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七刻是18:45。
古代计时,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
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所以酉时指的是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鸡开始归巢。七刻指的是第七个十五分钟,即从五点起,再加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即18:45。
扩展资料: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生活之美,被古人融入点点滴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酉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时辰
酉时七刻是下午的18:45。
一天有十二时,每时有八刻。
那么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一刻=一个时辰/8=两个小时/8=120分钟/8=15分钟,是这样得来的(当然一刻就等于十五分钟大家本来就知道的。)
根据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看,酉排第十,所以酉时是指17:00-19:00这段时间,七刻=15分钟×7=105分钟
即酉时七刻是=17:00+105分钟=18:45。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时间制
1、古代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时又96分钟,即0时36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酉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那么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一刻=一个时辰/8=两个小时/8=120分钟/8=15分钟,是这样得来的(当然一刻就等于十五分钟大家本来就知道的。)
根据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看,酉排第十,所以酉时是指17:00-19:00这段时间,七刻=15分钟×7=105分钟
即酉时七刻是=17:00+105分钟=18:45
so我觉得楼上那位推荐答案应该是错的..一个时辰只有八刻
2013-10-18
酉时一刻 17:10
酉时二刻 17:20
酉时三刻 17:30
酉时四刻 17:40
酉时五刻 17:50
酉时六刻 18:00
酉时七刻 18:10
酉时八刻 18:20
酉时九刻 18:30
酉时十刻 18:40
酉时十一刻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