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和心计的区别是?
6个回答
2013-10-16
展开全部
谋略,即计谋策略,是矛盾双方(两个以上的人或集团)最大限度的运用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实现各自预期目的与效果的艺术。为创造有利条件实行全盘性行动的计划和策略,最大限度的运用各种力量,以实现各自的目的。以长期、综合性观点来看,谋略即是“创造致胜条件而动用各自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精神力量是指智慧、言论、文化、传统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力量是指所掌控具体的实物资源,如战争的核力量、军队、战备物资、财力、人力等等。 谋略,是古老而永恒和话题。它源于战争、政治斗争,又关乎人类生活生存的点滴。所以谋略以社会互动为前提,表现为社会属性;又以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为依据,表现为自然属性。超自然和超社会的谋略是不存在的。谋略离不开人,谋略所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和物质意识。谋略是人们在解决社会矛盾过程中,实现预期目的与效果的高超艺术。 本质上,谋略是一种为获取利益和优势的积极的思维过程。
计算;计算的才能。 《史记·平准书》:“ 弘羊 , 雒阳 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新五代史·唐臣传·张延朗》:“ 延朗 号为有心计,以三司为己任,而天下钱谷亦无所建明。”明 高攀龙《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书》之二:“一旦有急,无论呼而不应,即应亦后时,其祸可忍言哉!不知彼中亦有心计之人可与上下其议者否?” 清 王韬《洋泾浜海市说》:“ 英 人於诸国中最桀黠,工心计,贸迁有无,靡处不至。” 2. 内心考虑。 汉 荀悦《汉纪·昭帝纪》:“帝崩於 未央宫,无嗣。大臣议所立, 武帝 子独有 广陵王 胥 , 胥 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 光 心计不安。”《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尚 熙 ﹞败走奔 辽东 , 公孙康 诱斩之” 裴松之注引 三国 魏 曹丕《典略》:“ 康 亦心计曰:‘今不取 熙 尚 ,无以为说於国家。’” 3. 谋略,计谋。 唐张巡《守睢阳作》诗:“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红楼梦》第一○六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到人后头了!” 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为了争夺一个孤儿的两万多元的遗产,她用尽心计。” 4. 犹心情。 南朝 宋 鲍照《请假启》:“心计焦迫,进退罔踬。”
计算;计算的才能。 《史记·平准书》:“ 弘羊 , 雒阳 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新五代史·唐臣传·张延朗》:“ 延朗 号为有心计,以三司为己任,而天下钱谷亦无所建明。”明 高攀龙《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书》之二:“一旦有急,无论呼而不应,即应亦后时,其祸可忍言哉!不知彼中亦有心计之人可与上下其议者否?” 清 王韬《洋泾浜海市说》:“ 英 人於诸国中最桀黠,工心计,贸迁有无,靡处不至。” 2. 内心考虑。 汉 荀悦《汉纪·昭帝纪》:“帝崩於 未央宫,无嗣。大臣议所立, 武帝 子独有 广陵王 胥 , 胥 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 光 心计不安。”《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尚 熙 ﹞败走奔 辽东 , 公孙康 诱斩之” 裴松之注引 三国 魏 曹丕《典略》:“ 康 亦心计曰:‘今不取 熙 尚 ,无以为说於国家。’” 3. 谋略,计谋。 唐张巡《守睢阳作》诗:“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红楼梦》第一○六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到人后头了!” 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为了争夺一个孤儿的两万多元的遗产,她用尽心计。” 4. 犹心情。 南朝 宋 鲍照《请假启》:“心计焦迫,进退罔踬。”
展开全部
谋略是正派人物形容有智慧的专用名词,而心计却是反派人物形容有智慧的专用名词。两者没有太大区别。要看人来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6
展开全部
谋略是褒义词,心计是贬义词,谋略常用来形容正面人物,心计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但有时文学作品也可以贬词褒用,心计有时也可以形容正面人物,这个根据作者的语言能力而定,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论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6
展开全部
心计是小聪明,谋略是大智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6
展开全部
谋略是褒义词,而心计是贬义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