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是什么?
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白杨”-M导弹
俄罗斯试射成功的新一代“白杨”-M多弹头导弹弹长为22.7米(弹体长17米),弹径为1.95米,射程达1.05万公里,每颗子弹头当量为数十万吨,具有抗核爆炸拦截能力。从发射试验看,由于导弹采用了大量最新技术成果,其总体性能大大超过“白杨家族”的其他导弹,其战斗性能比俄现有洲际导弹高出50%至1倍,命中精度高1~1.5倍,在世界同类导弹中也名列前茅。俄军方人士认为,这种导弹可以突破任何导弹防御系统。
速燃技术——插翅腾空飞行疾
“白杨”-M导弹是一种3级固体导弹。其第一级、第二级取自SS-20,但采用了大推力速燃发动机技术,第一级还安装了大直径新型速燃固体发动机,推进剂的装填量相当大。第三级是新研制的,采用了最先进的推进剂——复合推进剂丁羟加奥克托金。在结构设计上,该导弹还首次采用了3台巡航固体燃料发动机,使导弹的功率更加强大,具备助推段快速助推和机动助推的能力,能够在飞行初始段很快加速(比同样条件下的液体导弹加速时间缩短近一半),不仅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助推段工作时间,而且整个飞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比以前的战略导弹大大缩短。新型发动机技术还使“白杨”-M导弹能在大气层内实现关机,从而使天基红外探测器难以发现、监测和跟踪导弹的行踪,有如销声匿迹一般。这样,NMD就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跟踪和拦截。
变轨技术——飘忽不定常改道
导弹的机动变轨就是改变导弹基本上沿着不变弹道飞行的轨道,以有效突破敌防御系统的拦截。“白杨”-M导弹由于采用了新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其飞行弹道已不是普通的惯性弹道,在飞行过程中可机动滑翔,从而多次改变弹道高度。其弹头也具有特殊的弹道,反导系统难以发现和跟踪。在导弹的末助推推进与控制系统中,包括4个互通的燃气发生器。每个发生器有两个喷管,由燃气阀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打开或关闭,控制末助推级的飞行和弹头的释放。每个燃气发生器可由发动机按照预设的程序带动旋转,以改变控制力的方向,并实现机动变轨,从而提高导弹的反拦截性能。
分导技术——铺天弹雨威力大
分导式多弹头就是一枚导弹发射多个分别沿不同轨道飞行、瞄准不同目标的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就是一枚可以产生巨大杀伤效果的炸弹,即使这些弹头被击毁,也可以大大消耗拦截导弹的数量,从而使后续导弹得以突防。有关研究证明,当子弹头数为5~15时,导弹的突防概率趋近于1,就是说,拦截导弹将无从拦截。“白杨”-M导弹最初设计的是一种单弹头导弹,但在投掷重量和其他相关技术上留有改装为多弹头分导式导弹的接口。其目的就是在必要时,使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能成倍增加。即将装备部队的新一代“白杨”-M导弹就是这样一种可携带多枚弹头的分导式导弹——面对铺天盖地的来袭弹头,NMD是分身乏术,难有招架之力。
加固技术——坚不可摧抗核击
抗核加固技术就是在弹头表面包覆特殊材料,以防止拦截导弹的核辐射、电磁辐射;也可在导弹上采用硬度大的合成材料提高导弹抗击拦截导弹碰撞的能力。
为防止敌在NMD中使用核弹头进行拦截,“白杨”-M导弹弹头采用了多层壳体结构,不仅提高了弹头的结构强度,有效防止在非直接撞击条件下核爆炸效应对其产生的壳体熔化、烧毁、断裂等,还可以吸收、衰减和屏蔽核电磁脉冲等的辐射能量,使NMD很难对其进行拦截。“白杨”-M导弹对核爆炸的失效距离仅为500米,而世界上同类导弹弹头的失效距离为10公里,两者相差20倍!
