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 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 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 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 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 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 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 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 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 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 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 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 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 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 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 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 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 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 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 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 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 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 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 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 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 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 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 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 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 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 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 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 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 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 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 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 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 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 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 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 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 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 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 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 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 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 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 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 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 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 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 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 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 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 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 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 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 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 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