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并报表的工作底稿 母公司当年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消 原理是什么啊
少数股东收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提取盈余公积
向股东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年末
这个分录的贷的部分不是很清楚 展开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抵消的是集团内部交易中未实现的损益或资产等。比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首先需要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
那么母公司会根据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同理,少数股东也会确认少数股东损益。而子公司根据实现的净利润进行利润分配时,会涉及盈余公积的提取、对所有者的分配等,这些都在利润分配科目的借方核算(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集团内部交易,站在集团角度,母公司并未真正产生投资收益,子公司也并未真正对外进行利润分配,所以需将母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项目进行抵消。因子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时在利润分配的借方反映,所以抵消分录中应贷记“提取盈余公积”等。
上面的抵消处理反映的是这样一个关系:期初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本期子公司实现的收益(包括母公司的收益和少数股东的收益)=子公司当年利润分配的金额+期末的未分配利润,其中母公司投资收益=子公司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母公司的持股比例。
扩展资料
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消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期计提的金额】-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本期分配的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 【从上笔抵消分录抄过来的金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分配
这笔分录是对 未分配利润-年末 如何抵销的一个说明
未分配利润-年末 是要是要抵销年初数, 本年增加/减少数 来完成的
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也是这样的,抵年初,抵本年
只是本年的项目比较多,有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
投资收益,权益法核算
借:长股
贷:投资收益
这个数是无效的,因为合并报表上,子公司收入费用都进来了,不用它核算了,所以它必须得抵销
实现的利润里面有一块就应该归 少数股东的,所以利润里面有一个少数股东损益
站在整体上,不会有提盈余公积,不会向所有者分配股利利润的问题 ,也得把它抵销
之前合并报表里有一笔抵销分录
借:股本——年初
——本年
资本公积——年初
——本年
盈余公积——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合并当期为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将上笔和你不理解的这一笔放在一起,就会看到, 未分配利润——年末 ,正好和上笔的未分配利润——年末,对冲了,就留下了未分配利润---- 年初数和本年数,所以这一笔分录是对 未分配利润-年末 如何抵销的一个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