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草的有关资料
兰花草。。下雨能发出蓝颜色的光芒晚上会发出紫颜色的光据说找到这种草可保平安谁能提供与它有关的详细资料。。尤其是生长环境,生长地区...
兰花草。。下雨能发出蓝颜色的光芒 晚上会发出紫颜色的光据说找到这种草可保平安谁能提供与它有关的详细资料。。尤其是生长环境,生长地区
展开
推荐于2016-08-28
展开全部
兰花草,其本意为植物名,也称竹叶草、鸭跖草。兰花草还有另外三层意思:一是指专辑名《兰花草》;二是指诗歌名称;三是指辞赋家金学孟先生所用笔名:兰花草。另有一部电视剧,叫兰花草。 分布我国至朝鲜、日本、俄罗斯和北美洲。校园常见野草,生于阴湿处。
◆与兰花草 同属常见还有饭包草(C.benghalensisL.),主要区别是:多年生草本,苞片基部连合成漏斗状或风帽状,基部圆形或渐狭下延而成柄状;花瓣3片、蓝色、后方2片多少连合;子房3室,其中2室各具种子2粒,室背开裂,另一室不开裂,1粒种子。
◆与兰花草 同属常见还有饭包草(C.benghalensisL.),主要区别是:多年生草本,苞片基部连合成漏斗状或风帽状,基部圆形或渐狭下延而成柄状;花瓣3片、蓝色、后方2片多少连合;子房3室,其中2室各具种子2粒,室背开裂,另一室不开裂,1粒种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3
展开全部
兰花的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从热带、温带到高山寒冷地带都有原生兰科植物生K;从沼泽地到不毛的岩石地,从阴暗的深山老林到阳光明媚的草原地也都有兰科植物分布。尽管兰花的生长环境不同,习性有别,种类繁多,但是,作为兰科植物却有其共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特征是:国兰文化 第一,兰花种子出芽时都只有1片子叶。
第二,因为兰花是单子叶植物,所以它的花被大都数以3成对,花办3片,萼片3片,中间1个蕊柱。一般我们常见的其它花朵,都有雄蕊和雌蕊同存在1朵花内,而且雄蕊和雌蕊明显分开独立,而兰花则雌雄蕊合体成蕊柱。绝大部分的兰花没有粉状的花粉,只有花粉相结合而成的花粉块。此外,兰花都有1片特别艳丽、形状多样、富于变化的花办,即舌办或称唇办。
第三,兰花的根粗大(0.5一l厘米),根端显著,呈灰白色,少有分叉,具有极强的吸水和贮水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又起贮藏养份、支持植株的作用。兰花的根最外层是海绵状表皮,其下有2—15层细胞的根被组织,俗称肉质根。根的内层为中心柱,呈线状,相当强韧。兰花的根内常有兰菌共生,称为内菌根。
第四,兰花没有真正的茎,只有假球茎。有的种类假球茎十分明显,如嘉德丽兰、墨兰等,有的种类几乎没有假球茎,如九华兰、拖鞋兰等。假球茎是附着叶片、花朵和根的重要器官,又是贮藏水份和养份的“仓库”。假球茎亦可以说是兰花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五,兰花的叶的形状依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有的叶片呈棒状,如万代兰中的某些种类;有的叶片肥厚硬革质,如文心兰;有的则薄软而宽大,如银铃虫兰;有的叶片似乎似苋莱叶,如血叶兰。中国兰的叶片又都是披针形带状。国兰文化有的兰花仅只有1—2片叶,甚至无叶片,如天麻。有的兰花则每一植株有十数片叶。尽管兰花叶的形态千姿百态,但兰花的叶片都由上表皮和表皮之间的叶肉组织构成。其叶肉组织不象一般高等植物那样有明显的栅状和海绵状组织。兰花叶片的叶肉组织是由含有叶绿素的细胞组成,排接十分紧密,细胞之间很少有间隙。表皮不含叶绿素,并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下表皮颜色浅,分布有气孔以调节水份蒸散,又可以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兰花叶片的脉纹又均是平行脉纹。
国兰文化-兰花与艺术编辑本段 兰界常把兰与艺联系在一起,称养兰为艺兰,即把兰养得更富于艺术感之意;称兰的美感为兰艺,即兰之艺术感之意;称兰株、兰叶、兰花向更具美感的方向演变为兰的艺变,国兰文化即变得更具艺术感之意。兰界是这么说,艺术界承不承认这种说法呢?0艺术界给艺术下的定义是: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地、创造性地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根据这一定义,艺术界把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雕塑、建筑等等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称为艺术实践活动;把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雕塑、建筑等等产品,称为艺术品。他们没有把种花这种活动归入艺术实践活动,而是把种花归入农业生产劳动。他们没有把花卉归入作为精神产品的艺术品,而是把花卉归入作为物质产品的农产品。看来,养兰是否是艺术实践活动,兰花是否是艺术品还需要进行一些阐释。 国兰文化-国兰的香气编辑本段 国兰的芳香统称为幽香。不同种类的兰花各自的芳香也不同。如四季兰的芳香较浓,墨兰的香味好似桂花香,春兰的香味最纯正,是幽香的典型,不过有些春兰仅有淡淡的清香国兰文化,有的春兰则无香气。蕙兰数朵齐放,也有香气。兰花的芳香到底有几种类型? 1、幽香:是一种闻而清神爽气,使人十分舒适的芳香。幽香,当门迎客来,入室更芳香。着意闻时不肯香,随风飘逸香无心处。香来沁肺腑,久之不闻香,香与人具化,十分特别,幽香为中国兰独有。 2、清香:也是兰香,然而无法随风传送,这种称为清香。俗称:有香而无气。这种香用手轻拍兰盆或用手掌扇动靠近花朵的空气,其香味仍飘散不出来。只有靠近兰花的花朵时方可闻到芳香。 3、草香:国兰中也有些品种仅仅只有淡淡的清草香,或是一种怪怪的气味,俗称:有气无香。 