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10-19
展开全部
581---重新审视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基本功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重新看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看待“三字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要求,需要一线教师练就新的教学基本功,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协作教学、教学科研、教学评价等。
关键词:教师;教学基本功;新课程改革
一般而言,所谓基本功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或做好某件事所必需的条件的技能和技巧。推而言之所谓教学基本功即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条件性的技能和技巧。这里的“条件性”旨在说明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一个教师要是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学工作将无法完成,尽管有了这些条件,教学工作未必成功。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基本功一般是指:“三字一话”。何谓“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及教师的口语表达基本功。勿需置疑,“三字一话”的基本功是过去衡量一个教师合格的尺度,它在历史舞台上造就了一批批杰出人材,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冲击着新一代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作为教师: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可以清晰、简要或形象生动地呈现要求学生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写评语,向学生家长发布信息和公告。因此,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会不断走向历史,教师在这方面的基本功的衰退或缺失,同样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笔者认为,“三字”不必作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去要求所有教师,只要能够实现书面表达与交流的目的和功能即可。与教师相比:学生们更加钟情于现代信息技术,也更加熟悉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结交朋友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相对于写字和书法,大部分学生可能更愿意选择键盘和鼠标。
自教育产生以来,口语表达在教师的教学中就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论是最初的“口传身授”,还是后来的课堂讲授,都离不开教师的“口”。在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传统之下,教师实实在在地成了一个“动口不动手”的“传声筒”。因此,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形象和教学的效果。但是,从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改革的要求来看,传统上的教师动口、学生少有或没有动口的单向语言输入的教学方式将被彻底打破。不论是新课程强调的合作的探究学习,还是个人的体验学习,都需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在新的教学方式之下、教师的口语表达依然重要,但教师口语表达的效用已远远超越了以课堂教授为中心的朗读、讲述、发布指令等。新课程提出的主动建构的学习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自己善于表达,还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表达,要求教师主宰的课堂给学生说话或表达的余地。所以教师口语表达基本功需要重新定位和审视
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强调学生的主动的知识构建;增强课程的整合性和选择性并实施三级课程模式等改革目标。这些改革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转换。因此,面对新课程,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包括所练就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能够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那么,新课程改革到底需要教师具备什么样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呢?
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准备的第一位的新的基本功就是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
首先,教学演示。教师在授课时可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演示教导内容。如电子教案。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质量。
其次,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善于从网络的节点和连接中不断地获取教学材料和信息,开发和利用网上的各种课程资源,扩充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的内容。在这一水平上,信息技术不再仅是演示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构建师生互动教学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信息源,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学过程不再只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进行教学沟通,建立新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及课程改革的目标。构建这样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全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善于寻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和融合域,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基本功。
传统上,我们总是习惯于根据大纲和教材来安排学习内容,但是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而且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习主体的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经验及差异开发、选择或重组各方面的课程资源。新课程开发还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技能。如学生学习需求、评估技能、 教材分析技能,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技能、组织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技能等等。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功对所有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发展领域。
三、协作教学基本功。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地展开的,但是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及课程开发等,都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
通常情况下,一个能诱发不同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讨论的主题往往都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点,因此,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往往也需要多个教师协同完成。同样,课程开发中不仅需要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协作,更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走到一起共同选定研究的课题及活动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则可能需要所有学科教师共同设计,分工作业,因此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的基本功。
四、教学评作基本功。
传统上,教师对教学的评价工作不外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期末小结自己的教学工作。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学生与教师评价的思想,需要教师在学生评价方面,除了掌握传统上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量化的、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和技能之外,更需要学习新的质性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与技能。发展性评价要求评价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要求评价充分体现被评价者的个别差异,要求被评价者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善于在日常的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会运用一整套的技术即时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收集和整理学生在各方面的评价信息,并有意识的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并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与学生的评价,完善和促进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专业的成长,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师在改革的实践中磨练自己的评价“工夫”,使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
五、教学科研基本功
