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4
展开全部
据明初陈琏《桂林郡志》所知,自汉武帝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筑成设始安县,汉始安县城(今桂林)有八个城门:(1)威远门,在原甘棠桥之北,今东安路铁路立交桥附近。(2)肃清门,在原将官所之西,今三多路与翊武路交汇处。(3)朝京门,在旧北门之北,今叠彩电影院东南附近的大街上。(4)龙堂门,在白龙洞前,今南溪公园大门附近。(5)阳亭门,在今象鼻山南侧象山南路约100米的古宜山(象鼻山曾名宜山)渡附近。(6)通波门,在雉山之南,今山麓附近的供电局内。(7)伏波门,在八桂堂之东,今滨江路北端附近。(8)洗马门,在旧水车巷东,今叠彩路与龙珠路交汇处。其古汉城,周三十里,高一丈二尺。
从汉以后,以至隋代,因资料缺轶,各代城建情况无法一一印证。
唐代桂林几次修筑城池,所辟城门如下:
一、初筑子城。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卫国公李靖》:约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所制,号曰始安郡城。明陈琏《桂林郡志》:“子城在漓江之西浒,周三里十有八步,高一丈二尺。桂州子城,自卫国公(李靖之封号)。”辟有三门:(1)正南一门,俗称马王门。宋崇宁间,经略王祖道复开,改曰胜仙门,在今中山中学操场处。(2)东一门,称东江,俗称下东门,在今漓江路北端与解放桥西引桥连接处。(3)西一门,旧悬挂有静江军额,俗称西山门,在今市教育局外解放东路的大街上。因官署多集中于子城中,故此为行政区或称衙城。
二、改筑外城。《旧唐书~王晙传》:“景龙末(公元710年),累转为桂州都督。桂州旧有屯兵,常运衡、永等州粮以馈之,晙始改筑罗郭,奏罢屯兵及转运。”据李渤《南溪诗并序》及弟李涉《南溪玄岩铭并序》[两则资料均于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刻于南溪山玄岩,尚存]可知,王晙改筑的罗郭,即汉城的南部向北紧缩了三里,而北面城垣并无变化。其后,直到大中年间(公元847-860)蔡袭重修城,又恢复了古城外的原貌,据《临桂县志》记载,将汉城中的威远门改称怀威门外,其他七个城门依旧。
三、再筑夹城。据《桂林风土记》载:“夹城,从子城西北角二百步北上,(实应为:从子城西北角向西二百步北上,至宝积山,叠彩山)抵伏波山,缘江南下,抵子城逍遥楼,周回六七里。光启年中,前政陈太保可环创造。”夹城新辟二门:其一称南罗门,在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桂林分公司附近的中山中路大街上。其二名北罗门,在原市妇幼保健院附近的中山中路大街上。夹城的修筑,使桂林“培崇气色,殿若长城”,“南北行旅,皆集于此”,成为唐代商业集中地之一。
宋代桂林城池累有修筑,所耗人力、物力及财力,可谓空前。
北宋辟有六门:(1)宁远门,又称南门,在今桂林日报社与杉湖大酒店之间的大街上。(2)平秩门,在今微笑堂与培智小学之间解放西路上。(3)利正门,在今乐群路市场北出口乐群路上。(4)行春门,在今东华路东端与滨江路交汇处附近。(5)原子城的东江门。(6)顺庆门,位于今微笑堂南侧的中山中路上。
从汉以后,以至隋代,因资料缺轶,各代城建情况无法一一印证。
唐代桂林几次修筑城池,所辟城门如下:
一、初筑子城。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卫国公李靖》:约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所制,号曰始安郡城。明陈琏《桂林郡志》:“子城在漓江之西浒,周三里十有八步,高一丈二尺。桂州子城,自卫国公(李靖之封号)。”辟有三门:(1)正南一门,俗称马王门。宋崇宁间,经略王祖道复开,改曰胜仙门,在今中山中学操场处。(2)东一门,称东江,俗称下东门,在今漓江路北端与解放桥西引桥连接处。(3)西一门,旧悬挂有静江军额,俗称西山门,在今市教育局外解放东路的大街上。因官署多集中于子城中,故此为行政区或称衙城。
二、改筑外城。《旧唐书~王晙传》:“景龙末(公元710年),累转为桂州都督。桂州旧有屯兵,常运衡、永等州粮以馈之,晙始改筑罗郭,奏罢屯兵及转运。”据李渤《南溪诗并序》及弟李涉《南溪玄岩铭并序》[两则资料均于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刻于南溪山玄岩,尚存]可知,王晙改筑的罗郭,即汉城的南部向北紧缩了三里,而北面城垣并无变化。其后,直到大中年间(公元847-860)蔡袭重修城,又恢复了古城外的原貌,据《临桂县志》记载,将汉城中的威远门改称怀威门外,其他七个城门依旧。
三、再筑夹城。据《桂林风土记》载:“夹城,从子城西北角二百步北上,(实应为:从子城西北角向西二百步北上,至宝积山,叠彩山)抵伏波山,缘江南下,抵子城逍遥楼,周回六七里。光启年中,前政陈太保可环创造。”夹城新辟二门:其一称南罗门,在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桂林分公司附近的中山中路大街上。其二名北罗门,在原市妇幼保健院附近的中山中路大街上。夹城的修筑,使桂林“培崇气色,殿若长城”,“南北行旅,皆集于此”,成为唐代商业集中地之一。
宋代桂林城池累有修筑,所耗人力、物力及财力,可谓空前。
北宋辟有六门:(1)宁远门,又称南门,在今桂林日报社与杉湖大酒店之间的大街上。(2)平秩门,在今微笑堂与培智小学之间解放西路上。(3)利正门,在今乐群路市场北出口乐群路上。(4)行春门,在今东华路东端与滨江路交汇处附近。(5)原子城的东江门。(6)顺庆门,位于今微笑堂南侧的中山中路上。
2013-10-17
展开全部
古南门位于桂林市榕湖北岸。又名树门。砖石砌筑,高5.3米,长39.4米,厚19.4米。
据载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岭南后,在桂林筑置城守所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距今已1300多年。
又据明代《一统志》记载:“榕树门即古南门,相传唐时筑门植榕树一株,岁久根跨门外,盘错地。”明周于德《重通榕树门·记》云:“所谓榕树门者,乃唐宋故城之南门也。”
南宋末年,此门为时桂林城的威德门。明洪武八年(1375),桂林城池向南扩展,旧基皆毁,独存此门。元至正年间城门上建有关羽祠,祀汉寿亭侯关羽,明正德年间御史张钺改题应楼,嘉靖初年改名仰高楼。以后屡有兴废,旧楼最后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现存建筑是抗战后所建: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面积130平方米。四周石凿雕栏,则是明代物。
1963年郭沫若曾登门楼,并书“古南门”三字,镌刻门首。
据载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岭南后,在桂林筑置城守所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距今已1300多年。
又据明代《一统志》记载:“榕树门即古南门,相传唐时筑门植榕树一株,岁久根跨门外,盘错地。”明周于德《重通榕树门·记》云:“所谓榕树门者,乃唐宋故城之南门也。”
南宋末年,此门为时桂林城的威德门。明洪武八年(1375),桂林城池向南扩展,旧基皆毁,独存此门。元至正年间城门上建有关羽祠,祀汉寿亭侯关羽,明正德年间御史张钺改题应楼,嘉靖初年改名仰高楼。以后屡有兴废,旧楼最后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现存建筑是抗战后所建: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面积130平方米。四周石凿雕栏,则是明代物。
1963年郭沫若曾登门楼,并书“古南门”三字,镌刻门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