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死的台词

就是五丈原时候~诸葛亮之死的时候他说过什么(包括司马懿在内啊)追+分... 就是五丈原时候~诸葛亮之死的时候他说过什么(包括司马懿在内啊)追+分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0-20
展开全部
诸葛亮静静地躺在榻上。虽然只有五十四岁,他的脸上已经起了不少皱纹。蓬乱的须发,大半已经灰白,连同那急促而飘忽的呼吸,显出衰老和疲惫。他再不是当年那个舌战群儒的少年才俊,也没有谈笑间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的意气了。二十七年的军旅生涯,二十七年的殚精竭虑,已经耗干了他的心血。
  只是双眼依旧炯炯有神,在红烛映照下闪着倔强的光。他在盯着床前悬挂的壁图。眼光聚焦在五丈原上。
  蜀汉的倾国兵力就在这里。九万人,这是全部的力量。
  这其中,将近三分之一是新近招募的。至于刘备时代留下来的那些部队,时间和战斗已经把他们磨练得无坚不摧,然而时间和战斗也已经把他们消耗得所剩无几。
  诸葛亮重重地眨了一下干涩得发痛的眼睛。要是能再多给他五万,不,哪怕三万精兵,那多好啊!可是没有,精兵都在十二年前的彝陵之战中覆灭了。现在他只能用这样一支拼凑的力量,去对抗司马懿的二十万大军。
  “来人,有请征西将军!”
  “是!”小校答应着出去了。
  蜀汉征西将军姜维正焦急地等待在外帐。丞相已经卧床两天了。他吩咐不要打搅,但究竟怎么样呢?他知道丞相的身体一向很差,而这种事无巨细悉数操心的态度却更加吞噬着他的健康。多少次,他想劝丞相休息一下,话到嘴边又咽下了。他实在不忍打断这位老人最后坚持的努力。
  “将军,丞相请您进帐。”
  “啊,是!”
  姜维大步迈进帐去。烛光下面,诸葛亮静卧病榻,脸色蜡黄。
  “老师……”姜维抢前一步,跪在榻前,想说什么,鼻子忽然一酸,他急忙强忍住,不让泪水滚下来。
  “伯约,”诸葛亮吃力地笑了笑,伸出一只手握住姜维的手:“最近魏军的动向如何?”
   姜维尽量不去看诸葛亮那瘦骨嶙峋的手,一边回答:“司马懿还是没有动静,只派夏侯霸和夏侯惠轮番骚扰我们两翼。郭淮自从三天前被魏文长杀败,也不再出头。”
  诸葛亮微微点头:“敌人坚守不战,我军欲进不能,这一次北伐,看来又要无功而返了。”
  姜维强忍道:“那么,不如先返回汉中,休整士卒,丞相也可以静心养病。待明年开春,再出师北伐。”
  诸葛亮惨然笑道:“伯约,你以为我就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么?”
  姜维大惊道:“老师……丞相……不会的!”
  诸葛亮的笑容消失了。他用一只手指着壁上的挂图,慢慢说道:“我诸葛亮承蒙先帝信赖,尽心竭力,二十七年戎马匆忽,只为重振汉室,还复帝都。可恨天道不佑,天道不佑……”他猛烈地咳嗽了一阵,声调提高了许多:“若不是当初关云长骄横自大,葬送荆州,我汉室基业焉有今日之尴尬!若是先帝当初肯听从群臣劝诫,不去为那伐吴的荒唐举动,国力又何至今日之微薄!”嗓音沙哑,但在这内帐之中,却别有一番震撼。
  姜维默不做声。他知道,荆州之失和琥亭之败,这是丞相一直以来心中的两件绝痛之事。只因与先帝关系重大,不便公开说话。今日谈起,已是万分愤慨了。
  诸葛亮继续说道:“五次北伐,徒劳无功,耗损国力,伤亡民众,我知道朝野上下,非议的一定不少。可是魏贼已窃居中原,论势敌强我弱,若不主动北伐,牵制敌人,岂不是坐以待毙……”
  姜维眼前一片模糊,他哽咽着道:“丞相的苦心,众人都是知道的……”
  诸葛亮语调黯然道:“今日看来,我是不行了。伯约,我死之后,蒋公琰、费文伟治国才略有余,但要讨贼出师,兴复汉室,却只有看你了……”
  姜维已经泣不成声:“老师……”
  诸葛亮笑笑:“半生征战,疾于阵前,有何遗憾?”沉默片刻,他忽然眼睛一亮:“伯约,我去之后,军中诸将,可能和谐一心,共创大业?”
  姜维略一沉吟,决然道:“不能。”
  诸葛亮点点头,又长叹一声:“魏文长智勇双全,多年亲临战前,坚韧果毅,军中多有以为将继我者。可惜他失于偏急,轻举冒进,又恃才倨傲,脾性暴躁,不易与众人共事。”
  姜维接着道:“杨威公为人谦和,处事谨然,机略过人。但实则心胸阻塞,亦难以容人。”
  诸葛亮又点点头:“我北伐曹魏,正是用人之际,要倚仗他二人之力,因此居中斡旋,使其各安其位,各尽其才。只是我身亡之后,两人势如水火,必然要相互倾轧。若因此而贻误军机,被魏军乘虚而入,则国家基业,难免倾覆。”
  姜维道:“那依丞相的意思?”
