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要把握三个原则:
1、及早教育
早教育比晚教育要好,5岁以前是比较好的时期。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养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孩子对于性别已有较清晰认识,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较早地让孩子知道一些性别知识,要比他们懂得了害羞,懂得了成人的忌讳之后,才去自己琢磨要好得多。
2、不能回避
面对孩子提出的两性方面的疑惑,家长务必正确引导和耐心解释,不要回避或者欺瞒孩子。孩子可能会问这些问题: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妈妈却坐着尿尿?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睡在一起,而我却要自己睡一个房间?等等。这是一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不应回避或闪烁其词,不要用“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来糊弄孩子,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3、要有平等观念
父母不能让小孩子从小就产生性别歧视,特别是对女孩的歧视。有少数重男轻女的家长,不喜欢女孩,使小孩从小就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种就是对男孩子的溺爱,这也是一种不平等思想。最新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里的男孩普遍受到母亲的宠爱,最容易倾向同性恋和娘娘腔。重男轻女、家庭条件优越等原因,都容易导致孩子在这一时期发生性别认知模糊的现象。
4、家长声音
这个也担忧,不可思议!这个时候,正是教育男女有别的好时机,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啦,她女儿这么说估计是某个重男轻女的人给她灌输男孩好的关系。我女儿小时候看她爸爸站着,她也说自己要站着上,后来我跟她说你是女孩,女孩是坐在马桶上的,她就知道啦!后来上了幼儿园,回家就说男孩子和爸爸一样是站着小便的,我们女孩子全部都是坐着小便的,说得很平常。
扩展资料
几岁开展最合适: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健康性教育时,性教育专家认为下面几方面的内容要注意:
1、合适的年龄
从理论上讲,男女的性别差异,特别是第一性征,在孩子青春发育之前解答没有问题,就目前社会文化的现状看,对于男女第一性征的差异,最好在5岁之前解答。性教育要相对超前一些,但不能脱离孩子的理解能力。
2、合适的方法
在孩子5岁之前,可以用父母的身体说话,但是5岁以后,采用图书、音像资料及其他方法比较合适。
3、合适的内容
孩子的性教育,每个年龄段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5岁前应该解决性别知识等简单的问题。青春发育前,要进行性生理的教育;青春发育时,要进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
总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要坚持自然、合适的原则,不能刻意为之,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儿童性教育
不回避性问题,直接回答。因为父母的回避和搪塞只会让孩子觉得这种事情见不得人,会觉得自己的好奇是一种耻辱。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会让孩子对生育和性爱产生恐惧。而一味的欺骗,还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所以性教育的第一步,是直接、认真地回答孩子的性问题。
父母的回答要保持一致。这也就要求不能欺骗,保持一致的最简单做法就是尊重事实。因为当孩子发现不同的人的回答大相径庭,甚至是相反的时候,孩子自己就会收到严重的误导,甚至是自己琢磨出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
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注意,这里讲的是回答,而不是教科书似的讲课。如果父母还是不知道如何做,那么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性启蒙书籍或者课程分享给孩子。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提出两性问题就是特别对性的兴趣,其实孩子也只是问问而已。而当父母总是回避的时候,才恰恰会让孩子对性产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
教孩子正确称呼所有的器官。注意是所有的。性器官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没有什么神秘的,孩子对此更加没有特殊的想法。往往都是父母对两性器官“顾左右而言他”,才让孩子对其产生了特殊的想法。家长要注意,第一不去胡编乱造称谓;第二不要去使用猥亵的称谓。因为正确的称呼和教导,会让孩子对性知识肃然起敬,给孩子一种科学的和正常的感受。
特殊情况可以只回答孩子部分问题,但是不能为了全部回答而说谎。比如,具体性行为的细节。孩子问多少,回答多少,而且针对年龄段去组织语言。比如可以说:“爸爸把精子放进了妈妈的身体里,小宝宝就形成了”父母千万不要去胡编乱造,当孩子自己发现父母在欺骗的时候,孩子自己会怎么想呢,相信父母自己也是能够体会出来的。
3岁左右的孩子便知道爸爸是男的,妈妈是女的,所以这个时候,不要给男孩子穿裙子。
4岁时,孩子会像观察小动物一样,观察生殖器官等部位。
5到8岁,一般还没有性意识,但是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去触摸别人的某些部位,也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私密部位。
9岁,孩子开始有性意识,对于一些有性刺激的画面避免让孩子看到,因为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儿童性教育绝不是简单的“防火教育”
实际上,对于中小学生的性教育,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就明确要求“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不过,无论是从教师的反馈,还是各地有关儿童性教育的报道来看,校园内的性教育似乎都成效不佳。
对此,在华中师范大学性学专家、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委会委员彭晓辉看来,儿童性教育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另一重要原因是家长和老师还“不懂性”。
“性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并不只是告诉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就行!”
孩子的性教育是一个广阔的概念,不仅要在幼儿期带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建立性别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更应该在后期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学会和异性正确相处,把性看作美好而非羞耻的事物。
看到电视里的亲热镜头,孩子会问“他们在干什么?”
一般我们都会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你就知道了”,然后迅速假装不经意的换台。但这种做法其实时堵住了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对亲密行为产生误解,长大会认为表达爱的亲吻和色情一样都是错误的,甚至会认为跟异性接触很恶心。
我们要诚实表达自己的感觉,建议不要掩饰自己的尴尬,因为孩子是可以"看穿"你假装出来的镇定的。我们可以直接跟孩子说“看到Ta们在电视里亲亲,妈妈/爸爸感党有点不好意思呢。”总之,诚实表达自己的感觉,也可以问问孩子,“是不是跟妈妈有一样的感觉?”
感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都是很好的感知者,相信孩子也会有这种感觉。接着,再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亲热拥抱是我们的私密行为,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是值得被尊重的。“
当孩子看到仅仅是拥抱、亲吻的镜头时,我们不必换频道,只要告诉孩子,这是一种爱的表现即可。一旦孩子看到的是带有色情、暴露至暴力的镜头时,此时,我们有义务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当下就要进行情境教育。比如别人侵犯了我们,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或者尽快向家人或可以信任的人寻求帮助。
又比如,看到过于裸露的画面,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告诉孩子这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能给别人看,也不能看别人的隐私部位。向别人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是非常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正如《遇见孩子,遇见未知的自己》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性教育的路还长着呢,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成为成长型父母,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