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关星象的书都有哪些?

 我来答
q969136
2021-02-22 · TA获得超过3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5万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与星相有关的书多如牛毛,春秋战国时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体系。但中国天文学家高鲁以《史记·天官书》为依据,设计了二十八宿与四象的关系图,堪为精彩。我国的星区划分体系趋于成熟,此后历代沿用达千年之久,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光是我自己以前了解并收集的星相书籍差不多两三百多册,古代天文星相的书籍太多的,这么多星相书籍我也就看过一部分,所以我也没法给你详细介绍其中的每一本星相书籍具体内容,

古代星相学书籍

至于如何得到这些星相书籍学习资料,你可注意看一下图中右下角,下载我列举的星相书籍每本都有PDF格式的电子版的书籍,均可在其中可找到

星相书籍目录:

《甘石星经》《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册》《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章士纯撰》

《大统历注  不著撰者》《天文略  明 蔡汝楠撰》《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

《恒星星座书.苏菲》《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不著撰者》《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

《五星占》、《灵台秘苑》、《开元占经》《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

《回回历法释例 (明)贝琳撰》《地球图说  (法)蒋友仁译》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

《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不著撰者》

《大清时宪书笺释 (清)缪之晋辑》《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

《七政推步 (明)贝琳》《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

《授时历议》《民历铺注解惑  (德)汤若望撰》《玉烛宝典》

《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 不著撰者》

《晋书·律历志》《步天歌(影印版)》

匿名用户
2013-10-20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与星相有关的书多如牛毛,古人经常扯到星象如 吾夜观星象,此乃大凶之兆 或者有事没事作诗一首 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 >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再比如《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时,孔明夜观天象 发现庞统会挂 再比如古人动不动就说某某是某星宿下凡 如,包拯是天上星宿下凡,可以“日断阳、夜断阴”。所以有月牙!
春秋战国时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体系。到三国时代,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综甘、石、巫三家星官,编撰成283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并绘制成星图(该星表、星图早已散佚),晋、隋、唐继承并加以发展,我国的星区划分体系趋于成熟,此后历代沿用达千年之久,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内含若干(小)星官(或称为星座),据《清会典》所载,甘氏、石氏、巫氏的划分互有不同。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曰为“垣”。 古人将全天二十八星宿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划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七个星宿,并根据各部分中的七个星宿组成的形状,用四种与之相象的动物命名这四个部分,叫做四象或四陆对于四象,中国的不少典籍多有叙述,如《考工记》、《御龙子》、张衡《灵宪》、孔颖达《尚书疏》等,其中以《灵宪》中的叙述最生动,张衡写道:“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在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中国典籍中有的称“四象”为“四维”,如 《史记·天官书》、《石氏星经》、魏人张揖的《博雅》、元黄镇成的《尚书通考》等,这些记述又互有不同,按《石氏星经》所载,不是四象,而是分为若干小象,且西方、北方都没有完整的形象,书中写道:“奎为白虎,娄、胃、昂、虎三子也。毕象虎,觜、参家璘。”又曰:“牛蛇象,女龟象。”《史记·天官书》的记载与《灵宪》所载基本相同,即:苍龙、朱雀、白虎、玄武分别代表着四季星象。中国天文学家高鲁以《史记·天官书》为依据,设计了二十八宿与四象的关系图,堪为精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