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的8阿哥是因为什么当不上皇帝

寝室人告诉我说是因为八阿哥人缘太好了才当不了太子。。是这样子的嘛??那个理由就是宫锁心玉的剧情啊!!求好心人给解释!!... 寝室人告诉我说是因为八阿哥人缘太好了才当不了太子。。是这样子的嘛??那个理由就是宫锁心玉的剧情啊!!求好心人给解释!! 展开
 我来答
筱鸭娱乐
高能答主

2019-01-13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筱鸭娱乐
采纳数:995 获赞数:82614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8阿哥结党,并且势力太大,让康熙感到了威胁。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说要在诸阿哥中选择皇储,一定听从大家推举的建议。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进行。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

康熙生平最痛恨结党营私,并且当时他尚算壮年,看着朝中百官及八爷党的势力岂能不担忧自己的皇位,因此 这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里,心中大为不满。

他曾说:"二阿哥悖逆,屡失人心;胤禩则屡结人心,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也"。所以在众人举荐胤禩为皇位继承人之后,康熙不仅大怒,还下令圈禁胤禩,借此打击"八爷党"。

扩展资料:

八爷党失败的主要原因:

1、过早的暴露了自己集团的目标和实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八爷党做的不是渔翁。

2、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八爷党一直没有看清自己的真正对手是谁,也许是四爷太会伪装,四爷一直在康熙面前扮演着好儿子好兄长的角色,他把自己藏着太好,在二废太子之后才开始和八爷开始较量。

故宫博物院里保留了一幅画,叫《便装杀虎》。那便装躲在一旁看两只老虎打架,一只老虎死了,另一只老虎也筋疲力尽受伤了,这时他过去把另一只老虎一刀杀死。

到这儿,持续了20年的八爷党就这么完了,在历史舞台上没戏了,最后取得胜利的是四阿哥,即雍正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禩

匿名用户
2013-10-13
展开全部
清穿小说里的胤禩是“风流倜傥,衣袂飘飘,宛如镝仙”的美男子。真实的情况很难考证了,清代繁杂沉重的官服掩盖了人身的光线。康熙本人中等身材,脸上因出天花留下了几粒麻子。他的生母良妃是康熙从辛者库发现的美女,应该比那些靠娘家势力当选的妃子美艳。因此从遗传学上很难推断。^_^我们都愿意相信他是遗传的精品——美男子。康熙说他“柔奸成性”,而他在当时的皇亲贵胄文人臣子都有极好的口碑,一致赞他“八贤王”。想必胤禩是平易近人,而平易近人塞外外在前提就要求‘面部表情和缓’,那么我有理由说他是爱笑的美男子。当如Micky那样有着杏核儿眼儿的暗雅如兰的美男子,笑起来的时候倾国倾城。 但是“美”在那个不能换功名不能挣钱不能赚人气的年代,就大打折扣了。更何况皇帝的儿子培养的目标是如何成为明君贤臣,而不是诗酒风流的才子帅哥。所以说胤禩的悲剧是天生注定的,就像人出生时的胎记附着在身体上一般,永远褪不掉,褪掉了你也不是你了。 他不幸出生在宫里,不幸碰到一个全能冠军老爸,更不幸在这个母以子贵,子借母势的宫里投胎在一个低贱的婢女的肚子里。于是胤禩开始了因了母妃地位卑贱而布满艰辛的一生。 出身的影响对胤禩至关重要。他过早地从太监宫女的冷嘲热讽里学到隐忍不发,自强不息。