,坚定勇敢在心灵上是冰清玉洁的,如关汉卿笔下的朱帘秀,《桃花扇》中的李香君,陈寅恪笔下的柳如是等,她们的人格比有些名门公子、达官显贵高尚何止百倍、千倍。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样的一位奇女子,她就是冯梦龙笔下的一位光彩夺目的人物——杜十娘”。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审美的境界中。 3. 播放乐曲 渐入佳境 在引入正文前,根据文章内容配以合适的音乐,而使学生入境,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如在教《雨霖铃》时我先放了一遍《大约在冬季》这首歌,大家立即沉浸在那种“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的情境中。在教《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文时,我播放了一曲《三国演义》的片头曲,通过雄浑苍凉的歌声很快将学生引入“浪花淘尽英雄”的时代气氛中。在教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时,我播放了名曲《春江花月夜》,在学生沉醉在美妙的乐声中回味无穷时,我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讲授的内容,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4. 展示画面 点燃情感 “形象大于思维”,画面给学生的直观感受的作用有时大于语言,甚至震撼学生的心灵,而引发他们许多思考,激活其思维点燃其学习语文的激情。在学习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我先通过多媒体设计了一组画面,有沈从文的故居,湘西的老街,背着背篓赶往街中心的乡民,还有沱江上的吊脚楼碧绿的湘江水撑着竹筏在江上的渔翁等。在看这些画面时,我发现学生的眼睛亮了,充满了对这块土地的好奇,对那淳朴的民风,幽美的环境接近的强烈渴望。讲《失街亭》一课时,我先播放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失街亭》这一段。在剧中战火硝烟、飞扬的灰尘尚未散尽,猎猎战旗、隆隆鼓声犹在耳畔之际来处理这一课,学生兴趣盎然。在讲《孔雀东南飞》时,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最后几组镜头,通过梁祝双双化蝶的爱情悲剧,引入同样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使学生在接受故事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趣味,陶冶了心灵。 总之,通过灵活多变的课前安排,采取恰当的手段,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师生愉快合作,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因文施教 灵活多变 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达到好学乐学的目的,是每一位教师苦心孤诣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我不断改变授课方法,变中求新,以新颖的教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列入文言文教学中,有的逐字逐句由学生结合注释来读来译,有的只知其大意,把握重点词语, 有的学习其思想内容或对我们事业成功,工作上借鉴意义入手,有的干脆抛开传统的古文串讲,如讲《赤壁赋》一课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其气氛情景和苏轼儒道佛相糅和的思想.在其他类型的课程教学中,有的采用层层提出问题的方法,有的让学生通过阅读原著把握人物性格及关系.有的短文长教,大量引入新的信息如《冬天之美》、《黄鹂》、《灯》等.有的逐字逐句从头讲到尾如《灯下漫笔》、《祝福》等.有的一字不讲,完全通过学生自学如《过万重山漫想》、《内蒙仿古》等..有的采用比较法如诗歌教学中,对同一意想\同一风格的古典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总之,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叫法,每天都是以新的面孔面对学生,学生的情绪就会被大大的调动起来,与我的合作也很愉快.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内驱力,有了这种内驱力,语文学习这就会勤学苦学,就会达到”无处不是学语文的课堂,无时不再学语文”的境界了.从而形成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二00四年八月
汉开
2024-12-11 广告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辅导,我们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首先,评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其次,强化基础知识,通过系统讲解与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结合艺术生的学习特点,融入艺术元素,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还提供一对一或小班授课...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