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简单说我打破佛像,是不是会发生什么啊???是不是要下地狱啊???一群小白,疯狂乱贴告诉你们这些封建迷信分子.佛教的宗旨是:吹牛比外加骗... 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说我打破佛像,是不是会发生什么啊???

是不是要下地狱啊???
一群小白,疯狂乱贴

告诉你们这些封建迷信分子.佛教的宗旨是:吹牛比外加骗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1d377ac
2008-07-19 · TA获得超过3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4万
展开全部
答案:

佛教给我们的其实很简单-----客观,以客观的心态、全面的科学知识对待生命过程这个自然现象中的每一件事。看到事物的实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非线性的社会生活中排除干扰因素找到混沌中的内在秩序,将需要我们选择的事情线性化。佛的目的很简单:将我们从浑噩中唤醒,不要再为梦中的事情欣喜、恐惧、痛苦。睁开眼睛吧,过正常人的生活!

参考:

要学会独立思考,试图不要去做一个佛教徒
当杯中装满了纯净透明的清水时
人们无法确定杯中是否有水
而当水中掺杂进染色剂时
我们便能够很清楚地判断出来
而佛教正相当于水中的染色剂
作为一种有助于我们发现世间真理的工具
如今 人们越来越重视这种“染色剂”
而忽略掉了真理
我们执迷于佛教教义和文化
而忽略掉了对真理的追寻

普度众生指度众生脱离苦海,苦海即无明苦海,无明即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爱的根源。
通常人们常用“无明之火”形容发怒或生气,就是说人们在生气之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们都很自信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有进入“无明”。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忧虑与恐惧呢?
实际上,无明是人注定要进入的,原因在于偏见。我们的世界观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验的左右。我们的大脑中记忆的东西无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判别事物的基础。特别是我们爱怜与痛恨的人或事物非常能够触动我们进入“无明”。即便是简单的事物的判别也不可避免地有偏见存在。由于无明,就自然产生命运。因为命运就是偏见造成的。
避免进入“无明”的方法是消除偏见。见多识广无疑是较好的。但是见识再多,也不能遍历所有过程。反省是最好的办法。观察自己每一个念头而不作评价就能够使之得到真正的自由。因为它解脱了经验教条的束缚。实际上,我们听到的每个观点(包括正谈论的)都会束缚我们的心智。因为我们害怕未知而依赖已知,总希望我们现成的观点指导我们行动和思考。我们的心智就会腐败庸俗,不知不觉地进入“无明”。在觉知念头同时觉知自己的觉知时,我们不会有任何判断,因为我们也能觉知自己的判断和不判断。