另外,“白杨”-M导弹的控制系统还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使电磁脉冲干扰失效,使导弹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及飞行的安全与稳定性,有效规避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
俄罗斯试射成功的新一代“白杨”-M多弹头导弹弹长为22.7米(弹体长17米),弹径为1.95米,射程达1.05万公里,每颗子弹头当量为数十万吨,具有抗核爆炸拦截能力。从发射试验看,由于导弹采用了大量最新技术成果,其总体性能大大超过“白杨家族”的其他导弹,其战斗性能比俄现有洲际导弹高出50%至1倍,命中精度高1~1.5倍,在世界同类导弹中也名列前茅。俄军方人士认为,这种导弹可以突破任何导弹防御系统。
速燃技术——插翅腾空飞行疾
“白杨”-M导弹是一种3级固体导弹。其第一级、第二级取自SS-20,但采用了大推力速燃发动机技术,第一级还安装了大直径新型速燃固体发动机,推进剂的装填量相当大。第三级是新研制的,采用了最先进的推进剂——复合推进剂丁羟加奥克托金。在结构设计上,该导弹还首次采用了3台巡航固体燃料发动机,使导弹的功率更加强大,具备助推段快速助推和机动助推的能力,能够在飞行初始段很快加速(比同样条件下的液体导弹加速时间缩短近一半),不仅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助推段工作时间,而且整个飞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比以前的战略导弹大大缩短。新型发动机技术还使“白杨”-M导弹能在大气层内实现关机,从而使天基红外探测器难以发现、监测和跟踪导弹的行踪,有如销声匿迹一般。这样,NMD就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跟踪和拦截。
变轨技术——飘忽不定常改道
导弹的机动变轨就是改变导弹基本上沿着不变弹道飞行的轨道,以有效突破敌防御系统的拦截。“白杨”-M导弹由于采用了新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其飞行弹道已不是普通的惯性弹道,在飞行过程中可机动滑翔,从而多次改变弹道高度。其弹头也具有特殊的弹道,反导系统难以发现和跟踪。在导弹的末助推推进与控制系统中,包括4个互通的燃气发生器。每个发生器有两个喷管,由燃气阀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打开或关闭,控制末助推级的飞行和弹头的释放。每个燃气发生器可由发动机按照预设的程序带动旋转,以改变控制力的方向,并实现机动变轨,从而提高导弹的反拦截性能。
分导技术——铺天弹雨威力大
分导式多弹头就是一枚导弹发射多个分别沿不同轨道飞行、瞄准不同目标的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就是一枚可以产生巨大杀伤效果的炸弹,即使这些弹头被击毁,也可以大大消耗拦截导弹的数量,从而使后续导弹得以突防。有关研究证明,当子弹头数为5~15时,导弹的突防概率趋近于1,就是说,拦截导弹将无从拦截。“白杨”-M导弹最初设计的是一种单弹头导弹,但在投掷重量和其他相关技术上留有改装为多弹头分导式导弹的接口。其目的就是在必要时,使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能成倍增加。即将装备部队的新一代“白杨”-M导弹就是这样一种可携带多枚弹头的分导式导弹——面对铺天盖地的来袭弹头,NMD是分身乏术,难有招架之力。
加固技术——坚不可摧抗核击
抗核加固技术就是在弹头表面包覆特殊材料,以防止拦截导弹的核辐射、电磁辐射;也可在导弹上采用硬度大的合成材料提高导弹抗击拦截导弹碰撞的能力。
为防止敌在NMD中使用核弹头进行拦截,“白杨”-M导弹弹头采用了多层壳体结构,不仅提高了弹头的结构强度,有效防止在非直接撞击条件下核爆炸效应对其产生的壳体熔化、烧毁、断裂等,还可以吸收、衰减和屏蔽核电磁脉冲等的辐射能量,使NMD很难对其进行拦截。“白杨”-M导弹对核爆炸的失效距离仅为500米,而世界上同类导弹弹头的失效距离为10公里,两者相差20倍!
另外,“白杨”-M导弹的控制系统还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使电磁脉冲干扰失效,使导弹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及飞行的安全与稳定性,有效规避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
2013-10-13
展开全部
俄罗斯的导弹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3
展开全部
白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