  诸葛亮道:“杨仪惯守成规,倒还能依令而行。魏文长却有些过于自大。他的子午谷之计,为的是避敌锋芒,直捣要害,我又如何不知其中利害?只是敌强我弱时行此险策,万一有失,我便在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去见先帝。当年关云长孤军冒进中原,致使荆州沦丧;先帝也是因一怒不忍,令十万将士血洒彝陵,如今,贼势浩大,汉家国运多戾,我们再也承受不起这种冒失了……”
  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姜维忙递上水杯。
  诸葛亮轻轻推开,喘息一会,继续道:“以他的秉性,一旦我死,必然要孤注一掷,倾力冒进。凭他的才略功力, 恃武逞勇,国内无人能稍加制约。若因此挑起内乱,损伤国家基业,则我君臣数十年的辛苦,将毁于一旦……”
  姜维道:“是。”
  诸葛亮:“你明白了最好。现在,令人去请中军诸将吧。”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8-05-08
展开全部
做能臣不容易。第一要忠,第二要能。忠而无能曰庸,能而不忠曰奸,都不是能臣。但,光是又忠又能,还不够,还得大家都承认。这第三条最难。因为嫉妒别人的能,是官场的通病;怀疑臣下的忠,是帝王的通病。所以历史上的能臣,好下场的不多。不是生前被贬,便是死后挨骂,能做到生前生后都没有什么人说闲话的,大约也就是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活得好累!
诸葛亮的形象,千百年来走样得利害。在一般人心目中,他老先生很是潇洒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那结果都是事先料定了的。计谋也很现成,甚至早就写好了,装在一个袋子里,只等执行者到时候拆开了看。自己则既不必亲自上阵杀敌,也不必操心费神,只要戴个大头巾,摇把鹅毛扇,泡壶菊花茶,摆个围棋盘,便“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真是何等潇洒。
其实,诸葛亮的心理压力大得很。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历来就被看作君仁臣忠、君明臣贤的楷模。尤其是那有名的“三顾茅庐”,千百年来让那些一心想出来做官又要摆一下臭架子的文人羡慕到死。实际上他们君臣之间的猜忌和防范,没有一天不深藏于心。君臣关系毕竟不是朋友关系,最信任的人往往同时也就是最疑忌的人。因为双方相处那么久,交往那么深,知根知底,对方有多少斤两,彼此心里都有数。这就不能不防着点了。你看白帝城托孤那段话,表面上看是心不设防,信任到极点,其实是猜忌防范到不动声色。刘备对诸葛亮说,我这个儿子,就托付给先生了。先生看他还行,就帮他一把;不行,就废了他,取而代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扯淡!刘禅的无能,简直就是明摆着的,还用看?无非因为明知诸葛亮之才“十倍曹丕”,自己儿子又不中用,放心不下,故意把话说绝,说透,将他一军。诸葛亮是明白人,立即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铁了心来辅佐那年龄相当于高中生、智力相当于初中生的阿斗。
陈寿说,刘备的托孤,“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拍马屁,就是没头脑。诚如孙盛所言,如所托贤良,就用不着说这些废话;如所托非人,则等于教唆人家谋反。“幸值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刘备托孤成功,全因为诸葛亮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又为人谨慎,处处小心,这才没闹出什么事来。但要说刘禅没有猜疑忌恨过,则不是事实。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各地人民怀念他,要给他建立庙宇,刘禅就不批准,说是“史无前例”。可见刘禅内心深处是忌恨厌恶诸葛亮的。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当了皇帝,就会忌恨手下能力比自己更强的大臣,而且越是弱智,就越是忌恨。因为所有的蠢才都一样,只要手握权力,高人一等,便会自我感觉良好,牛皮马屁不绝。一旦发现手下人比自己强,又会恼羞成怒,必欲去之而后快。刘禅其实也一样。只不过有贼心无贼胆,有贼胆也无贼力,只好在诸葛亮死后做点小动作,发点小威风,表示他还是个人物。
其实,即便刘禅对诸葛亮真心“事之如父”,也是没意思的。这家伙实在太蠢。又岂止是蠢,简直就没有心肝。他做了俘虏后,被迁往洛阳,封安乐县公。有一天,司马昭请他吃饭,席间故意表演蜀国歌舞。蜀国旧臣看了,无不怆然涕下,只有刘禅,照吃照喝,“喜笑自若”。司马昭感慨说,一个人的无情无意,怎么可以到这个份上(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又一天,司马昭问他:很想念蜀国吧?刘禅立即答道:“此间乐,不思蜀”。旧臣郤正听说了,就对刘禅说,下次再问,就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没有一天不想的,说完再把眼睛闭起来。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果然照着说,照着做。司马昭说,我怎么听着像是郤正的话呀!刘禅立即睁开眼睛,惊喜地说,猜对了,正是他!旁边的人都忍不住笑。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了保命,装傻。但即便是装傻,也是没心肝。事实上,除了“乐不思蜀”这句成语外,刘禅对于中国历史半点贡献都没有。辅佐这么个东西,有什么意思?
所以诸葛亮很累。又要打天下,又要哄小孩,又怕老的起疑心,又怕小的不高兴,能不累吗?事实上,诸葛亮不像军师,倒像管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亲自操持,即所谓“事必躬亲”。这固然是生性谨慎,也是势之所然。不这么做,他怎么能大权独揽而国人不疑呢?他实在是害怕出差错啊!
过度的疲劳,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身体;沉重的压力,又使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诸葛亮曾上表致刘禅云:“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公元207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倒在了北伐途中,享年五十四岁,比曹操少活了十二年。诸葛亮的身体原本是很好的。陈寿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是个伟丈夫。如非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岂能逝世于年富力强之时?
诸葛亮实现了他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其实是累死的(蜀魏交战,相持五丈原。蜀使至魏军营中,司马懿不问军事,只问饮食起居。当他听说诸葛亮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时,便断定说:“亮将死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芒果小点点羚羊
2018-05-08 · TA获得超过6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58
采纳率:42%
帮助的人:160万
展开全部
黄员外夫妻羞于接受女婿赡养,最终归家自食其力,生活自给自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