他知道自己要什么没什么,没有太子的显赫身份,没有大阿哥不可小视的支持者明珠的帮助。没有十四阿哥生来的骄宠。母亲指望不上,父亲的爱大半给了国事,剩下的被众多的兄弟瓜分殆尽。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争取。 因了他练就了内外兼修的人格。开始了为第一步“被人赏识”做预备。被人赏识就要主动靠近,示好。他的笑也许真的是‘刻意为之’,而后便成了‘自然而然’。《瑶华》中说八爷笑得怎样怎样,非常合乎真正的人物内心。其实胤禩的“微笑策略”很成功。他成功地得到了父亲和臣子的喜爱和支持。只是这盛大繁华的表象背后有着太多的隐忧。父皇的慈爱背后是试探,兄弟的友爱背后是猜忌,臣子的恭敬背后是东张西望。第一次废太子之后,胤禩发现他的努力有了实现的可能性。许是压抑太久,笑的面部僵硬了。他决定‘不笑了’。他忘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张狂地行事给了为皇位防范任何人的康熙一个恶劣而清楚的印象。他在父亲那里是无论如何也取不到即位的诏书了。 我不提他后面的事迹了。只是为为人子的胤禩心酸。康熙骂他“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真是让我大惊,心里颇为良妃和胤禩不值。总之胤禩再也受不了这来自父亲的正面嘲讽,他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忽略的出身的伤口总是在他刚刚忘记时被人揭开。换个人也许真要‘弑父’了。 说道这里,很多人都感叹,他要是安心做个富贵闲人就好了。小说里雍正放过了他。那是不现实的,就算他一开始就没有争取什么也不行。虽然雍正不能迫害他致死但来自宫女太监背后的指指戳戳和皇亲权臣当面的轻视也会要他短命。顺便提一下欲望的问题。人的欲望不是一天成长起来的,最初胤禩也许不过是要在弱肉强食的兄弟们中间求得生存和最起码的尊重,有了初步的资本他便开始想要他和母亲的尊重和认可。而后才是乾清宫里的那把尊贵的椅子。小说里爱“粉饰太平”,把他的欲望说的要么是肮脏不堪要么是漂亮悲情,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生在帝王家,他天天面对的是钩心斗角,学的是玩弄权术。这些发自本心的欲望正是对一个皇子的最好注解。而胤禩更是天生的贵族,他选择的是一条积极的人生之路,虽败犹荣! 真是如此,人可以选择的有很多,但就是不能选择出身。出身决定了胤禩的性格,他的性格放在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下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说到胤稹对他如何如何。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那究竟是感情冷漠的兄弟又是政敌,迫害严重也能想到。还有他的婚姻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郭络罗氏。他的婚姻绝对是政治婚姻,当时16岁的胤禩根本出不起浪漫的资本。再说当时的人们可不时兴恋爱自由什么的,就是有爱也是婚后恋爱。小说里的她——瑶华初时为爱犹豫和后来的果敢都没有历史支持。历史上的她泼辣有余,漂亮不足,只是在胤禩被雍正加封和硕廉亲王的时候,面对来道贺的娘家人她说了一句,有什么兴奋的,还不知道哪天死呢。可以看出她也是一位政治女性。不过这话心里想想也就罢了怎么能说出来呢?她是性情豪爽不拘小节还是孤注一掷干脆求死? 他们的爱情是个谜。胤禩的真情更是个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沈嬿婉
2015-07-19 · TA获得超过9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1万
展开全部
首先八阿哥的生母出身辛者库,生母出身微贱,对儿子的前途肯定也是有影响的。有时候不仅仅是母凭子贵,也同样要子凭母贵的。

