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眩晕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vnfm287
2013-10-14 · TA获得超过835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0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40万
展开全部
眩晕俗称头昏, 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症状。眩与晕又有所区别,晕仅是感到头脑昏沉,而眩则是在昏沉的基础上伴有身体及周围事务不断旋转的感觉。眩晕的本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自身空间位置或运动改变判断出现紊乱的主观感觉。提供人体自身空间位置或运动改变的信号主要来自三种不同来源的感觉系统,即视觉信号、前庭神经信号和颈部本体感觉信号。因而任何病因,只要影响其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感觉系统,均可引引起眩晕。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不少患者的眩晕与颈椎病有关,且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这类患者有些有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和相应的X线表现,但亦有不少头晕患者不符合常规颈椎病的表现,X线往往只显示曲度消失,但按颈椎病治疗手法治疗后头晕症状明显缓解,这提示可能有颈椎病有关,但是否将这类患者归为颈源性颈椎病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1 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退变的后期逐渐出现骨质增生、软组织肥厚,从两方面影响椎动脉:①横突孔周围的骨质增生造成横突孔狭窄。正常情况下,颈椎横突孔大于椎动脉外径,当周围增生的骨赘在横突孔上下面压迫横突孔面,直接压迫椎动脉时,多发生眩晕,而且当骨赘占据横突孔内的1/3时,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②椎动脉的前内方钩椎关节及后方的小关节骨质增生,可压迫椎动脉或活动时增生部分撞击椎动脉,当对侧椎动脉代偿不足时,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交感神经学说 1926年Barre首先报道了颈椎关节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可诱发眩晕、头痛、颈痛等症状,并命名为Barre—Lieou综合征。目前由颈交感神经丛受刺激而发生眩晕的机理有以下两种理论:系由于颈椎不稳、椎管狭窄等原因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紧张亢进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眩晕,而其中交感神经对血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出的化学递质与血管壁内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作用而实现的;也有学者认为异常的机械性刺激和炎症刺激影响了颈交感神经末梢,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颅内血管收缩引起短暂的脑缺血。 3颈髓损伤学说 3.1 颈部创伤  在临床工作中可见到有严重眩晕的病例行椎动脉造影,并无受压迹象。使旋转头部诱发眩晕后立即拍片,也未见椎动脉异常,但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或后路开门减压后,眩晕随即消失。因此,此类患者的眩晕并非由椎动脉受压所致。在椎间盘变性或突出后造成椎间隙变窄,后纵韧带和黄韧带松驰,以致颈椎椎间关节不稳,在颈部频繁的活动中,颈髓不断地受到碰撞或压迫,损害了颈髓中的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反向性地引起眩晕。 3.2 颈椎椎管狭窄 在颈椎退行性变较重的病例不仅有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骨赘形成,而且伴有后纵韧带或黄韧带增厚,造成颈椎椎管狭窄,以致颈髓腹背部均受挤压,特别是脊髓腹侧受压时,易使前索中的内侧纵束和前庭脊髓束直接受压,出现眩晕症状。报道颈椎椎管越狭窄,颈髓、颈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征愈明显。因此有学者为眩晕症状的产生大多不是由单一椎动脉受压所致,而是颈髓受压、韧带松弛、椎间关节不稳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4本体感觉学说 人体维持平衡主要依赖由前庭系统、视觉、本体觉组成的平衡三联,三种定位感觉之一受损,发出异常冲动均可引起眩晕。而本体感受器中,尤其由颈部的传入冲动与平衡关系最密切。颈本体觉信息来源于颈部的骨骼肌(肌梭)、肌腱(高尔基腱器)和关节(小关节感受器),颈项肌中富含高密度的肌梭,其分布密度高于其它骨骼肌,颈椎小关节的机械感受器也是脊柱中最丰富的。颈项部肌肉及小关节的损伤,使来自颈项肌、肌腱和小关节的颈本体觉信息的传入紊乱,错误的颈本体觉传入信息使中枢神经对前庭和视觉的信号分析产生错误,难以对自己的头部位置做出精确评估,产生主观眩晕的感觉。 5 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异常学说 颈性眩晕的发生除与上述因素相关外,尚与椎动脉本身病变及血流动力学等诸多因素相关。椎-基地动脉闭塞常发生在椎动脉起始处和近端,而后成卷发状向椎动脉远端扩展包绕于椎动脉,其主要病因是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使椎动脉管腔狭窄及管闭弹性减低,如若存在其它发病相关因素,更加重了椎-基地动脉的供血的不足,从而引起眩晕的发生。血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导致颈性眩晕的发作,其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因素有关:(1)在正常状态下,血管半径变化对于血流量具有极大的影响,但当椎动脉受骨赘挤压或粥样硬化及扭曲时,椎动脉代偿扩张受到限制,因此通过调节血管内径以来改善椎动脉血流量不大可能,此时可以说椎动脉血流量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粘度的变化,血粘度轻度升高,即可使椎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从而加重椎-基地动脉系统缺血。(2)血粘度的增高,直接影响脑组织的微循环灌注。血粘度增高以及毛细血管半径的增大,使缺血进一步加重,引起眩晕发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颈性眩晕不但与颈椎骨质增生(钩椎关节、上关节突、横突孔等处增生)、椎间盘退变变薄导致椎间隙狭窄、椎体移位、骨折或滑脱 、横突病变(发育不良或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移位等)、颈部软组织病变等有关,还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及颈本体觉紊乱有关。其他因素如肿瘤、锁骨下盗血综合征、胸廓上口综合征等皆可引起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的研究虽然在不断深入,但临床疗效却欠理想,随着本病的越来越年轻化,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做好预防是最有效的办法。而预防颈源性眩晕的最好方法是减缓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过程。凡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如会计、教师、文字工作者、电脑操作员,均应从年轻时开始避免长时间持续低头位工作,提倡工间作颈椎操或颈椎抗阻力运动,提倡科学用枕等。患有颈源性眩晕而处于缓解期者,则更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