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的哪本书最经典、最好看?
爱情小说——
《独身女人》《在那遥远的地方》(《最心爱的歌》)
《无缘》 《如今都是错》 《同门》
《莫失莫忘》 《阿修罗》
《异乡人》 《开到荼蘼》
《天若有情》 《最心爱的歌》
《真男人不哭泣》 《没有季节的都会》
《心扉的信》 《红尘》
《纵横四海》 《绝对是个梦》
《如果墙会说话》 《玫瑰的故事》
《绮色佳》 《蔷薇泡沫》
《迷迭香》 《紫薇愿》
《小玩意》 《假如苏西堕落》
《喜宝》 《要多美丽就多美丽》
《痴情司》 《直至海枯石烂》
亦舒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到香港定居,她中学时开始写作生涯,1963年出版个人首部小说集,毕业后曾任职《明报》记者、电影杂志编辑、酒店主管、公关主任、政府新闻官、电视台编剧。除小说外,她还撰写散文和人物访问稿等,也以笔名“衣莎贝”在《明报周刊》撰写专栏。亦舒创作的《玫瑰的故事》 等多部作品曾改编为电影。
亦舒原名倪亦舒[2] ,1946年[3] (一说1949年[4] )出生于上海,(父母)原籍浙江宁波镇海[5] ,她乳名叫阿妹[3] ,五岁时[6] (一说1952年[5] )即随家(人)到香港定居,并在香港官校受教育,曾在苏浙小学读幼儿班,后考入嘉道理官立小学,和何东女子职业学校,1965年[3] (一见1956年[6] )中学毕业。亦舒自幼记忆力惊人[7] ,读书颇有小聪明却不大用功,小时候为答不出老师提问被罚站,愤而背下全部课文,从此养成阅读的习惯,十二岁就开始读鲁迅作品[6] ,她酷爱文艺,崇拜哥哥倪匡及其文友金庸、古龙等流行小说家,并深受其影响 。
亦舒中学毕业后没有升大学,当了记者,十七岁时便到《明报》任职,她不仅跑新闻、写专访[6] ,亦写杂文、小说[2] ,报纸专栏[4] 。及担任电影杂志编辑等。(亦有被称作文化官[8] )至1973年[5] ,二十七岁[9] 的亦舒往英国曼彻斯特留学,读酒店食物管理系,1976年毕业[5] 后,先在台湾园山饭店服务,任女侍应总管,不长时间旋又返回香港,受聘出任富丽华酒店公关部主任,又入佳艺电视台做编剧工作[9] ,后到香港政府[2] 新闻处任职[4] 高级新闻官,为期八年 。
《曾经深爱过》是2012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目前,在亦舒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排名第一。主要讲的是出差归来的周至美发现妻子突然不知所踪,多方打探未果,无奈之下找到侦探社的好友小郭替他寻找妻子的下落。小郭循例问周至美关于他妻子的一些情况。在小郭的追问下,周至美发现这些年只忙于工作,对妻子和家庭一无所知,他甚至搞不清妻子的年龄、兴趣、喜好……他认为男人应该把精力放在事业上,不必被这些琐事缠身。妻子的离家出走,周至无法释怀。他与妻子结婚八年不曾斗气,是众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像他这样相貌英俊、成熟稳重、年轻有为、百里挑一的好男人,有多少女人对他大献殷勤,他却对妻子始终如一。而妻子却不辞而别,并卖了房子,不留后路。 周至美反省自己的失职之处:这些年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工作上,很少与妻子沟通交流,冷落的妻子,他从未体会过妻子的寂寞和孤独。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妻子的感情,不明白是真心爱她还是爱上心目中那个美丽优雅高贵的白天鹅。即使妻子出走,周至美却仍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由于工作需要,他与美国来的邓永超博士一起到内地出差,期间同吃同住,彼此渐渐熟络。他发觉永超独立、干练、坚强,不骄纵、不做作、能吃苦,不禁与出走的妻子作各方面比较。周至美恍悟:永超才是最适合他的伴侣。两人不但是工作伙伴,也是知己,他们都是工作狂,都有着为祖国科学事业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经历了这些,周至美恍悟:选伴侣不是选高贵易碎的艺术品,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才能相伴一生。他毫不迟疑,准备让永超成为自己的第二春。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杂奇花。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流行”言情小说。亦舒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而又快又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两百余种,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宝》、《朝花夕拾》、《我的前半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