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求平均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五指山市第三小学 黄艳花
有的老师认为,在学习平均数之前不少学生就知道平均数,或者想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教师还有没有必要花这么长时间让学生讨论。
从上面的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教师教平均数解决问题时,都必须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因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亲身经过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共同合作对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我利用了生活信息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小组合作得出结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让学生参与学习材料的提供。
我教平均数时,在班里随意的请七位同学提出自己的身高。如135、132、128、140、138、134、131(单位:厘米),接着就用这个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材料的提供,所以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第二、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自主选择计算的方法。
生一:把七个同学的身高的总和除于7。
生二:通过口算。(移多补少的方法)
生三:估算。(猜测)
生四:去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矮的,再求平均数。
这时,我看到了学生们呈现了各种不同的方法,都给予表扬,但是及时给他们排除困惑。通过学生们的讨论,用验证来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平均数形成的过程,主动建构平均数的认识过程。
第三、让学生互相争议,加深平均数解决问题的认识。
在教学时,我呈现了这样的信息。如,甲队:第一天种树48棵,第二天种树57课,第三天种了60棵,合计一共有165棵。乙队:第一天种46课,第二天种66棵,合计一共112棵。
让学生观察两个队植树情况,评议哪个队植树棵树的效率高,小组讨论后,有的学生会认为甲队植树棵数多,所以甲队植树效率高,有的学生则认为一队植树总数少,但是其平均每天植树的棵树多,所以应当是一队植树效率高。这时老师应当清楚地看出这种认识差异恰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困惑自然消失了。

2023-07-25 广告
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通过分析计算和整定,确定保护配置方式和整定值,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在进行整定计算时,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各种因素,如电压等级、线路长度、变压器容量、负载情况等等,以及各种保护设备的特性、...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埃德思远电气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