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设立了许多新的改革目标,这些理念和目标是否适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而最终的检验者应是第一线的教师,教师能否担当得了这样的角色,取决于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素质。另外,新课程改革需要改变过去灌输的教学行为习惯,这客观上要求教师有一种批判、反思的科研精神。新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也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同样需要教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形成认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科研旨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中选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独立或合作的展开研究,最后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以解决问题。因此,新课程需要老师成为一个研究者。
总之,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师的基本功。对待传统上所强调的“三字一话”之类的基本功要求我们视具体的情况而具体分析。教师的职前培养需要我们把重点放在新时代所需要的新的教学基本功上,“三字一话”之类的课程可以因需要而设。比如,为普通话未达标的学生开设补救性训练课程,为对书法感兴趣或者有这方面专长的学生开设一些自选课程,等等。同样,对于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在保证普通话达标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重新练就一套适应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的新的基本功,学校应该为他们这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为一线教师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尽快适应改革的步伐。让他们练好本领,打造素质教育的典范,把我国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潮,提高全民素质。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重新看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看待“三字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要求,需要一线教师练就新的教学基本功,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协作教学、教学科研、教学评价等。
关键词:教师;教学基本功;新课程改革
一般而言,所谓基本功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或做好某件事所必需的条件的技能和技巧。推而言之所谓教学基本功即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条件性的技能和技巧。这里的“条件性”旨在说明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一个教师要是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学工作将无法完成,尽管有了这些条件,教学工作未必成功。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基本功一般是指:“三字一话”。何谓“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及教师的口语表达基本功。勿需置疑,“三字一话”的基本功是过去衡量一个教师合格的尺度,它在历史舞台上造就了一批批杰出人材,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冲击着新一代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作为教师: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可以清晰、简要或形象生动地呈现要求学生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写评语,向学生家长发布信息和公告。因此,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会不断走向历史,教师在这方面的基本功的衰退或缺失,同样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笔者认为,“三字”不必作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去要求所有教师,只要能够实现书面表达与交流的目的和功能即可。与教师相比:学生们更加钟情于现代信息技术,也更加熟悉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结交朋友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相对于写字和书法,大部分学生可能更愿意选择键盘和鼠标。
自教育产生以来,口语表达在教师的教学中就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论是最初的“口传身授”,还是后来的课堂讲授,都离不开教师的“口”。在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传统之下,教师实实在在地成了一个“动口不动手”的“传声筒”。因此,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形象和教学的效果。但是,从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改革的要求来看,传统上的教师动口、学生少有或没有动口的单向语言输入的教学方式将被彻底打破。不论是新课程强调的合作的探究学习,还是个人的体验学习,都需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在新的教学方式之下、教师的口语表达依然重要,但教师口语表达的效用已远远超越了以课堂教授为中心的朗读、讲述、发布指令等。新课程提出的主动建构的学习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自己善于表达,还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表达,要求教师主宰的课堂给学生说话或表达的余地。所以教师口语表达基本功需要重新定位和审视
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强调学生的主动的知识构建;增强课程的整合性和选择性并实施三级课程模式等改革目标。这些改革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转换。因此,面对新课程,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包括所练就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能够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那么,新课程改革到底需要教师具备什么样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呢?
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准备的第一位的新的基本功就是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
首先,教学演示。教师在授课时可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演示教导内容。如电子教案。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质量。
其次,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善于从网络的节点和连接中不断地获取教学材料和信息,开发和利用网上的各种课程资源,扩充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的内容。在这一水平上,信息技术不再仅是演示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构建师生互动教学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信息源,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学过程不再只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进行教学沟通,建立新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及课程改革的目标。构建这样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全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善于寻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和融合域,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基本功。
传统上,我们总是习惯于根据大纲和教材来安排学习内容,但是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而且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习主体的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经验及差异开发、选择或重组各方面的课程资源。新课程开发还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技能。如学生学习需求、评估技能、 教材分析技能,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技能、组织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技能等等。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功对所有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发展领域。
三、协作教学基本功。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地展开的,但是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及课程开发等,都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
通常情况下,一个能诱发不同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讨论的主题往往都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点,因此,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往往也需要多个教师协同完成。同样,课程开发中不仅需要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协作,更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走到一起共同选定研究的课题及活动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则可能需要所有学科教师共同设计,分工作业,因此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的基本功。
