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是吃橘子的季节,然而你有没有发现过这样一个情况,自己在外面精心挑选的橘子,但是回到家里面剥开来的时候,里面居然有蛆虫,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发生这样一种情况,一定会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惊讶,其实橘子里面是会有发生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在橘子还小的时候,已经有实蝇把卵产橘子表皮上面。然后随着橘子果实生长,这卵逐渐进入到橘子果实内部,在里面吸食果肉,这样也就慢慢长成了蛆。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这个橘子品质也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消费者看到橘子里面有蛆虫,这个心理上是不是感觉非常恶心呢?如果无意之间吃到了胃里,虽然胃里的强酸可以杀死幼虫,但是发现这种情况总会给人留下一些阴影。
所以说我们在挑选橘子时,还是要仔细辨别,相信很多消费者对于好品种橘子,也有大概的了解。如果橘子色泽闪亮,而且呈现深黄色,这些橘子品质是相当不错。另外我们要仔细观察橘子底部是不是有一些灰色的小圆圈,并且从侧面看,就是有长柄那一端,如果已经凹进去,这样的橘子适宜购买。特别应该值得注意,不要挑选那些底部不是小圆圈(母橘子),而是要选择小圆点(公橘子)的桔子,还有就是长柄那端是突出的桔子,因为这些橘子一般都是比较酸的。另外如果橘子过于成熟,或者过于青涩,碰到这样的橘子也是不适宜进行食用,而且也不宜购买。如果发现橘子皮发黑了,那就不要选择了,另外橘子瓣干瘪的也不要选。
蛆虫毕竟是生长于橘子果肉内部,所以说真的是防不胜防,我们只能在挑选橘子时加倍小心。
此外柑橘在受损后本身会分泌萜类、芳香油类物质封闭伤口,避免外界病菌的入侵。因此,如果拿到手的柑橘没有发生溃烂、霉变,那么证明其中果肉并未沾染可能的致病菌,因此,即使有活动的实蝇幼虫,误食后也不会因摄入病菌而危害人体健康。
在我国对柑橘产生危害的实蝇,较常见的有两种: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和柑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此外还有墨西哥实蝇等。事实上除了柑橘外,这些实蝇还能对其他十余种水果造成危害。实蝇在外观上和一般的苍蝇有所不同:胸部大部分为黑色,带有黄色条纹,腹部和胸部相连处较细,腹部主要呈橙黄色,圆而末端较尖。雌性实蝇的腹部末端具有一枚针状的产卵器,以此穿透柑橘的果皮,将卵产于果皮下。经数日孵化出幼虫后,就以果肉为食。生长至3龄后(即幼虫蜕皮2次后),便咬破果皮,落入地下化蛹,然后羽化为成虫,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约1个多月)。如果含有幼虫的柑橘被人购买,就会成为“有蛆虫的柑橘”。
2013-10-13
流言为什么会产生?若究其根源,这其中当然有相关部门信息蔽塞及透明度不够的隐疾。当然,蛆虫事件发生在农村,农村信息系统化建设一向比较落后,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同情。但若究其本质,我们的老百姓却都不能免责。橘子是多么廉价而常见的水果,超市、水果店、路边摊等随处可买,在流言还没散开的时候,大家不是吃橘子吃得不亦乐乎吗?也没见哪个消费者率先吃出蛆虫的呀?“谣言止于智者”,作为流言的受众和间接传播者,也作为橘子的消费者,广大市民为什么在听信流言之后才开始恐慌不吃橘子,而都不去相信自已的眼睛呢?“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证明,橘子不是不能吃,就是我们老百姓自已的可疑心作遂,才给了流言滋长的空间,而让人们不敢吃橘子的真凶也正是流言这个更为可怕的“蛆虫”!
诚然,最近几起食品安全事故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拷问。但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看到,在这几起食品安全事故之后,国家对于涉案人员的问责之严,对于涉及相关制度改革力度之大,包括废除免检制和建立相关安全举报系统,以从制度上和行动上保障食品安全,严厉打击违令不尊者,鼓励公众食品安全信心。作为国民,如若我们自已不率先拾起“吃”的信心,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这也生疑,那也生疑,人说有鬼就有鬼,人说有毒就有毒,今天是橘子有虫不能吃,明天就有可能是苹果或者其它什么食物受感染不能吃,那么,未来,我们还能吃什么呢?长期生活在食品有毒的阴影下,人人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食物,这样不仅仅容易给谣言制造滋生的空间,最后伤害的也不仅仅是商贩和果农,而是我们原本正常的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
橘子是很好的营养水果,据专业的医生讲,橘子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这可比花大价钱吃什么维生素类药丸要好得多。因此,不管是出于对果农和商贩的同情,还是出于身心健康的需要,就是本着尊重事实的态度,我们都有必要去相信自已的眼睛,相信吃橘子是没有危害的!想想,从10月初到流言散开这段时间,没人说市售橘子有蛆的时候,橘子于我们是多么漂亮而美味的水果!对于流言,理智的人,应该懂得去查找信息源头和相信自已的眼睛,随波逐流,以讹传讹,我们最终都会沦为流言的开道者!这岂不比没有橘子吃更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