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也好,明君也罢。标准是啥最重要!倘若拿李世民来衡量,恐怕所有皇帝没几个明君,倘若用胡亥来观察,那几乎各个明君!故而,在不知标准的情况下,如何谈昏君和明君这个问题?就说,崇祯亡国之君,但史学家却称之为“最不像亡国君的皇帝”,也就是说,他不是昏君!所有清朝无昏君,这昏君之上,是要打个双引号的。
不说别的吧,就说晚清,同治帝、光绪帝家宣统帝,这是君吗?真正的君,恐怕是慈禧吧。故而,清朝无昏君。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呢?所以,光绪成了悲情帝王,因为他搞过戊戌变法。不过问题是,甲午海战是他主导并否认了李鸿章后,坚持要打的。可海战失败后,还是他坚持要和的。这又怎么解释?
同治帝,民间传闻逛八大胡同得了脏病而死,好像别的朝代的帝王,出现这种传闻而死的几乎没有吧?所以,无昏君,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无明君”?再所以,为什么说清朝无昏君?因为清朝无明君——不过,这是不是非常极端呢?
因此,这个问题的关键点,不是有无昏君。因为这明显是非常离谱的说法,无论谁说的,都是极不负责!不信?咱再接着追下来。
道光帝,跟大英帝国打了半天,却搞不懂英国的具体位置在哪。这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了呢?明君乎?昏君乎?
乾隆帝,晚年宠信和珅,搞得大清乌烟瘴气。以至于还信了,西方人膝盖不会打弯,可以免跪叩首。明君乎?昏君乎?
哪怕圣祖康熙,晚年倦政,吏治腐败,国库空虚,还有一个九子夺嫡。反而让最像暴君或昏君的雍正,帮着把这烂摊子收拾好了。那么这爷俩,谁是明君,谁是昏君?
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笔者故意黑清朝,而是这种现象放在哪个朝代,都一样!笔者是在说,所谓的一个朝代无昏君之说,根本就没有为什么!只有能否适应变化!即,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就合格,突出就是明君。否则就是昏君!这不是已谁是否勤政啊,是否不近女色啊,是否勤俭等衡量的。皇帝是一个朝代的领头羊,他迷失方向,不能适应发展,哪怕其他品质再优异,也全然白费!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这样。
而老百姓之所以喜欢谈明君和昏君,是依据自己生活水准的对比来谈。这就如期盼青天大老爷一样,期待明君在世,那么日子就好过些。
清朝的明君有吗?有,如康熙、雍正、甚至乾隆都可以算。因为这三帝王的确非凡,都干出了成绩。但昏君有吗?有,起码道光、咸丰、同治这都属于昏君,至于后来的那就不完全属于帝王了,权力全在慈禧手中呢,没法谈明君和昏君!
推荐于2017-11-26
清朝十二帝王之中,是有两个雄主(俗称「暴君」),两个明君,一个昏君,但其他七个都是非明非昏亦非雄。两个雄主分别是清太祖后金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及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两个明君则是清太宗崇德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以及雍正帝胤禛而已。一个昏君是雍正帝的儿子弘历,也就是乾隆。其余的康熙、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帝都是比较平庸之辈,但不昏。
至于明朝,你得看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都是雄主,而且明朝是比较奇葩的朝代,就是太子才有机会受到好的教育,其余多是文盲。因此不是太子出身的皇帝,基本上就是后来读书。而且后期的皇帝有了朱允炆这个失败标杆后谁还敢多读书。所以你也可以这么看,明朝是一个比较反智的朝代。朱元璋出身贫农,本身也对知识分子颇为鄙视。
其实明朝有很多好皇帝的,例如明惠帝朱允炆,虽然在位仅四年,但轻徭役,减税赋,使国家以及人民休养生息,如果朱允炆当年没有被朱棣做掉的话,估计明朝国祚会是长点的,但可惜历史不容假设。还有另一个好皇帝就是明朝弘治皇帝朱佑樘,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昏君,但他却是一个有为有德的皇帝,再说崇祯帝,如果他多受点教育就根本发生那种事了。崇祯不是太子出身,教育不好,加上临危受命,所以比较急躁。也由于文化低,所以容易中计受骗。
清承明制,但却革除了明朝的弊端,其实算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