四、教学评作基本功。
传统上,教师对教学的评价工作不外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期末小结自己的教学工作。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学生与教师评价的思想,需要教师在学生评价方面,除了掌握传统上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量化的、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和技能之外,更需要学习新的质性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与技能。发展性评价要求评价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要求评价充分体现被评价者的个别差异,要求被评价者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善于在日常的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会运用一整套的技术即时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收集和整理学生在各方面的评价信息,并有意识的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并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与学生的评价,完善和促进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专业的成长,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师在改革的实践中磨练自己的评价“工夫”,使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
五、教学科研基本功
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设立了许多新的改革目标,这些理念和目标是否适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而最终的检验者应是第一线的教师,教师能否担当得了这样的角色,取决于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素质。另外,新课程改革需要改变过去灌输的教学行为习惯,这客观上要求教师有一种批判、反思的科研精神。新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也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同样需要教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形成认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科研旨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中选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独立或合作的展开研究,最后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以解决问题。因此,新课程需要老师成为一个研究者。
总之,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师的基本功。对待传统上所强调的“三字一话”之类的基本功要求我们视具体的情况而具体分析。教师的职前培养需要我们把重点放在新时代所需要的新的教学基本功上,“三字一话”之类的课程可以因需要而设。比如,为普通话未达标的学生开设补救性训练课程,为对书法感兴趣或者有这方面专长的学生开设一些自选课程,等等。同样,对于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在保证普通话达标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重新练就一套适应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的新的基本功,学校应该为他们这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为一线教师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尽快适应改革的步伐。让他们练好本领,打造素质教育的典范,把我国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潮,提高全民素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19
展开全部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一般地说教学基本功应包含:
1、理解课程标准和把握教材的基本功:掌握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应重视的问题以及各个年级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能够理解单元或章节教材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实际的需要。
2、备课的基本功: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构思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认真设疑,能抓住要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以及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教案字迹工整、规范。
3、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功: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正确、清楚表达讲授内容,用词准确,条理清楚,节奏适宜,过渡自然,逻辑性强,富有幽默感,讲课堂术语。
4、设计板书的基本功: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好板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条理分明,科学、合理、适用,有指导复习的价值,书写美观。
5、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功:能够恰当选择和使用常用的教学媒体,做到独立使用,操作规范,对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家要求(中级)水平。
6、学科专项基本功:如语文学科朗读,数学学科绘制图形,外语学科绘制简笔画,能用外语组织教学,历史学科能准确指示和分析历史地图、文物图及历史资料,地理学科绘制简略地图,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生物学科能正确进行演示实验和组织学生实验,音乐学科自弹自唱,美术学科示范美术技法,体育学科示范动作和示范操作等。
7、组织教学基本功:课堂上重视组织教学,做到从开始到最后师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教与学,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随时调节课堂气氛,端正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
8、教学评价基本功:教师要熟练掌握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方法和技能(包括编写试题,试卷分析,评课等),关注学生之间的有差异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帮助、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逐步学会个人成长记录袋、成长自述、实作测试、案例分析等评价方法和手段,提高评价效果,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般地说教学基本功应包含:
1、理解课程标准和把握教材的基本功:掌握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应重视的问题以及各个年级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能够理解单元或章节教材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实际的需要。
2、备课的基本功: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构思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认真设疑,能抓住要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以及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教案字迹工整、规范。
3、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功: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正确、清楚表达讲授内容,用词准确,条理清楚,节奏适宜,过渡自然,逻辑性强,富有幽默感,讲课堂术语。
4、设计板书的基本功: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好板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条理分明,科学、合理、适用,有指导复习的价值,书写美观。
5、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功:能够恰当选择和使用常用的教学媒体,做到独立使用,操作规范,对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家要求(中级)水平。
6、学科专项基本功:如语文学科朗读,数学学科绘制图形,外语学科绘制简笔画,能用外语组织教学,历史学科能准确指示和分析历史地图、文物图及历史资料,地理学科绘制简略地图,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生物学科能正确进行演示实验和组织学生实验,音乐学科自弹自唱,美术学科示范美术技法,体育学科示范动作和示范操作等。
7、组织教学基本功:课堂上重视组织教学,做到从开始到最后师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教与学,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随时调节课堂气氛,端正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
8、教学评价基本功:教师要熟练掌握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方法和技能(包括编写试题,试卷分析,评课等),关注学生之间的有差异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帮助、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逐步学会个人成长记录袋、成长自述、实作测试、案例分析等评价方法和手段,提高评价效果,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