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什么地方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学校,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学校的诞生使更多的人更有能力、有思想、有智慧成为可能。但是,今天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比如那些被严重量化的教育结果,那些被严重物化的职业理想,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诟病。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正像一只章鱼,似乎让所有的人都成了俘虏,难以逃离其触手。
学校首先是一个学生喜欢的地方,是不断生发快乐的地方。喜欢是学习发生的重要前提,快乐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倘若学生在学校里找不到快乐,那么一切将皆为负担;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那么对学生而言,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可能意味着结束了。无论老师讲得多么用情、多么生动,学生的内心会对来自老师的信息自动屏蔽。《易经》里有一句话: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说,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学习),(而是)蒙昧的童子求我(施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和学的本质。因此,教师的第一专业素养应该是研究学生,研究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非研究学科知识本身。
学校应该是让学生感到自由、放松和快乐的地方,应该真正成为学生乐于选择的一个去处。
学校的环境是一本天然的教科书。学校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文化传承,让教育延续,还在于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因此,学校应该建设一种生态,这种生态中的一花一草都是景观,而这种景观既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作为学习和成长的资源来开发、使用。这样的生态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一本天然的、耐人阅读的书,这本书会使学生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无功利的自由阅读。在这样的生态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与校园中的景和物、花与草、鸽子与小兔产生生命的对话与链接,从而构建起学生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
学校应该建设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新秩序。学校不再分班而教,而是让学生选班而学,打破传统班级的界限,让他们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老师和学生群体中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和成长导师。学生只有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才能获得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教育。美国1991年的年度教师约翰•泰勒•盖托曾说,在开放式学习中,教是很关键的,但它不是一种职业,任何有东西可传授的人都可以教。谁是老师、谁不是老师,都由学生去选择。学生是积极的主导者
教师不能天然地具有教育别人的优越感,学生也不能永远被置于被教育的位置,在这里没有教与被教,只有学习;在这里,通过老师和伙伴的协作完成学习这个私人化的事件;在这里,学校就是给孩子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喜欢的方式去体验、去学习。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学校教育就是要为他们的发现、选择、设计提供条件。
颠倒的课堂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革命。这样的课堂给学生赋予更多的自由,是把传统的学生在校上课,回家做作业的方式颠倒过来,让学生在家通过视频上课,到学校则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学校不仅有老师辅导,学生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教师则在网络后台监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学校是一个可以让心灵自由绽放地方。印度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谈到教育时说,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和教师自然绽放,否则,教育就会成为适应工作或某种职业的机械过程。作为目前的社会现实,工作和职业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这一点,那么自由之花就会枯萎。我们已经过于强调考试和陈规,那不是建立学校的主要目的。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业应该被削弱,恰恰相反,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绽放,工作和职业将获得他们适合的位置。实现这样一种状态,前提是让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让他们始终有一种安全感和自由感。
学校像家庭一样温馨。家,是一个人的精神港湾。学校和教室不仅是一个物理环境,还是一个精神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按照家的元素、家的特征来设计学校,布置教室,让学校和教室成为孩子在家庭成长的一种延续。我们要着力营造一种家文化,让学生在学校像在家里一样自由、安全。当然,这个家文化不仅指向学生,也指向教师。当教师在学校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这样的感觉就会自然传递给学生。如果教师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压抑、控制,遭受到不尊重,那么他们的关注点就会被分散、转移,情绪就会波动,进而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学生。让校长、教师、学生都成为真实家庭之外的另一个家庭的成员,他们彼此信任,互爱。如此,学习会自然发生,生命会悄然成长。
