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红楼梦的问题
有一回,贾政为了金钏儿和蒋玉菡的事情痛打贾宝玉,史老太君哭着说要回南京,红楼梦的故事难道不是发生在南京吗,因而叫金陵十二钗,这是怎么回事。...
有一回,贾政为了金钏儿和蒋玉菡的事情痛打贾宝玉,史老太君哭着说要回南京,红楼梦的故事难道不是发生在南京吗,因而叫金陵十二钗,这是怎么回事。
展开
4个回答
2013-10-15
展开全部
故事的中心地点究竟在哪里 这同样是一个长期纷争且与认识此书的时代背景直接相关的老问题。 有人说,大观园是袁枚的“随园”,书中故事应发生在南京。也有人说,大观园的原型是北京恭王府花园,书中其他环境特征也是北京,故事应发生在北京。还有人说,大观园是曹頫的西花园,本来在南京,被曹雪芹用艺术手段拆迁改建到了北京,似乎是南京的故事搬到北京来敷演。目前比较占优势的一种意见则是:作为文学作品的《红楼梦》,其取材或南或北,书中的贾府和大观园,只不过是作者经过对素材进行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典型环境,并无确切地点可言。 这后一种意见,也许合乎一般文学作品的常情。但《红楼梦》毕竟是一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以作者的自身经历为素材而创作的现实主义文学杰作。其中尽管有着明显的艺术上的概括与虚构,有着微妙的政治上的避讳与遮掩,却毕竟会因生活素材本身的制约,而使作品留下许多真实生活的痕迹。即以地点问题来说,作者虽然每有掩饰之辞,但现实主义的巨大威力,却终于使作品从扑朔迷离的环境氛围之中,凸现出显而易见的真实的地理轮廓。这对于深知内情因而特别容易透过书中的艺术描写窥见其生活原貌的脂砚斋等人来说,可谓洞若观火。 就在甲戌本第一回提到“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之处,有一条旁批: 据余说,却大有可考。 不妨看看批书人是怎么“考”的。正文一开头:“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旁边立即批明: 是金陵。 后来刚提到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本贯姑苏”,旁边又批明: 十二钗正出之地,故用真。 这就不仅“考”出金陵(即所谓金陵省,或单指南京)是书中主要人物十二钗的出身之地。而且表明这是“用真”,即用了作者在真实生活中“所见之女子”的真实出身之地。 但是,书中故事发生的中心地点,是否也在金陵呢?前面我们引了贾雨村叙述他到“金陵地界”,“进了石头城”,从贾家“老宅门前经过”的一段文字。其中明言,那是贾府的“老宅”,“大门前冷落无人”。而且旁边的批语也注明: 好!写出空宅。 可见贾雨村所说这一南京“老宅”,既然是一座“大门前冷落无人”的“空宅”,自然也就并非他后来护送林黛玉投亲所去的那个“街市繁华,人烟阜盛”,“大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的宁荣二府了。另外,贾雨村说他隔着“老宅”围墙,望见“后一带花园子……”,又有批语指出: “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 这就又为我们“考”出:南京“老宅”的那个“后花园”,确有可能是戴不凡先生所说曹頫奉旨修建“作巡幸之用”的“西花园”。但此园既在“老宅”后面,纵然“还有蓊蔚洇润之气”,也无论如何与后来所写“香烟缭绕,花彩缤纷”的大观园不相干了。这是过去好些红学家没有闹清楚而时常发生误会的一个问题。 总之,书中对“地点”问题的微妙叙述,再经过脂砚斋这么一“考”,便更加证明:《红楼梦》故事的中心地点决不在南京。那么,脂砚斋有没有正面“考”出,这地点究竟在那里呢?首先我们看,甲戌本楔子叙述这一问题时,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笔法。一边说石上所记的故事“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一边又说:“石上字迹分明,……诗后便是此石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不仅如此,作者还借癞僧之口作了进一步暗示: 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就在这段述说地舆邦国的一串排比句旁边,脂砚斋一一批明: 伏长安大都。伏荣国府。伏大观园。伏紫芸轩。 这就是说,顽石的“堕落之乡”——亦即书中人物活动的中心场所——是“长安大都”荣府“新宅”④里的大观园。 何为“长安大都”?甲戌本《凡例》专门有一段解释: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书中贾府和大观园所在的“长安大都”,原是文人笔墨中对天子所居的京城的一种古称——在曹雪芹的时代,当然只可能是北京。 《红楼梦》故事的中心地点既然在北京,为什么书中的女儿们又叫“金陵十二钗”呢?这一点,脂砚斋也批得明白:金陵是“十二钗正出之地”。作者在书中更是反复交待:她们都原籍在金陵,是因种种缘故而汇集到了北京。例如:黛玉,本贯姑苏,从小随父居于维扬任所(姑苏、维扬皆属书中所谓之“金陵省”),后因母亲去世,才由其父拜托贾雨村顺路护送“到了都中”,寄居于荣府。宝钗,出身于“珍珠如士金如铁”的金陵薛家,从小住在金陵城中,后因其兄倚财仗势打死人命,才随母亲、哥哥一道“合家进京”,投奔荣府。湘云,生长于金陵大族史侯家,因是贾母的内侄孙女,所以经常来荣府居住。凤姐,则是从金陵王家嫁到贾府来的。其他如香菱,是因在南京遭拐卖,被薛蟠强占作妾,携带入京的。妙玉,亦是苏州(姑苏)人氏,自小入了空门,后因父母俱亡,又“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这才随师父上京,住在“石门外侔尼院”。 正因如此,书中凡叙荣府及大观园所在之地,皆称“都中”、“京都”、“神京”;凡叙从南方来到荣府,皆称“进京”、“上京”、“入都”;而凡叙离开荣府到南京,则称“回南京”、“哭向金陵”等等。
2013-10-15
展开全部
受红学家评论的影响以及电视剧建的北京大观园的影响,许多人以为红楼梦故事发生在北京,发生在清代。其实按书上说故事是发生在金陵,是南京。信不信只能随您便了。按推理,事情应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因为只有朱家第一、二位皇帝是定都南京,到朱棣就迁都北京了。书上写的事都是在和平时期,无大的战乱。所以只能是洪武年间的事。元春应是被朱元璋宠幸。 荣、宁二府在金陵,二宅相连占了半条街。大观园修在了荣宁两府之间。这样红楼梦的故事只能发生在南京了。曹氏选定元春省亲的时间是正月十五,入园后是登舟到省亲别墅,到行宫的。于是这情景只能发生在南方了,若发生在北京,元春只能是坐冰车滑入行宫了。所有北京人都知道在天寒地冻的大正月在北京是无法划船的。由此我还想到了一个问题,新拍红楼梦会不会注意到大观园中的公子,小姐们穿的衣服应更符合明代人的样式啊。他们的长相是不是应更象南方人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5
展开全部
红楼梦的第3会曾有讲到贾家的故居是在金陵,但他们后来已经搬到了天子脚下,也就是说书中写的都是发生在京城的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5
展开全部
红楼梦是一场梦而已,(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并非事实.楼上说明朝而书中许多清朝才有的东西怎么解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