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苹果小但很像苹果的水果学名叫什么?
名字叫花红,学名林檎。林檎不单指花红果,也是南方水果番荔枝的学名。
花红别名小苹果、沙果、文林郎果、智慧果、林檎。花红与苹果相似,同为温带同属果树。
花红可加工制成果干、果丹皮或酿酒; [1] 叶卵形或椭圆形,呈黄色或淡红色,香艳可爱,为花果观赏树木。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代,根本没有“苹果”一词。苹果,古谓之“柰”,“林檎”,“来檎”、“联珠果”、“频婆”、“严波”、“超凡子”、“天然子”、“苹婆”等。它原产于高加索南部及波斯的滨海一带。
我国西北部地区也是苹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已达2000多年,世界园艺学上称其为“中国苹果”,属于苹果家族中的一支,另一支被称作“西洋苹果”。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后,就逐渐代替中国的绵苹果。
林擒味道甘美,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李时珍说:林檎的果实小而圆。其中关味酸的是楸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檎
比苹果小但很像苹果的水果学名“花红”(Malus asiatica Nakai)。
又叫沙果、文林郎果(本草纲目)、林檎(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骤尖,边缘有极细锯齿。 春夏之交开花,在枝顶伞形排列,花梗、花萼均有茸毛,花蕾时红色,开后色褪而带红晕。果实秋成熟,扁圆形,直径4-5厘米,黄或红色。普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黄河、长江流域和辽宁一带,生长于海拔50米至1,3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生山坡、平地和山谷梯田边,生食味似苹果,变种颇多,可用嫁接、播种、分株等法繁殖,是中国的特有植物。酸甜可口。
沙果是一种很好吃的水果,有很高的的营养价值。
沙果,别名文林果、花红果、林擒、五色来、联珠果等,为蔷薇科植物林擒的果实。每100克含水分82克,蛋白质0.3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15.l克,热量69千卡,粗纤维0.9克,灰分0.2克,钙45毫克,磷9毫克,铁0.9毫克,胡萝卜素0.05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钾148毫克,钠0.9毫克,镁7.3毫克。沙果具有止渴生津、消食化滞、涩精的功效,主治津伤口渴,消渴,泻痢,遗精等病症。
沙果的营养价值
1、生津止渴: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食之有生津止渴,消食除烦和化积滞的作用。
2、涩精止痢:沙果味酸涩而收敛,具有良好的涩精、上泻痢的作用,是泄泻下痢、遗精滑泄者的食疗良品。
3、驱虫:沙果根水煎服具有驱虫、杀虫的作用,可治字寸白虫、蛔虫等所致疾病。
4、明目:沙果的叶鲜用或晒干用,皆具有泻火明目,杀虫解毒的作用。可治疗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及小儿疥疮。
花红:学名“林檎”,是我国最古老的水果品种之一。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香浓渣少。安徽省来安县盛产花红质地最佳。这里的鲜花红果子不仅好吃,而且还能开胃解暑,泡酒止泻治痢疾,是人们健身防病的上好营养果品。
[俗名]沙果、蜜果、林檎。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效]止渴,止泻,涩精。
[宜食]适宜慢性泻痢及遗精者食用;适宜夏季烦热,口中干渴时服食。
《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本草图经》:“林檎,须熟烂乃堪啖,病消渴者宜食之,亦不可多,反令人心中生冷痰。”
[忌食]糖尿病消渴者忌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痛风、痈疖疔疮之人亦当忌食。
《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开宝本草》:“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本经逢原》:“林檎,虽不伤脾,多食令人发热,病人每好食此,多致复发,或生痰涎而为咳逆,塞闭气道使然。”《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涩脉滞气,发热生痰。”
[按语]花红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实,我国长江流域及黄河一带普遍栽培,果期在8-9月。
花红与苹果,古今常易棍淆。究其原因,一方面两者均属蔷薇科的同类果实;另一方面,古时皆以“柰”相称,苹果称为‘柰于”或“柰”,花红也称“朱柰”或“五色柰”。后来或以果实大小而论,大者为苹果,小者称花红或林擒。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言:·林檎,即柰之小而圆者。”或以南北产地不同而分,产于南方者称花红,产于北方者叫苹果。如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所说:“南产实小,名林檎,一名花红。北产实大,名频婆,俗呼苹果。”实际上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不应混为一谈。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05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