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国际收支理论怎么理解??(学经济或金融的进)

学国际金融时,教材对几种国际收支理论讲得并不怎么详细,想请教一下各位高手,你们对这几种理论的理解是什么??包括,休谟的“物价-现金流”机制,“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 学国际金融时,教材对几种国际收支理论讲得并不怎么详细,想请教一下各位高手,你们对这几种理论的理解是什么??包括,休谟的“物价-现金流”机制,“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以及“货币分析法”。
你们可以给我推荐相关的书籍(最好不是教材且图书馆一般能够借到的相关书籍),也可以谈你们的看法。
当然我会视你们的答案给分数的。
我还希望你们能给我推荐一下学习金融学可以参考的相关书籍。本人求知若渴啊。先谢谢各位啦~~~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9-25
展开全部
吸收分析法
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指从支出(或吸收)与收入的角度来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是如何出现的、汇率水平是如何决定的。认为如果一国的实际收入超过了它对商品和劳务的吸收量,该国就会出现贸易顺差。1952年有詹姆士·爱得华·米德和S·亚历山大提出,从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的角度,系统研究货币贬值政策效应的宏观均衡分析。

核心观点
该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他把经济活动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最重要的分析指标是总供给、总需求、国民收入和就业总量。

吸收分析法的表现形式:贸易差额B=国民收入Y-总吸收A   
即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就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总收入等于总吸收。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总收入大于总吸收。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就是要增加收入,即通常说的支出转移政策;或减少支出,即通常说的支出减少政策,简称吸收政策。
转换政策和吸收政策的相互配合运用,是一国经济实现内外部平衡的主要条件。

现金余额效应
是最重要的一种吸收效应。假定货币供应一定,货币持有者总想将自己的实际资产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占有,这样,随着国内物价的上升,他们名义上持有的现金量就变得更多,结果一方面可减少他们的实际支出,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出售他们的其他资产持有更多的现金,从而使其他资产价格下跌。其他资产下跌意味着利率上涨,这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消费与投资。故现金余额效应可直接影响收入──支出,也可通过利率影响收入──支出。

货币错觉
使货币贬值人们重在注视物价而忽视货币收入,尽管货币收入也可能按比例上升,但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减少需求和消费。这亦有利于改善贸易差额。

收入再分配效应
这种效应一般有以下四个表现:第一,物价上涨先于工资的提高,使物价转变为企业家的利润;第二,物价上涨使收入从某些集团转移到其他集团手中;第三,物价上涨使实际收入的一个更大部分转变为政府的税收;第四,在收入从高边际吸收倾向朝低边际吸收倾向移动的状况下。
其他效应
这些效应很多,对国际收支的改善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如对物价上升的预期,在短期内会导致吸收的增加,不利于外贸差额的改善。

评价
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宏观的、一般均衡的基础上的,比微观的、局部的弹性分析法有所进步,并强调了政策配合的意义,不过,它仍有不足之处,表现在:
第一,两点假设(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因素、生产要素转移机制平滑)不切实际。
第二,倾斜地以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项目为研究对象,而忽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本项目,从而使其理论无法完。
匿名用户
2013-10-20
展开全部
推荐您阅读以下关于金融经济方面的书籍:
1、佛兰克.J.法博齐、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艾伦.加特: 《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洛伦兹.格利兹:《金融工程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詹姆斯.托宾、斯蒂芬.S.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场利率与流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埃德加.E.彼得斯:《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劳伦斯.哈里斯:《货币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1、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2、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哈利.M.马科维兹:《资产组合选择和资本市场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威廉.夏普:《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斯科特.梅森、罗伯特.默顿、安德鲁.佩罗德、彼得.图法诺:《金融工程学案例——金融创新的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6、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9、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 :《金融系统演变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0、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1、戴维.里维里恩、克里斯.米尔纳:《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2、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23、J.奥林.戈莱比:《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4、哈雷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5、希拉.郝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26、蒂莫西.W.科克:《银行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7、V.N.巴拉舒伯拉曼亚姆、桑加亚.拉尔:《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8、大卫.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9、格哈德.伊宁:《货币政策理论——博弈论方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0、约翰.Y.坎贝尔、安德鲁.罗、艾.克雷格.麦金雷:《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1、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0。
3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续——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萨徳卡:《全球化经济学——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的透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20
展开全部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的输出入,使外汇供求得到均衡,并使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是无论任何国家,如果其汇率继续维持在黄金输出点上,而黄金不断地输出时,即使该国有巨额的黄金储备,它的黄金储备终有枯竭的一天。逆差引起黄金外流,黄金外流引起货币供给减少和物价下跌。物价下跌,有利于出口贸易,而不利于进口贸易。黄金流入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和物价上涨。
休谟认为,任何国家都不会发生黄金持续流出,以致黄金储备流尽,而不能维持金本位制度的现象。这就是“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这一思想,从1752年至1914年间,先后受到亚当·斯密、穆勒、马歇尔等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的发扬,而成为古典学派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核心。
休谟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在理论上分析存在着一系列缺陷:
第一,他是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的,因而得出物价仅因货币数量变化而变化;
第二,在金币流通的情形下,黄金流动不一定会引起物价变动,因为金属货币可以自发调节到必要的数量;
第三,他强调相对价格的变动,而忽视了产量和就业的变动;
第四,黄金流动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自动联系起来,金融当局没有进行干预的余地。正是因为休谟忽略了上述4方面的情况因而过高估计了“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作用。

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以金本位制崩溃后的浮动汇率制为背景,主要分析了一国当局所实行的货币贬值对该国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汇率贬值改善贸易逆差所需的弹性条件和汇率贬值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两个方面。这一理论最初由A·马歇尔(Afred Marshall)和A·勒纳(Abba Lerner)提出,以后又由J·罗宾逊(Jane Robinson)和L·梅茨勒(L·Metzler)在20世纪30年代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理论假设
弹性分析法是以马歇尔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的。有以下假设:1、它只考虑在进出口市场上汇率变化的影响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包括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不变),进出口需求曲线本身的位置不变,因而货物贬值的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被抽象掉了。2、所有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因而按国内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不随需求增加而上涨,与出口相竞争的外国商品价格也不因需求减少而下降。当进口需求减少时,以外国货币计算的进口商品价格不下降;当进口替代商品需求上升时,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商品价格也不上升。3、假设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4、假设最初贸易是平衡的,汇率变化很小。

弹性分析法的的评价
一、贡献
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它的分析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有改善贸易收支作用与效果的片面看法,而是正确的指出,只有在一定的出口供求弹性条件下,贬值才有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与效果。
二、局限性
1、该理论把国际收支仅局限于贸易收支,未考虑到劳务进出口与国际间的资本移动。
2、该理论以小于“充分就业”为条件,因而做出了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的假定。不适用于经济周期的复苏与高涨阶段。
3、它是局部均衡分析,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经济变量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相互关系。
4、它是一种静态分析,忽视了汇率变动效应的“时滞”问题,汇率变动在贸易收支上的效应是呈“J形曲线”的。没有看到贬值不是通过相对价格变动,而是通过货币供给和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来改善贸易收支的。
5、弹性系数在该理论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参数,但如何确定,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