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一位令我崇敬的人(历史人物)

 我来答
孰能有
2013-10-20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1万
展开全部

诸葛亮的大名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发明家,他是我最敬佩的一个历史人物。

  那就说说诸葛亮的故事吧。就从木牛流马的故事开始。诸葛亮要领兵打仗,粮草供应不上那是常有的问题。因为西蜀道路崎岖,有许多崇山峻岭,不解决运送粮草的问题,蜀军就会不战自退。诸葛亮日日夜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他终于发明了一种似牛像马运送粮草的东西。这些木牛流马不仅不吃不喝,而且力气很大,可以驮运很多粮草。这下蜀军的后顾之忧解决了,有了木牛流马以后,诸葛亮带领蜀军打了很多胜仗。诸葛亮这种爱东脑思考的精神值得我敬佩。

  诸葛亮还有许多故事,比如“草船借箭”,一夜之间就借了十万只箭;“借东风”,不仅给周瑜治好了病,还大了胜仗;“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说明他计谋多。

  诸葛亮的智慧、知识令我敬佩。

(希望可以帮助你!嘻嘻!!!)

追问
600字吗?
追答
每个人都有最敬佩的历史人物,而我也不例外。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是1683年收复台湾郑成功。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1611年,他率领将士,乘着数百艘战舰,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西南岸。当地居民送来酒食慰劳欢迎。郑成功一面指挥舰队驶进荷军盘踞的台湾城和赤嵌楼之间的海湾,切断两座城堡的联系;一面命令数千步军迅速登陆,包围赤嵌楼,断绝城里的水源。赤嵌楼的荷军出击,遭到惨败,只好投降。
郑成功舰队出发后,在澎湖遇上暴风骤雨,停泊了几天。大风仍然不止,郑成功抱着“冰坚可渡”的决心,毅然率领舰队顶风冒雨,劈波斩浪,继续前进。郑成功的舰队到达台湾鹿耳门外。鹿耳门港湾狭窄,暗礁淤泥星罗棋布,水由很浅,大船平时无法通过。荷兰殖民者没有在这里设防。郑成功率船队赶大潮时,出敌不意地通过鹿耳门登陆。郑成功大军如同天降,荷兰殖民者大为惊恐。
郑军继续围攻台湾城,荷军头目揆一派使者来见郑成功,表示愿意年年进贡,要求郑军退出台湾。郑成功严词拒绝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如果你们继续霸占,我们就坚决进攻,把你们驱逐出去”。揆一不听警告,龟缩在台湾城里顽抗。后来,一支荷兰军队前来支援。郑成功指挥舰队迎击,大获全胜。台湾城内的荷军被围困8个月,有的战死,有的饿死,仅剩600人。
162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他把军队分派到台湾各地垦田并招徕福建,广东移民开垦荒地。郑成功还派人携带农具,耕牛,去高山族村社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台湾的农业生迅速摆脱落后的状态。他又亲自率部下带着茶,带着布等日品用品,到高山族社访问,高山族人民热烈欢迎他们。
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第二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郑成功是我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抵御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为捍卫祖国主权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敬佩他。
(希望能采纳)
对着空气挥手一拳
2013-10-20 · TA获得超过7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1万
展开全部
太俗了。我给你介绍一个。明朝的,不过你要自己查历史。我只能给你如下的资料:
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自幼聪颖过人,青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著名诗篇。在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
明正统十四年(1436年),北方瓦剌人侵犯边关,明英宗驾御亲征,却让太监王振任总指挥,50万明军在土木堡大败,英宗被俘,京师动摇。瓦剌以“送驾还朝”为名,长驱直入,并侵占京师门户紫荆关。社稷危机万分。于谦临危受命为兵部尚书,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统率军民抗敌,瓦剌大败,终于认输献出英宗,取得北京保卫战全胜。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于谦被诬陷而遭杀害,时年59岁。七年后始得昭雪,遗体归葬故乡,墓侧建祠堂。墓与祠在文革中被毁,1982年重修。
于谦善书法,其书静穆高雅,气韵盈沛,遗墨《题公中塔图赞》帖,为普朗和尚题其师所遗公中塔图及赞语。用笔劲峭有力,畅达清丽,意如行云流水。此手迹曾经安岐、顾崧等人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陈世主的后代
2013-10-20 · TA获得超过20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4万
展开全部
我最崇敬的历史人物是明武宗到明神宗之间的胡宗宪,
字汝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历知益都、余姚二县。擢御史,巡按宣、大。诏徙大同左卫军于阳和、独石,卒聚而哗。宗宪单骑慰谕,许勿徙,乃定。

三十三年,出按浙江。时歙人汪直据五岛煽诸倭入寇,而徐海、陈东、麻叶等

胡宗宪剧照
巢柘林、乍浦、川沙洼,日扰郡邑。帝命张经为总督,李天宠抚浙江,又命侍郎赵文华督察军务。文华恃严嵩内援,恣甚。经、天宠不附也,独宗宪附之。文华大悦,因相与力排二人。倭寇嘉兴,守宪中以毒酒,死数百人。及经破王江泾,宗宪与有力。文华尽掩经功归宗宪,经遂得罪。寻又陷天宠,即超擢宗宪右佥都御史代之。时柘林诸倭移屯陶宅,势稍杀。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文华令副使刘焘攻之,复大败。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宗宪乃与文华定招抚计。文华还朝,盛毁总督杨宜,而荐宗宪,遂以为兵部右侍郎代宜。

