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MOQ(即最小订单量)?
展开全部
首先,本人不是做采购的,在此讨论最小订单量,未免有班门弄斧之嫌。我想说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清理质量问题起源的时候,获得的一点小小心得而已。
本人是做供应商管理的,不幸而又有幸的是,在公司一直不肯招人的情况下,制程也由我负责。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以前做过一次,所以这件事一直都由我负责。去年的时候,因为工作量的原因,造成质量问题频发。今年决定换一种活法,不管有多少突发的质量问题,都不再亲自处理和参与,而是坚持做一些预防工作。时间快过去了三个月,这些预防工作还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但是我坚信,正是这些预防工作,决定了生产线的质量问题。
去年年底,将质量问题分类的时候,发现了一部分问题是由储存条件和保存期限引起的,而且还占为数不小的比例。虽然之前也引起过关注,但是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视,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方法。也想过将所有的物料清理一遍,但是因为工作量的原因,这件事就这样一拖再拖了。
公司产品的特点是:品种多,量小,而且为了产品的多元化,会采购各式各样奇怪的物料。这些物料遍布各个行业,前期引起的各种报废的物料,要么就是这种产品,要么就是另外一种产品。所以并不奇怪,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方法,因为之前都是零星冒出来的不良,都只是解决单个问题。
造成这些不良的原因大致如下:
1. 物料准入制度没有建立:新项目在采购物料的时候,特别是新物料的时候,没有一个系统的要求,全凭工程师的经验在做。研发工程师通常是,只关注他所熟悉的部分,也只关注与他要求相关的部分,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情况:当生产线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研发工程师才发现,原来这个标准没有和供应商制定,或者供应商默认但未提交的标准根本就不符合要求。于是便有了要求:供应商提交样品的时候,是需要附规格书的,其中包括性能,测试要求,规格参数,物料储存期限,储存条件,环保测试报告。提到环保测试报告,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工程师有甚至要求供应商电六价铬的情况。
2. 物料进仓以后,没有对其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的再确认。因为之前出现过保质期的情况,于是有了在进仓的时候,记录保质期,但物料进仓以后,就一直躺在仓库睡大觉,甚至出现几年都没有使用的情况。这种现象,造成了物料上线,才发现不能使用,影响交期。于是心中便有了一个概念,和其他公司一样,要建立超期物料巡检制度,提前预警,安排生产,实在没有订单,只能评估后再处理,该报废的报废,该观察的观察,等等。
3. 可以上两点只是问题造成的一部分原因,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市场的检验。一些产品投入市场后,反响并不如预期的好,于是就会形成呆滞料和过期物料。一些产品的寿命期特别长,十几年的都有,但是在这十几年之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卖得好。而且越到后期,这种情况越明显,产品卖得越来越少了。市场部是有给forecast的,采购根据这些订单去采购。而这个采购量,是会小于供应商的MOQ,于是就形成了新的呆滞料和过期物料。所以,我认为,真正的MOQ,并不是供应商要求的最小采购量,而是综合需求,存储期限,存储条件,供应商的要求而来的。听说在其它公司,会出现天价彩盒,小批量订单的情况,那是因为采购综合各种因素,取得的最佳平衡点,当然,还有一个是环保的要求。有时候,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量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各种因素加起来之后,东西买多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
4. 当然,我们并不指望第3点和第1点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第2点也是相当必要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