清穿小说里的胤禩是“风流倜傥,衣袂飘飘,宛如镝仙”的美男子。真实的情况很难考证了,清代繁杂沉重的官服掩盖了人身的光线。康熙本人中等身材,脸上因出天花留下了几粒麻子。他的生母良妃是康熙从辛者库发现的美女,应该比那些靠娘家势力当选的妃子美艳。因此从遗传学上很难推断。^_^我们都愿意相信他是遗传的精品——美男子。康熙说他“柔奸成性”,而他在当时的皇亲贵胄文人臣子都有极好的口碑,一致赞他“八贤王”。想必胤禩是平易近人,而平易近人塞外外在前提就要求‘面部表情和缓’,那么我有理由说他是爱笑的美男子。当如Micky那样有着杏核儿眼儿的暗雅如兰的美男子,笑起来的时候倾国倾城。 但是“美”在那个不能换功名不能挣钱不能赚人气的年代,就大打折扣了。更何况皇帝的儿子培养的目标是如何成为明君贤臣,而不是诗酒风流的才子帅哥。所以说胤禩的悲剧是天生注定的,就像人出生时的胎记附着在身体上一般,永远褪不掉,褪掉了你也不是你了。 他不幸出生在宫里,不幸碰到一个全能冠军老爸,更不幸在这个母以子贵,子借母势的宫里投胎在一个低贱的婢女的肚子里。于是胤禩开始了因了母妃地位卑贱而布满艰辛的一生。 出身的影响对胤禩至关重要。他过早地从太监宫女的冷嘲热讽里学到隐忍不发,自强不息。他知道自己要什么没什么,没有太子的显赫身份,没有大阿哥不可小视的支持者明珠的帮助。没有十四阿哥生来的骄宠。母亲指望不上,父亲的爱大半给了国事,剩下的被众多的兄弟瓜分殆尽。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争取。 因了他练就了内外兼修的人格。开始了为第一步“被人赏识”做预备。被人赏识就要主动靠近,示好。他的笑也许真的是‘刻意为之’,而后便成了‘自然而然’。《瑶华》中说八爷笑得怎样怎样,非常合乎真正的人物内心。其实胤禩的“微笑策略”很成功。他成功地得到了父亲和臣子的喜爱和支持。只是这盛大繁华的表象背后有着太多的隐忧。父皇的慈爱背后是试探,兄弟的友爱背后是猜忌,臣子的恭敬背后是东张西望。第一次废太子之后,胤禩发现他的努力有了实现的可能性。许是压抑太久,笑的面部僵硬了。他决定‘不笑了’。他忘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张狂地行事给了为皇位防范任何人的康熙一个恶劣而清楚的印象。他在父亲那里是无论如何也取不到即位的诏书了。 我不提他后面的事迹了。只是为为人子的胤禩心酸。康熙骂他“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真是让我大惊,心里颇为良妃和胤禩不值。总之胤禩再也受不了这来自父亲的正面嘲讽,他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忽略的出身的伤口总是在他刚刚忘记时被人揭开。换个人也许真要‘弑父’了。 说道这里,很多人都感叹,他要是安心做个富贵闲人就好了。小说里雍正放过了他。那是不现实的,就算他一开始就没有争取什么也不行。虽然雍正不能迫害他致死但来自宫女太监背后的指指戳戳和皇亲权臣当面的轻视也会要他短命。顺便提一下欲望的问题。人的欲望不是一天成长起来的,最初胤禩也许不过是要在弱肉强食的兄弟们中间求得生存和最起码的尊重,有了初步的资本他便开始想要他和母亲的尊重和认可。而后才是乾清宫里的那把尊贵的椅子。小说里爱“粉饰太平”,把他的欲望说的要么是肮脏不堪要么是漂亮悲情,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生在帝王家,他天天面对的是钩心斗角,学的是玩弄权术。这些发自本心的欲望正是对一个皇子的最好注解。而胤禩更是天生的贵族,他选择的是一条积极的人生之路,虽败犹荣! 真是如此,人可以选择的有很多,但就是不能选择出身。出身决定了胤禩的性格,他的性格放在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下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说到胤稹对他如何如何。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那究竟是感情冷漠的兄弟又是政敌,迫害严重也能想到。还有他的婚姻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郭络罗氏。他的婚姻绝对是政治婚姻,当时16岁的胤禩根本出不起浪漫的资本。再说当时的人们可不时兴恋爱自由什么的,就是有爱也是婚后恋爱。小说里的她——瑶华初时为爱犹豫和后来的果敢都没有历史支持。历史上的她泼辣有余,漂亮不足,只是在胤禩被雍正加封和硕廉亲王的时候,面对来道贺的娘家人她说了一句,有什么兴奋的,还不知道哪天死呢。可以看出她也是一位政治女性。不过这话心里想想也就罢了怎么能说出来呢?她是性情豪爽不拘小节还是孤注一掷干脆求死? 他们的爱情是个谜。胤禩的真情更是个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13
展开全部
废太子后,皇帝命大臣推荐太子合适人选,结果很多大臣都选了老八,康熙对结党营私甚为厌恶,以老八是辛者库贱婢所生为由回绝了,说白了就是康熙觉得老八的人望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势,而且他认为老八用仁爱收买人心而不是治天下
康熙于此期间,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逾数十日,康熙大概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言:“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无奈之下只得出尔反尔,谕曰:“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俗语说君无戏言,可向来圣明如斯的康熙作此掩耳盗铃之事,实为可笑,于胤禩则甚为可悯。纵得众人之心,却失帝皇一人,又有何用?而得众人心者,正是为康熙所惧者,恐于己帝位有碍。昏愦之念!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颜色殊不乐”,令其备感不安。而废太子胤礽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言下之意,可复立之。康熙帝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如此言语,满朝官员谁敢不从,唯诺诺是矣。康熙自己犹豫不决,忌惮老八。最后酿成诸子相残的惨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山东省飞飞
2015-08-08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山东省飞飞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采纳数:3905 获赞数:161848
给你不知道的历史..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康熙主要采用观圣孙的方法,康熙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所以在他不知道应该把皇位传给谁的时候,他就用了观圣孙的方法,看看他的孙子中哪个适合当皇帝,最终他选择了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所以他把皇位传给了雍正。而且八阿哥结党营私,为康熙所恶。

  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时,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母良妃卫氏 , 康熙自幼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 后署内务府总管事。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