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2013-10-13
展开全部
我们古代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有许多以显示我国传统文明的平等的“礼义称呼”。当然许多都含着“尊称”的意思。如“孔子”、“孟子”“老子”和“韩非子”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有超人的才德而受人这样“尊称”。孔子本名“丘”,孟子本名“轲”,“老子”则姓“李”名“聃”。他们都有学识,是不同学派读书人的先师,所以后人这样称呼他们,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后来对读书人一般的称呼就是在姓后面加个“生”字,“李生”“王生”的,这好象单指“青年男性”的读书人,老的就常常以“XX公”来“称”。至于女性,过去因为读书和读成书的很少,所以好象没有这方面的“专指”。可见,女子等级不高。除此,在日常交流中,人和人在称呼中也很是讲究。见面就“君”、“公”、“阁下”,还有“明公”“台兄”之类,这是碰面的双方;对没有见着面的并与对方有亲属关系的,则常用一个“令”字在前,如“令堂令尊”(对方的父母)、“令爱”(对方的女儿)、“令妹”(自然是对方的妹子)等等,这都是对别人的一种称谓,都表示的是“尊敬”。对自己呢,则是谦称。表示很谦逊的意思。我们常听说评书的开场就是“小子”(指自己)这样的话,他其实不“小”——谦虚而已。除这,还在用语中,常用“鄙”、“拙”、“贱”、“愚”称自己。其实这样称呼自己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拙愚”,只是表示一种“恭歉”罢了。这样的话说出来,会让对方和其他人感到这个人有修养,否则给人一种“大言不惭”的感觉。就这样,双方彼此一称呼,都感觉对方是“平易近人”的,就很好谈得拢,不然,就很是觉得别扭。这些称呼很不错,他解决了古代人们生活交往中遇到的许多关系问题。所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的国度,是非常推崇这个的。这些都是人们在平等关系下的“称呼”,虽然字眼上有些“不平等”,但人和人都是没有“不平”的感觉的。
所以“明公”在当时对一些军阀的尊称,一些小将领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的一种称呼,可以理解为贤能的主公,也可以理解为尊敬的主公。
所以“明公”在当时对一些军阀的尊称,一些小将领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的一种称呼,可以理解为贤能的主公,也可以理解为尊敬的主公。
2013-10-13
展开全部
有奉承的味道,明嘛,就是英明的意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3
展开全部
明公 这是个尊称 相当于现在的 "您"
这是对别人的称乎 对自己主公可不能这样称
这是对别人的称乎 对自己主公可不能这样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3
展开全部
军阀的尊称
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的一种称呼,
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的一种称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