实相只有一个,不知实相便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无知是恶因的起源,也是苦的开始。一把菜刀在厨师眼里是烹饪的工具,在匪徒的手里就是凶器,这是因为人的教育水平、生活环境、经验意识的差异造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但事物不会因我们的看法不同而改变,可是我们总会被自己的看法所左右因果,好比大家骑车都可以会走直线,有时也会驮上一些重物,这些重物就是我们的嗔痴贪妄的心态,因为无知和浅薄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带上重物,在转弯或下坡时还像以往那样操作,往往这时危险就会发生了,但我们认为这苦全都是转弯或下坡带来的,推起车子继续上路时,依旧看不到车上的重物,再次摔倒也只是时间问题。佛发现并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但在后人传播这个好方法时却因为政治、个人理解、或其他什么原因变成一个可笑的如杂耍般的迷信活动,我们的自行车上不但放上了米袋子,还挂上了煤气罐。佛只是一个称号,如同我们对有运动才能且达到某种标准的人称作运动健将一样。但现代佛教净土和格鲁的部分传播者总是试图将佛神化,正应了《佛说法灭经》里的预言---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教给我们的其实很简单-----客观,以客观的心态、全面的科学知识对待生命过程这个自然现象中的每一件事。看到事物的实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非线性的社会生活中排除干扰因素找到混沌中的内在秩序,将需要我们选择的事情线性化。佛的目的很简单:将我们从浑噩中唤醒,不要再为梦中的事情欣喜、恐惧、痛苦。睁开眼睛吧,过正常人的生活!
fengyun19971
2012-07-22 · TA获得超过32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2万
展开全部
佛教是教育,不是吹牛逼。你了解的求神拜佛那是封建迷信。
佛教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自由、真理。
对于自由,佛教常见的说法叫“解脱”,因为真正的自由就是解脱。
当佛教把人从世俗的欲望、烦恼、仇恨、贪婪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人类就会得到自由。
自由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法的自由,一种是出世间法的自由。
世间法的自由就是离苦得乐,即远离痛苦得到快乐、远离热恼得到清凉、远离愚昧得到智慧、远离仇恨得到慈悲、远离贪婪得到少欲知足等等,这些都是实现自由的一种方式。
另外一种自由是出世间的自由,即它不追求相对自由,而是追求绝对自由。什么是绝对自由呢?就是无条件的自由。在藏传佛教中绝对自由被称为“心气自在”,意思就是物质和精神、心灵和肉体都得到大自在。所以,佛教追求的本质就是自由或解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恬淡还老实丶雏菊2116
2008-07-15 · TA获得超过71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打破佛像不会有事
你天天咒骂佛神也不会有事。
释迦的本意是告诉人们他成道的所见即他成道的方法。在各大派中,释迦牟尼对灵界是最有经验的。但是请注意,佛教不是释迦牟尼建立的,而是后人建立的。释迦牟尼没有留下任何一部自己的书,佛经都是后人写的,三世因果经也是后人写的。后人写的东西大部分带有后人的理解,并不准确(所以才造成佛教在印度的灭亡)。翻译成中文以后更加变形,因为当时的翻译还没有修真成功,理解就更表面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因果关系的描述并不准确,过于简单化(你看身边的现实就知道了!)。真实的轮回方式远远比这个要复杂多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ish_jjjjj
2008-07-15 · TA获得超过13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2万
展开全部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哪一部或那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于所宗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

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比如一篇文章能够成为文章,能够达到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际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知识的累进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这种关系(因缘)的举例,尚是粗浅而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着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正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的,都是变化无常的,也就证明一切的现象,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从一个水面的泡沫到整个的世界,乃至太空的星球,都是一样,都不是永恒的。既然不是永恒实在的,就证明是一切皆空的,所以佛教称此道理为缘生性空。

佛教,一向被人称为空门,原因就在於此。但是,大家对於佛教的空义,又是误解的多。因为佛教的空,是说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这个空,相当於不实在的意思,而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多数人以为空了就一切都没有了,其实,佛教是从缘生(关系)的分析上说明空无实体的道理;正像一辆汽车,如以化学家的眼光去分析,汽车就不实在了,汽车仅是各种原素及关系的结合而已,但从现象而说,当汽车尚未损坏到必须送进大熔炉里重新熔铸的时候,汽车还是汽车。

所以,佛教讲缘生性空,是着重於本质的分析透视,从而警惕我仍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不要为了幻妄的名利物欲而变成名利物欲的牺牲,这就叫做看破、叫做放下。看破的是现象的幻景,放下的是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所以佛教徒讲本体是空,但仍不能离开幻有的现象而存在,因为若无能力解脱生死,终究是在业力的造作与受报之中,业力也是幻有的,但却能够牵引生命的升降而感受苦乐。

在这里,不要忘了:一切现象的幻现幻有,都是由於众生的业力之所感化。因此,若能悟透了缘生性空的道理,便能不受一切幻景的诱逼;不作一切幻景的奴才,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种解脱生死的功夫。人,一旦不受外在的境界所转,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业而能解脱生死或自主於生死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xin212
2008-07-15 · TA获得超过34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96万
展开全部
佛教、佛学是生命科学。佛教的真实目的是发扬 大圣 释迦牟尼佛祖极终善性的慈悲和智慧,帮助众生解脱现实的痛苦和永恒的痛苦。
您目前的担心和忧虑,建议您自己从内心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反省了就改正,坚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小心被自己的负面思想所误导!阿弥陀佛,祝您好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