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六岁还尿床,有什么解决方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你儿子是神经性尿频!要予以重视,正常的孩子,六岁不会经常尿床。当一个正常的孩子尿急时,让他憋个十来分钟不成问题,你儿子六岁了还尿床,是神经性尿频所致。
我这里有一个例子:七岁男孩小轩(化名)主要症状:憋不住尿,尿裤子,尿频。
小轩上小学二年级,很可爱的小男孩,功课很好,惟一的困扰就是尿尿太多。例如看场电影,中间去厕所五六回,去游泳,中间去厕所数回。去公园,见到厕所就去,但还是因为尿急,找人少地方随地尿了两回,可是尿量并不大。在学校的时候,每节课间都要上厕所,放学回家后情况更糟,甚至一二十分钟就要尿尿一次。但是当他玩电动游戏或是看卡通片的时候,尿频似乎就不会那么严重了。睡觉以后也很正常,不会尿床,甚至可以一觉睡到天亮。可是,最近他白天的尿频状况却越来越严重,爸爸妈妈只好带他去看泌尿科医生。当检查完小轩的腰背、脊椎、生殖器官以及验完尿液、照完X光之后,医生对小轩的爸爸妈妈说:“你们的孩子一切正常,但可能是患了精神性(心理性)尿频症!”
“尿频”是一个主观的症状,是指小便次数增多。膀胱囊壁由“逼尿肌”构成,主要有“储尿”和“排尿”两大功能。当逼尿肌收缩时,即表示在排尿。但大部分时间,囊壁都处在放松的状态,即在储存尿液。正常成人的膀胱容积约为400毫升,通常储存200毫升尿液就会有轻微尿意,但人们常会轻易忽略或忘记这种感觉,直到膀胱接近撑满时,尿意才会逐渐强烈。也就是说,正常成人每次的排尿量至少应有200毫升,而小便解300毫升算是很正常的情况。如果所处环境不允许如厕,即使是撑到400毫升以上也是可能的,此时才算是真正的“憋尿”。儿童的膀胱虽然较小,但和年龄、身高有关,故道理也相同。是否属于“尿频”,需根据“排尿次数”和“尿量多少”来决定,通常病因是精神性(心理性)尿频症:精神性尿频症的患者,其身体水分代谢和膀胱功能都很正常,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例如:神经质、性急、焦虑、强迫症、精神疾病等,使得患者频频如厕,但每次只能尿一点点。通常症状时好时坏,并且只有在忙碌、专心或睡着的时候,症状才会有所改善。所以这种类型的尿频症患者,调节心理要素,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主要的,并且应当保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尿频现象的发生
“妈妈,我又想尿尿了!”如果孩子总是想尿尿而尿量却又不多,这时爸爸妈妈们就要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是由于家长过度紧张、性急的个性,或是为了避免尿床而经常性地催促、提醒孩子去上厕所,从而导致孩子产生了一种叫“精神性尿频”的病。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心急,只要充分了解病因,训练孩子憋尿,孩子很快就能够痊愈。
发生原因:孩子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环境、暗示性语言等影响,其控制力、抗压力及表达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只要是受到轻微刺激,包括残尿对膀胱的刺激、不舒适的衣裤的摩擦、潺潺的水声、口哨声等都会令宝宝产生尿意。还有父母的习惯和人格特质对孩子的影响,如大人有尿频问题、父母过度强调“ 不能憋尿”、父母常紧张兮兮提示孩子“要不要尿尿”等,以及孩子承受着功课、家庭和人际关系诸多压力或是孩子具有性急、紧张的个性,这些都会造成儿童精神性尿频。
爸爸妈妈们一定会感到纳闷,憋尿不是不好吗,为什么还要教孩子进行“憋尿训练”?其实“憋尿”和“尿频”应根据尿量而定,只有把膀胱撑满 (400毫升以上)才算憋尿,至于二三百毫升,不过是膀胱正常的储尿过程,也是膀胱有效收缩所必需的。因为膀胱要胀到一个相当程度(200毫升以上),排尿才会有力,否则尿量过少(膀胱不够胀),反会造成排尿的细弱、无力和余尿感,并激发下一次尿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憋尿训练”就是要用“憋尿”来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储尿量,但要以不超过膀胱容量400毫升为原则。当然,“400毫升”是无法去测量的,所以爸爸妈妈们要通过观察孩子每次排尿的多少、尿液排出时的速度,来判定该让孩子憋尿到何种程度。憋尿训练是要借着把膀胱胀大来训练孩子的尿意感觉,进而训练孩子憋尿。根据医学上的研究,神经性尿频的孩子的膀胱,比正常孩子的膀胱小,膀胱积存的尿量不多,在膀胱未感压力的情况下是很难训练孩子忍耐的; 因为孩子一直都是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排尿。所以首要就是将这些孩子的膀胱训练回复成正常大小。经常想尿尿但膀胱内并没有多少尿,对这样孩子可进行憋尿训练,借着因膀胱有大量尿液所产生的强烈尿意来训练孩子的憋尿能力。憋尿训练的时间约需十五到二十天,程序为:回复膀胱正常大小,学习憋尿,延长憋尿时间,训练完成。用这个训练法,在一星期内学会憋尿,之后,憋尿的时间也可以延长,整个训练的方法如下,请做参考:请点击下面的“添加/查看意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