初,宗宪令客蒋洲、陈可愿谕日本国王,遇汪直养子滶于五岛,邀使见直。直初诱倭入犯,倭大获利,各岛由此日至。既而多杀伤,有全岛无一归者,死者家怨直。直乃与滶及叶碧川、王清溪、谢和等据五岛自保。岛人呼为老船主。宗宪与直同乡里,欲招致之,释直母妻于金华狱,资给甚厚。洲等谕宗宪指。直心动,又知母妻无恙,大喜曰:“俞大猷绝我归路,故至此。若贷罪许市,吾亦欲归耳。但日本国王已死,各岛不相摄,须次第谕之。”因留洲而遣滶等护可愿归。宗宪厚遇滶,令立功。滶遂破倭舟山,再破之列表。宗宪请于朝,赐滶等金币,纵之归。滶大喜,以徐海入犯来告。亡何,海果引大隅、萨摩二岛倭分掠瓜洲、上海、慈溪,自引万余人攻乍浦,陈东、麻叶与俱。宗宪壁塘栖,与巡抚阮鹗相犄角。会海趋皂林,鹗遣游击宗礼击海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既而败死,鹗走桐乡。

礼,常熟人,由世千户历署都督佥事。骁健敢战。练卒三千连破倭,至是败殁。赠都督同知,谥忠壮,赐祠皂林。

鹗既入桐乡,贼乘胜围之。宗宪计曰:“与鹗俱陷无益也。”遂还杭州,遣指挥夏正等持滶书要海降。海惊曰:“老船主亦降乎?”时海病创,意颇动,因曰:“兵三路进,不由我一人也。”正曰:“陈东已他有约,所虑独公耳。”海遂疑东。而东知海营有宗宪使者,大惊,由是有隙。正乘间说下海。海遣使来谢,索财物,宗宪报如其请。海乃归俘二百人,解桐乡围。东留攻一日,亦去,复巢乍浦。鹗知不能当海,乃东渡钱塘御他贼。

初,海入犯,焚其舟,示士卒无还心。至是,宗宪使人语海曰:“若已内附,而吴淞江方有贼,何不击之以立功?且掠其舸,为缓急计。”海以为然,逆击之朱泾,斩三十余级。宗宪令大猷潜焚其舟。海心怖,以弟洪来质,献所戴飞鱼冠、坚甲、名剑及他玩好。宗宪因厚遇洪,谕海缚陈东、麻叶,许以世爵。海果缚叶以献。宗宪解其缚,令以书致东图海,而阴泄其书于海。海怒。海妾受宗宪赂,亦说海。于是海复以计缚东来献,帅其众五百人去乍浦,别营梁庄。官军焚乍浦巢,斩首三百余级,焚溺死称是。海遂刻日请降,先期猝至,留甲士平湖城外,率酋长百余,胄而入。文华等惧,欲勿许,宗宪强许之。海叩首伏罪,宗宪摩海顶,慰谕之。海自择沈庄屯其众。沈庄者东西各一,以河为堑。宗宪居海东庄,以西庄处东党。令东致书其党曰:“督府檄海,夕擒若属矣。”东党惧,乘夜将攻海。海挟两妾走,间道中槊。明日,官军围之,海投水死。会卢镗亦擒辛五郎至。辛五郎者,大隅岛主弟也。遂俘洪、东、叶、五郎及海首献京师。帝大悦,行告庙礼,加宗宪右都御史,赐金币加等。海余党奔舟山。宗宪令俞大猷雪夜焚其栅,尽死。两浙倭渐平。

三十六年正月,阮鹗改抚福建,即命宗宪兼浙江巡抚事。蒋洲在倭中,谕山口、丰后二岛主源义长、源义镇还被掠人口,具方物入贡。宗宪以闻。诏厚赉其使,遣还。至十月,复遣夷目善妙等随汪直来市,至岑港泊焉。浙人闻直以倭船至,大惊。巡按御史王本固亦言不便,朝臣谓宗宪且酿东南大祸。直遣滶诣宗宪曰:“我等奉诏来,将息兵安境。谓宜使者远迎,宴犒交至。今盛陈军容,禁舟楫往来,公绐我耶?”宗宪解谕至再,直不信。乃令其子以书招之,直曰:“儿何愚也。汝父在,厚汝。父来,阖门死矣。”因要一贵官为质。宗宪立遣夏正偕滶往。宗宪尝预为赦直疏,引滶入卧内,阴窥之。滶语直,疑稍解,乃偕碧川、清溪入谒。宗宪慰藉之甚至,令至杭见本固。本固下直等于狱。宗宪疏请曲贷直死,俾戍海上,系番夷心。本固争之强,而外议疑宗宪纳贼赂。宗宪惧,易词以闻。直论死,碧川、清溪戍边。滶与谢和遂支解夏正,栅舟山,阻岑港而守。官军四面围之,贼死斗,多陷殁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