香是国兰的灵魂。因为王者之香的兰花没有了香是不可思议的。有国香之称的兰花,没有了香味,不能称中国兰。因此,兰花有香固然好,具幽香更好。 国兰文化-起源与历史编辑本段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国兰文化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文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6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区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诒彬所著的《种兰法》;1959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第二,因为兰花是单子叶植物,所以它的花被大都数以3成对,花办3片,萼片3片,中间1个蕊柱。一般我们常见的其它花朵,都有雄蕊和雌蕊同存在1朵花内,而且雄蕊和雌蕊明显分开独立,而兰花则雌雄蕊合体成蕊柱。绝大部分的兰花没有粉状的花粉,只有花粉相结合而成的花粉块。此外,兰花都有1片特别艳丽、形状多样、富于变化的花办,即舌办或称唇办。
第三,兰花的根粗大(0.5一l厘米),根端显著,呈灰白色,少有分叉,具有极强的吸水和贮水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又起贮藏养份、支持植株的作用。兰花的根最外层是海绵状表皮,其下有2—15层细胞的根被组织,俗称肉质根。根的内层为中心柱,呈线状,相当强韧。兰花的根内常有兰菌共生,称为内菌根。
第四,兰花没有真正的茎,只有假球茎。有的种类假球茎十分明显,如嘉德丽兰、墨兰等,有的种类几乎没有假球茎,如九华兰、拖鞋兰等。假球茎是附着叶片、花朵和根的重要器官,又是贮藏水份和养份的“仓库”。假球茎亦可以说是兰花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五,兰花的叶的形状依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有的叶片呈棒状,如万代兰中的某些种类;有的叶片肥厚硬革质,如文心兰;有的则薄软而宽大,如银铃虫兰;有的叶片似乎似苋莱叶,如血叶兰。中国兰的叶片又都是披针形带状。国兰文化有的兰花仅只有1—2片叶,甚至无叶片,如天麻。有的兰花则每一植株有十数片叶。尽管兰花叶的形态千姿百态,但兰花的叶片都由上表皮和表皮之间的叶肉组织构成。其叶肉组织不象一般高等植物那样有明显的栅状和海绵状组织。兰花叶片的叶肉组织是由含有叶绿素的细胞组成,排接十分紧密,细胞之间很少有间隙。表皮不含叶绿素,并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下表皮颜色浅,分布有气孔以调节水份蒸散,又可以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兰花叶片的脉纹又均是平行脉纹。
国兰文化-兰花与艺术编辑本段 兰界常把兰与艺联系在一起,称养兰为艺兰,即把兰养得更富于艺术感之意;称兰的美感为兰艺,即兰之艺术感之意;称兰株、兰叶、兰花向更具美感的方向演变为兰的艺变,国兰文化即变得更具艺术感之意。兰界是这么说,艺术界承不承认这种说法呢?0艺术界给艺术下的定义是: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地、创造性地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根据这一定义,艺术界把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雕塑、建筑等等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称为艺术实践活动;把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雕塑、建筑等等产品,称为艺术品。他们没有把种花这种活动归入艺术实践活动,而是把种花归入农业生产劳动。他们没有把花卉归入作为精神产品的艺术品,而是把花卉归入作为物质产品的农产品。看来,养兰是否是艺术实践活动,兰花是否是艺术品还需要进行一些阐释。 国兰文化-国兰的香气编辑本段 国兰的芳香统称为幽香。不同种类的兰花各自的芳香也不同。如四季兰的芳香较浓,墨兰的香味好似桂花香,春兰的香味最纯正,是幽香的典型,不过有些春兰仅有淡淡的清香国兰文化,有的春兰则无香气。蕙兰数朵齐放,也有香气。兰花的芳香到底有几种类型? 1、幽香:是一种闻而清神爽气,使人十分舒适的芳香。幽香,当门迎客来,入室更芳香。着意闻时不肯香,随风飘逸香无心处。香来沁肺腑,久之不闻香,香与人具化,十分特别,幽香为中国兰独有。 2、清香:也是兰香,然而无法随风传送,这种称为清香。俗称:有香而无气。这种香用手轻拍兰盆或用手掌扇动靠近花朵的空气,其香味仍飘散不出来。只有靠近兰花的花朵时方可闻到芳香。 3、草香:国兰中也有些品种仅仅只有淡淡的清草香,或是一种怪怪的气味,俗称:有气无香。 香是国兰的灵魂。因为王者之香的兰花没有了香是不可思议的。有国香之称的兰花,没有了香味,不能称中国兰。因此,兰花有香固然好,具幽香更好。 国兰文化-起源与历史编辑本段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国兰文化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文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6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区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诒彬所著的《种兰法》;1959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