学校是学生寻找伙伴的地方。人都生活在群体中,这个群体往往由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学校的存在客观地为学生结成不同的伙伴提供了环境。学生在伙伴中得到的成长有时候比老师的教导更多。人能够在这种伙伴关系中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前面谈到的打破班级界限,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地结交适合自己的伙伴的机会,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拥有生命的相遇。
学校实施的是一种无公害的教育。学校的第一功能应该是培养完整的人,而非优秀的人才。坚定了这样一种信念,学校教育就不能被功利化所裹挟,就不能越过成人直接让学生成才。学校教育既要对孩子的当下负责,更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在这样的学校里,可以有检测,但没有考试排名和竞争带来的恐惧;在这样的学校里,可以有约束,但不是来自管理者制定的纪律,而是由学生共同制定的规则与公约;在这样的学校里,没有人会对学生进行掠夺式的开发,而是守护陪伴,静待花开,学校真正成了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
学校将不是一个教育的孤岛。以往,我们的学校教育承载的太多,社会寄予的期望远远超越了学校自身所能做的。学校原本只是教育链条中的一环,学校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把学校有限的功能放置在无限的期待中,过度放大学校教育的作用,无疑会把学校推向一个孤岛。未来的学校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之一。学校教育将向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延伸,形成相对完整的教育链条。家庭教育的职能不能转嫁给学校,学校的职责也不能转嫁给社会,他们应彼此承担,互为支撑共同指向一个完整成长的人。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教育者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看到邻班的同学考得好,你就去拼命地挤压学生,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学校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应该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把孩子的健康放在了很核心的基础位置,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从健康启航,让道德护航,用习惯护航,乘能力远航。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要关注孩子的生命,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国际上有一个说法,看一所学校,一张课程表就能解读一切,教育的目的、价值、方法,内行通过看学生怎么学、学生之间怎么交流,就能把这一切看清楚。教育的成功不能进行即时的评判,而在于孩子未来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管教育多么成功,我们始终都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我们要给孩子从小播下爱的种子,为他的成长提供空间。
学校需要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不仅要切合孩子的天性,还要顺随人性。什么是教育意义的人性,是一种对人的善待,就是教师始终对教育保持克制,把持住自己,并予以自省。相信人性都是向善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这就是人性。张文质先生对于人性是向善的有这样的解读,农夫与蛇的故事中,农夫看到蛇被冻僵了,他是出自善心去救治这个蛇,最后救治的结果是他所不知道的。而对他来说,下一次,如果某人遇到困难,他还是会去求助,但是结果不知道了。结果有可能是喜剧也可能是悲剧。但是人的善良是不可改变的。释迦牟尼亦曾说过,所有的众生都有伟大的德行与智慧,只不过是有的人被世俗的污垢所蒙蔽罢了。相信人性是向善的,承认人性种子是善的,养之润之,呵护它成长,就会用爱心的温暖培育,就会慢的艺术等待,总归是人性是向善的;而如果认为人性是向恶的,也就要求严苛的惩戒,抑恶向善。恰恰这样抑恶向善的行为,才使学生表现出破坏性来,孩子的价值、尊严和需求是不容忽视的正能量。
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孩子的陪伴。陪伴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不是求同、伐异以及筛劣,而是饱含着善心和耐心,慢慢的等待、美好的期待、默默的成全。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是对陪伴最好的解读。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访,进门大吃一惊地问,那些名贵的花木哪里去了。这位朋友才发现,他居然把名贵的花木当草给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不知道哪些孩子的行为是珍贵的,孩子的行为本身也没有珍贵非珍贵之分,我们只有美好的期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戴耘教授说: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没有充分的机会,没有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去探索他们的自我,让他们生命里的创造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我们会造成今后很大的人才流失。而这种人才流失,不是流失到国外去,而是损失掉了。这是最为可怕的,因为这一切我们无法测量。
学校教育本应是质朴、本色、宁静,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带着对孩子、对知识、对事业的一种真情实感。学校不能千人一面,应该办出特色,应该提高办学水平。而前提是做好本色。教育的本色是什么,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特色是源于本色的延伸,必须把本色做到位才能出特色。真正的特色不是一些虚华外在的东西,它不能速成,它需要时间,需要涵养,需要润泽,需要实践和坚守。教育应该返璞归真,教育工作者应该守住朴素的教育心,祛除自身的浮夸、浮华和浮躁之气,不急功近利,不贪图荣誉,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静静地做教育,探寻教育科学的规律,追寻教育艺术的真谛,只有如此,才能到达教育的高度,拓展出教育的厚度。
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